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解码:青少年的“隐秘角落”

2020年07月10日07:26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心理咨询师解码:青少年的“隐秘角落”

7月5日9:30,徐林带着11岁的儿子多多准时出现在南京一家心理咨询室。尽管手头有3个项目齐头并进,但这位分身乏术的工程师还是艰难地将每周的咨询时间挤了出来。这是多多的第5次心理治疗,虽然他依旧每天耗在游戏中,不肯上学,但好歹会主动跟爸爸说一两句话了。每个周末,当许多家长争先恐后将孩子塞进培训班时,也有像徐林一样的家长,心力交瘁又满怀期待,带着孩子奔波在心理治疗的路上。

无安全感、自卑、习惯性把问题诉诸暴力……最近,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让“边缘少年”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为什么会在花一样的年纪变得“伤痕累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力量,正在这一公共话题上倾注越来越多的关心和关注。

过期“船票”,

登不上孩子的“新客船”

16岁女孩艳艳服用了40天盐酸舍曲林,她的母亲张虹仍然难以相信孩子是一个需要靠“吃药”来对抗焦虑和愤怒的抑郁症患者。“在市脑科医院,艳艳的测试结果得了一大片‘中’和‘重’,甚至还有一个‘极重’。看到这些字眼,我快崩溃了。我和她爸爸一向自认为是负责任的父母,一直尽力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一开始宁愿相信女儿是懒惰、矫情、玻璃心也不愿意相信诊断结果的张虹,发现孩子会借着不舒服的名义,越来越频繁地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大哭,“她甚至练出了一项技能,哭到一半时如果我敲房门或者和她说话,她能假装出特别正常的声音。”

这种心碎的感觉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张虹赶紧带着女儿找到一位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室,她第一次知道心理健康问题正严重困扰着现在的青少年。“咨询师甚至需要把见面的1个小时改为半个小时,再改为15分钟,因为太多父母带着孩子焦急地坐在门外等待,那个场景看起来就像感冒发烧了到医院挂门诊。”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称,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儿童心理问题门诊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主动带孩子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在当下社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然而在一些专业心理咨询师看来,尽管态度积极,但大多数家长仍然不知道与孩子正确的沟通方法,因为他们总觉得孩子“错了”,却很少反思自己“错了”。江苏暨南京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专家总顾问、心理咨询师文清说,很多心理咨询往往会以家长哭丧着脸开场:“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成年人的诉求往往也很直接:孩子整天沉迷于网络,怎么办?老师整天打电话给我,怎么办?在文清看来,这些提问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大人们看到的是孩子整天拿着手机谁也不搭理,却不愿意去深入想想,其实这只是孩子和价值观相近的朋友‘组队’的形式,因为他需要社交;大人们抱怨孩子,往往只是单纯地烦恼被‘找家长’,却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文清的观点是,家庭教育的进步,的确让大多数家长领悟到不该用指责、殴打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但谈及具体要怎么做,人们往往想偷懒寻找一个现成的答案。然而,捷径往往走不通,这个答案需要家长们怀着关爱、理解和耐心,自愿成为“桥梁”“缓冲带”甚至要去“兜底”,让孩子们多尝试、多恣意一点。

亲子矛盾出现许多新问题新动向,也和80后、90后成为“新手爸妈”相关。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在长期的工作经历中发现,身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和过去的多子女家庭不同,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养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等到自己有了孩子,相当于从零开始积累经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遇到问题就手足无措甚至想逃避的情况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几乎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却很少有人知道,养育孩子不仅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当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就要不断地学习知识,更新观念——如果作为孩子成长的引领者,都不知道孩子心理发育的规律,等到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自然不知道怎么管,甚至可能因为错误的做法加深孩子的行为失控程度。张纯把这些情况形象地表述为,家长的“旧船票”,登不上孩子这艘“新客船”。

去除心灵杂草,

带着希望和爱去耕耘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里,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孩子任性冷漠,拒绝试图让他(她)变化的人与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从事心理咨询多年,文清总结出一套快速摸清青少年潜意识的独门秘籍。“家长带着孩子来,一见面就打开了话匣子。急着想让我与孩子谈,其实,这时候语言不是最直接有效的交流途径。”她的方法是给孩子一张A4纸和一支笔,让对方随意涂鸦,从中解读孩子的深层心理。“有的孩子说不会画,我告诉他,我又不是美术老师,不考画技,等画完了我来解读,你才是给我打分的老师呢。”俏皮的话语和平和的态度,往往让孩子特别放松。

也有一开始“不合作”的孩子。有个14岁的小男孩给文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他只画了一个句号,在孩子的眼神里,文清看到的是冷漠与敷衍,却也捕捉到了渴望理解、期待沟通的光芒。于是她把A4纸对折两次,让纸上这个孤零零的句号变成了坐标轴的中心,并向小男孩解读说,这个句号并不代表终结,而是意味着他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同的选择将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结局。“其实,解释并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尊重,感受到选择的权利和生活的动力。”文清说。

打开心结,心理咨询师们看到了未成年人面临矛盾和冲突时产生的挣扎和反抗,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孩子们的纯净和善良,这样的心灵力量让他们对眼前的“小患者”们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90后心理医师李蓉蓉一直坚持写病例日记,在她的记录中,有的孩子会告诉她,能听见“脑子里播音乐,叮叮咚咚,像做梦又有些真实的悲伤,分不清那是不是痛苦”;有的孩子会花很多时间来思考死亡及与死亡相关的问题,但最终让孩子放弃自杀的原因是想到“妈妈会哭的”;有的孩子会无缘无故觉得自己差劲或者对不起别人……“在咨询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的善解人意,即使不开心、即使会伤害到自己也懂得换位思考,以宽容细腻的内心对待别人的情绪。我相信这种温暖的善良会指引他们的人生道路。”面对前来咨询的每一个孩子,李蓉蓉都会告诉他们,不需要多做什么证明自己,不必以压抑自我的代价迎合“标准”的意志,因为她觉得,要求孩子“懂事”“省心”而忽略孩子自然的情感,是成年人由于傲慢而导致的一种错位和谬误。

