长江与内河兼顾 堤防与响应到位

南京以战时状态压实责任打好防汛关键仗

朱殿平、李子佩、顾姝姝、马晓波

2020年07月22日08:03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7月18日上午7时,长江南京站水位10.23米,超历史最高水位(1954年10.22米);50分钟后,涨至10.26米;9时,江苏省水利厅升级长江南京段洪水红色预警;10时,南京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宣布启动全市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7月19日,10.31米;7月20日,10.32米。长江南京段水位连续三天刷新历史极值。记者从南京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后称“南京市防办”)了解到,近期长江2号洪水和天文大潮将影响南京市,长江水位将达峰值,且高水位会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受安徽宣城、滁河等地区上游来水及长江高水位顶托、本地降雨影响,水阳江、石臼湖、滁河经持续保持高水位。

南京全面进入战时状态!7月14日,南京宣布建立市领导一线调度挂钩防汛机制,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要求以战时状态做好人员、物资准备,并于当晚夜查长江堤防重点部分,确保责任层层压实。目前,全市共设置了约2280处防汛值守点,累计出动人员26.17万人次、车辆9851台次,全市137支16372余人的抢险力量进入待命状态。

江心洲居民李世武在江堤背水坡一侧巡查 记者朱殿平摄

铁脚板+新科技 守牢江堤防线

长江水位创历史新高,一度达到10.32米。这意味着,穿城而过的长江,水位要高出两岸城市的大部分路面,意味着南京江南江北都顶着“一大盆水”。18日下午,记者在河西滨江公园看到,沿江的树木与栈桥栈道浸入水中。

一江之隔的江堤上,李世武吃完中饭休息了一会,便赶忙朝着江堤走去。现在,参与防汛巡查成了这位江心洲岛民每天的“必修课”。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10点,他都在江堤上巡逻,一天得走上近3万步。虽然比过去辛苦,他倒很乐呵:“都说保家卫国,我们巡堤不就是保家嘛!”

江心洲四面环水,也让汛情紧张下的这座小岛倍加牵动人心。李世武今年71岁,亲历过1998年那场洪水。他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和村里的老人们撤离江心洲的情景。“稍微有点本事的,都到对岸去了,家里面全漫的水,哪有地方呆?”

如今,李世武心里有底多了:“以前江心洲都是土堤,水一冲很容易垮塌。现在的江堤跟铁桶一样,安心的!”一旁江心洲街道洲泰社区书记黄镇补充道,过去江心洲大堤最宽处不足5米,堤身抗冲、抗渗透性能较差。如今,22.5公里长的江堤高度超过12米,宽度8米多,大江侧还进行了水下抛石护岸工程,全岛江堤已形成高标准闭环。

“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江堤加固了,我们的应急预案也更加完备。”黄镇告诉记者,每年汛期街道都会制定应急预案。今年汛期来临之前,江心洲就配足了防汛物资,包括浪桩1030根、麻袋42000条、救生衣1160件以及块石10000吨,同时还有两辆卡车、一台挖掘机在江堤随时待命。

7月7日开始,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等120人组成了防汛工作组,启动江堤24小时巡防机制,22.5公里的江堤上每公里搭建一个防汛棚。“除了迎水坡,背水坡是我们巡查的重点。”李世武说,巡堤看似简单,其实门道不少,脚要反复踩,看土层有没有松软;眼睛要仔细看,观察有没有水洼,有水洼的要再细看是清水还是浑水,要是浑水说明可能存在管涌等,就要立即上报。

除了依靠“铁脚板”,新科技的应用也让江堤巡查如虎添翼。浦口区后圩村水网密布,拥有14.3公里的滁河大堤,历来是星甸街道防汛防洪工作重点。星甸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巡堤需要1-2个小时才能完成,现在仅需20分钟就可巡查完毕。原来,后圩村采取“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无人机加地面巡查的方式,构筑起“空中”到“地面”的立体巡查网。

南京玄武湖武庙闸正在泄洪。李子佩摄

科学调度+快速响应 应对汛情忙而不乱

17日夜间,南京暴雨倾盆,内河水位线全面抬升,长江南京站水位、外秦淮河水位攀升。玄武湖却反其道而行之,20日时其水位由原来的日常景观水位10.20米下降了22厘米。

