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如皋市的长江镇河道纵横,风景如画。徐慧 摄
泗洪县城东生态公园犹如童话世界。张连华 张笑 摄
高铁列车穿行在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美丽晨光中。许丛军 摄
南通市区建成各类小游园、公园、绿地400多个,基本满足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许丛军 摄
长江太仓市璜泾镇江边,绿化工人在江滩采收草坪。计海新 摄
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蓝天白云、青山叠翠、鱼翔浅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江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拿出了一系列硬招实招。长江段江豚戏水、太湖桃花水母重现、灌河口伪虎鲸群回归……这都是江苏“环境美”最直观的体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产业绿色转型如何助推高质量发展?听听两会上的代表和委员们怎么说。
天更蓝
努力实现PM2.5
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目标
颗粒物污染治理成果显著,下一步攻坚“挥发性有机物”
如今,在朋友圈“晒”蓝天白云,已经成为江苏人的一种习惯、一种骄傲。在外地朋友的一片赞叹声中,幸福感油然而生。2019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是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1.4%,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考核指标。
2020年,江苏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江苏将制定出台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加强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环境综合治理,抓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努力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目标。
有人说,PM2.5和臭氧似乎是此消彼长、“跷跷板”的关系。“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实现‘双控双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合生说,目前我们在颗粒物污染的治理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而“蓝天保卫战”下一步的攻坚目标“挥发性有机物”,就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的更广泛的领域,树立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体系。
环境监测水平进一步提升,更加强调“精准治污”
“下一步,通过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大数据平台, 实现精准治污、精准执法是关键。”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炳告诉记者。
“大气污染攻坚战怎么打,什么时候真正打赢?这些都得有权威准确的数据来说话,主要是来自于环境的监测。”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无锡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汤忠元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标准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能力绩效考评;加强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总体待遇;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体系。
水更清
长江保护动真格,打造示范段提升长江颜值
以前门窗不敢开,现在每天沿河散步
“以前家里门窗不敢开,天一热河水散发的臭味很大,不像现在,每天很多居民沿河散步。”镇江紫檀小区居民刘志彪望着家门口的凤凰河说,河道整治后,夏天可以听到青蛙叫,河面上还经常看到白鹭、小野鸭,小区房价也涨了不少。多年来,江苏对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我省连续3年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纳入省政府十项民生实事。
2020年,江苏将推进制定水污染防治条例,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扎实推进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切实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全力破解“化工围江”,摸清摸排调查工作基本完成
今年,江苏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江苏将加大沿长江1公里以内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整治,在破解“重化围江”难题上取得更大成效。
“由于化工产业用水量大、运输需求大,历史上形成了沿江布局的特点。”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程大林说,破解“化工围江”、整治1公里以内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对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江苏沿江8市都已经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摸排调查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就看如何整治、调整。在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排放越大、距离越近的,肯定要率先行动、开始整治,需要各方全力以赴,包括城市的产业布局调整、企业生产方式转型等。”
省政协委员曹玉梅在昨天的全体会议上代表无党派人士界作《扎实推进沿江化工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报告,建议由政府牵头,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出资,组建江苏化工集团。同时,进一步推动产能整合和优化,合并、兼并省内全部或部分中小化工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产业升级
“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
把天赐的太阳能通过物联网送到每家每户
2020年,江苏加快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制定出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培育发展一批能耗低、排放少、质效高的绿色产业集群和一批大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企业,使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光伏新能源经过我们20年的创新,把成本降到了原来的二十分之一。”省政协委员、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纪凡告诉记者,未来企业还有三大计划,其中就有江苏百万光伏屋顶计划,我们要把天赐的太阳能通过物联网输送到每个用户,构建一个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为能源的绿色转型做出新的贡献。
“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一城青山半城湖”
省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民盟徐州市委副主委夏军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徐州作为江苏的能源产地,是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后,当地跳出挖矿老路子,转为绿色发展道路。“比如,关闭煤矿,将多个煤炭塌陷地综合治理,改造治理成的潘安湖湿地公园成为全国样本。”夏军武说,潘安湖的塌陷地治理也是中国矿业大学的一个科研项目,徐州的环境也由以前的“一城煤灰半城土”转变成现在的“一城青山半城湖”。
“近年来,宿迁一直在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培大育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谈及产业的结构升级,省人大代表、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瑞表示,目前宿迁绿色食品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产值都已达600亿元左右,膜材料产业产值已超过百亿元。“今年我们积极争取省里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全省新的制造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将高端纺织、膜材料和光伏产业等推动纳入我省已有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体系,推动宿迁企业完成更大力度的转型升级。”
正向激励
树立环保“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导向
2020年,江苏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治污基础设施、环保标准体系等基础性工程建设,健全完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水环境“双向”补偿制度、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和绿色金融政策等,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为树立环保“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江苏在全国率先将环保治理水平领先的企业纳入应急管控豁免名单,在执行秋冬季错峰生产或重污染天气应急时,免予执行停产、限产等管控措施,豁免企业数量从2018年底的200家增加至目前的1278家。
江苏环保将加快形成由倒逼发展转向激励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前,环保部门对企业更多的是处罚、约束,豁免政策则是从鼓励、激励的角度,落实差别化管控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治污、精准治污,从而形成正向激励效应。”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晓东告诉记者,另外,江苏还有一项“绿色金融”政策也被他大力推崇,江苏通过绿色金融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季宇轩 李冲 张可 薄云峰 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