张纯指出,青少年的情感交流需求常常因为外力而受到阻碍。“比如,在成长过程中,‘朋辈群体’的影响非常重要,但同龄的孩子往往由于成绩的好坏被标签化:成绩优秀孩子的家长往往不愿意孩子与成绩差的孩子来往,生怕‘近墨者黑’,而‘牛蛙’(牛娃)内部也被大人们功利的眼光赋予了更多的竞争关系。这种对自然情感的扭曲很容易给个体带来压力和危机。”

“对待孩子的时候,大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渴望并要求对方听到自己的声音,成为发号施令的那一方。因此,多一点基础的道德情操、朴素的情感表达和温柔的保护才更显可贵。”在受访时,文清打了个比方:如果把孩子的思想比作一块草坪,上面长着杂草,家长的常规思路往往是找来除草剂,把地翻个底朝天。其实,要去除“杂草”显然有更好的方法——研究土壤的性质,琢磨气候的影响,弄清楚这块土地上适合种什么,然后带着希望和爱去耕耘。

难点和痛点频现,

谁都不是旁观者

“半夜三更还有个12岁的女孩打来求助电话,她和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又无处可去,哭得一塌糊涂。”疫情期间,心理医师们明显感觉到,青少年打来咨询电话的比例迅速上升。据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面向全国10万青少年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少年群体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半数的受访青少年认为自己情绪“憋闷”“恐惧”“紧张”,约三成受访者表示“全天离不开手机”,10%的青少年“一天什么也干不下去,就是玩游戏”。疫情迫使人们进入范围更小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导致矛盾频发;疫情也让青少年失去了相对而言丰富多彩的生活,单调的起居和更趋标准化的要求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却十分压抑的阴翳。

今年六年级的闻闻前不久“把妈妈揍跑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他,打通了张纯的心理咨询热线。事情的经过简单得不可思议:放学回家后,他问妈妈要手机,妈妈问了一句:“你原来不是做完作业才玩游戏的吗?”话还没说完,孩子情绪就失控了,先是拽了妈妈一下,然后又两次把妈妈打倒在地。这次咨询,令张纯难以忘怀的是孩子的哭诉:“我只是想用手机给同学发个微信,妈妈不听我解释,非说我是偷玩游戏的坏孩子。之前在学校上课,好好学习就是好孩子,和朋友一起玩就是坏孩子;现在在家,做作业就是好孩子,玩手机就是坏孩子……”张纯感慨说,让孩子崩溃的是没有人关心他的感受,一个火星引发一场爆炸,其实体现了孩子在他人标准和自我价值产生落差时产生的不甘和愤怒。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重要的社会化场所,他们本应在这两个地方培育起自由的观念、宽容的心态以及系统化建设自己的能力。然而,大多数父母倾向于把服从性作为好孩子的首要标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也更偏好输出知识和‘流水线’教育,授业多,解惑少。当标准化的答案与人自身对灵活性的要求相冲突时,孩子会本能地感到迷茫,他们也许能通过手机和电脑去提取知识,获取答案,但由于还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也容易走弯路。” 文清认为,每个孩子都各有精彩,对于青少年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的。

正是想通了这一点,有一位找她做咨询的家长把孩子从名校转到了普通学校。那是一个热情开朗又善良单纯的孩子,名校里沉重的作业负担和同学之间的竞争让他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进而对学习产生畏惧,而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勇敢面对问题,学习好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于是拼命地辅导和督促孩子,结果亲子关系势同水火。刚来咨询时,父子俩都有各种抱怨、不满、焦虑和担心。“其实学习成绩并不能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甚至可以说,只有先解决了亲子关系,孩子从家庭中获得强大的心理支持,他才能更好地面对学习和学校。”文清说,“这位家长考虑了很久,决定自己不再钻牛角尖,也不强求孩子一定要跟上名校的速度,最终把孩子转到一所普通学校。”

从名校转到普校,如今这个孩子怎样了?文清很欣慰:父子俩来咨询的频率明显降低了,这说明问题在缓解。在微信聊天中,得知孩子比以前快乐了很多,也更自信了,学习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了。而那位父亲说,这也是对他自己的一次“治疗”,让大人学着如何更好地和孩子相处,如何更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今年5月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分别提交建议和提案,建议成立国家级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常态化、危机干预快速化,切中了当下社会青少年成长中的难点和痛点。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力量在汇聚,越来越多的心灵在沟通,比如南京西善桥街道就在建设“向善家长学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向区域内17所中小学的家长授课,致力于促进家校沟通。在张纯看来,学校和社会组织开设“家长学校”意义深远:“人是社会性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理念的进步、教育体系的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撑,在这个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延伸阅读

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艾瑞克·弗洛姆(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会收回他们的爱。孩子们逐渐懂得,他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结果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

我们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什么自助手册,没有公式,没有简单答案。对于一个人而言正确的路,对于另一个人而言是错误的……人生的旅途不是沥青铺就的,不会灯火通明也没有路标,它是荒野中的崎岖之道。

——M·斯科特·派克(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

(吴雨阳 陈 洁 肖尔雅)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