玄武湖水位为何不升反降?“暴雨之前玄武湖就开始腾出‘肚皮’准备迎战了!”南京市水务集团排水设施运营中心工作人员邓敏释疑,玄武湖相当于主城区的蓄水库,进入汛期以后,他们提前泄水降低水位,为纳洪蓄水、错峰外泄做准备。此举在主城区河道水量调节与防涝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减轻内秦淮河、内金川河水系的防汛排涝压力。

据了解,玄武湖共有4座泄水闸门,其中和平闸是主要的泄洪通道。但由于长江水位突破历史极值,水位线已经比和平闸所在位置要高,目前和平闸处于关闸拒洪状态。因此暂时只能通过武庙闸、太平门闸、大树根闸这三座闸门泄水。

为了缓解城区排涝压力,在降大雨时玄武湖的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当雨停时,水务人员就会打开三座闸门,利用降雨间歇期降低玄武湖水位。“通过对闸门开度的精准调控,既保证玄武湖库容处于一个较低的水位,为强降雨预留调蓄空间,也兼顾了减轻主城内秦淮河流域排涝压力的目的。” 邓敏说。

八卦洲首批人员有序撤离 栖霞区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提前备课”,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如何快速响应也是防汛工作的重要一环。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的八卦洲岛,四面环水,是长江中仅次于崇明和扬中的第三大岛。18日上午7点许,栖霞区水文监测发现,八卦洲大堤天河口段外圩子堤由于标高不足即将发生漫圩险情,急需加高加固。迈皋桥、仙林、尧化、马群、西岗5个街道的民兵立即组成应急连赶赴现场处置,栖霞区应急局也调集90名应急救援队队员驰援八卦洲。

“天河口段外圩子堤一旦出现问题,将可能对八卦洲大堤造成冲击。”八卦洲街道东江村主任杨勇介绍,仅在东江村天河口段险情现场,就有110余人冒雨参与了抢险工作。填土包、运输、垒砌,向险情抢时间、与渗水比速度。土必须是特地运来的黄渣土,这种土遇水后越发黏稠,最后垒砌的也需要是有经验的突击队员,这样才堆得牢靠。队员们有的手上磨起水泡,有的肩膀磨出血泡,有的甚至累得腿发抖,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经过民兵、应急救援队和八卦洲街道防汛力量的共同努力,至当天下午2时30分,天河口段外圩子堤已加高40公分,消耗沙袋12000多条。“东江村4.2公里巡堤查险范围内,我们实行两班倒,通过每班70人左右的人力24小时进行巡查。这两天队员们平均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要全力保障周边群众的安全。”杨勇说。

据了解,目前在八卦洲,应急处置人员和设施都已经部署到位,通过降低水位差来保护大堤。还有民兵突击队全天候“备战”,8个村(社区)分别成立有10到15人的民兵抗洪小组“阵地式”把守。

长江水位居高不下,八卦洲失能、特困供养人员撤离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7月14日起,栖霞区按照防汛应急预案,启动八卦洲街首批人员撤离工作。街道8个村(居)、5个养老机构,第一批次分三次撤离,7月14日、7月18日分两次撤离了街道养老机构的229人,19日早上又撤离了各村散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7人。至此,全街道共撤离306人,往栖霞区五个街道的8家养老机构转移,并已全部安置完毕。

19日上午8点半,八卦洲街道外沙村8名老人在村上悦心养老服务中心静静等待转运车辆。村党总支书记许筱玮介绍,前期根据应急预案摸排了这次的撤离人员。“昨天接到撤离通知后,我们再次摸排、上门动员,也是疏导他们的心理,解除后顾之忧,我们还将安排人员到安置点看望老人。”

7月21日,江苏宣布出梅,但据气象部门预报,出梅后仍多降雨过程。24日,南京市又将迎来天文大潮本月最高潮,南京防汛即将进入最严峻阶段。南京市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已成立了综合协调、水雨情分析、技术专家、物资队伍等工作组,细化任务分工,落实到岗到人,保障防汛指挥系统有序运转。

(责编:唐璐璐、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