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皋市搬经镇龙桥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科技富农工程。图为2019年12月22日,村民在收获黑塌菜。徐慧 摄
“以百姓心为心,着力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浓浓的民生情怀贯穿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始终。“百姓富”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描绘的美丽民生画卷。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如何让8000万江苏人生活更美好?听听两会上的代表委员怎么说。
就业稳了,老百姓钱包更鼓
以提升职业技能来提高就业质量
就业稳,老百姓的收入就能有保障,生活就会有盼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这一条说到了省人大代表、淮安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江泽清的心中。江泽清对记者说,江苏促进就业需要人才,实体经济发展也需要人才,这就对培育具有综合能力的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过,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认为,江苏要补齐技能人才的短板,从政策层面就需要更加重视,要持续营造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他建议政府能将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周边的一些省份都出台了‘技能强省’的有关措施,建议江苏能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技工院校的发展。同时,这些技能人才也终将支持江苏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社区安排学了技术,“老乡”从此富起来
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江苏的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省人大代表、沛县安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宁道龙给记者讲起他们村一个贫困户,家里一直过得不景气,后来合作社拿出8万元给他开农家乐,现在已经开出2家店,每年收入都在七八万元以上。
宁道龙介绍,如今的苏北农村,正在脱胎换骨。拿他们社区的挖工庄自然村来说,自从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试点后,去年总计投入2640万元,实施了十二大重点工程,对规划节点和景观界面进行重点打造,不少来参观的人都点赞“没想到苏北还有这样好的小渔村”。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永宁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刚特别关注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要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制度。他介绍,对于有劳动力但没有工作的家庭,街道社区会介绍、安排社区内的保安、保洁岗位,“这些居民就业后,每年收入可以达到2万多,实现了脱贫。”在此基础上,社区对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居民进行了再分类,愿意接受技能培训的,社区安排厨艺培训、农家乐经营指导等。社区还成立了劳务公司,吸收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加入组织外出打工,增收创收;对于不便外出打工的妇女,则引导她们在家做手工产品。多项举措让扶贫工作真正为贫困家庭“造血”。
保障托底,日子过得更有底气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提高到160元/月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是民生工作中的重点。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12月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职工分别较上年末净增143.25万人、237.45万人。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构建跨部门人员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登记工作常态化、登记信息动态化维护的保障机制,深挖参保增长潜力,推进社会保险精准化扩面,不断巩固扩大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成果,确保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
我省还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参保扩面,合理调整社保待遇,提高基金监管水平。将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继续统筹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基本养老金合理增长。引导城乡居民从高选择缴费,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60元。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增加“隐形财富”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变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10件实事里有2件都与教育有关,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的关心,我们一定会落实好,让老百姓感受到教育的变化。”走出江苏大会堂,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道。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和结对办学……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发展提出了细致的要求。省人大代表、南京市金陵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周靖也感到责任重大,他告诉记者,为将学校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金陵特质、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将通过“一体八维”学校系统优化,建设新时代金陵中学教育生态:“开放办学、科学管理、内涵发展、张弛有度、自由成长”。进而实现高品质高中创建,努力让学校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生态园”“课程教学改革的试验场”“一流大学的生源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山峰”。
让患者心甘情愿在家门口看病、看好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面实施分级诊疗的要求。
对此,省政协委员、仪征市卫计委副主任严华认为,首先要扭住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牛鼻子”,做强县级龙头医院,做优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
然后,还要抓住医联(共)体建设的“大链子”。推动医联体细化完善内部管理措施,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列为重点指标,逐步探索将健康结果作为考核指标,促进医联体形成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共同体,让广大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
最后,要统筹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就是一个好的思路,积极开展预约诊疗、疾病管理、线上支付、在线随访、居家护理等业务应用,落实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等惠民改革举措。
老有所养、幼有所托,生活更滋润
养老也要“怡情”,七旬老人开民宿劲头足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写入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中。省人大代表、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党总支书记朱虹认为,江苏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更应提供更高质量、更多形式的养老服务。
“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也要注意到不同的老人所需求的养老服务是不同的。”朱虹认为,老年居民群体应该进行细分,其中对于生活条件有保障、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养老服务的重点可以放在文体服务的供给上。
朱虹所在的山联村目前70岁以上老人超过了1000人,村里已经组织了书法、下棋、阅读、旗袍、舞蹈等多个“老人社团”,吸引了村里很多老人参与。“我发现,基本生活条件有保障的老人,更多需要在心理上得到满足,需要在晚年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在基层日常的工作中,朱虹对村里不同年龄段老人的生活情况进行统计。“很多老人是不愿意闲下来的。”朱虹介绍,村里有位90多岁的老太太,日常生活有保障,但每到双休日都会拿着自己做的针织手工艺品,到村里乡村旅游的景点销售。此外,村里还有好几个70多岁的老人都再创业了,“转行”用自己房子开民宿。实现了自我价值后,老人才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社会各方投入,提供更多“家门口的托育服务”
0-3岁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幼有所育”作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内容,托育服务已经被国家摆上了重要位置。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邵蔚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注意到里面提到的“托育服务”。她告诉记者,托育服务是当下很多家庭切实的需求。由于3岁以下幼儿所需的托育机构比较缺少,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大部分二孩家庭都依靠家中老人带“二宝”,但此时老人年龄已经偏大,精力也比不上带“大宝”时那么充沛。
因此,邵蔚建议在政府部门增加开办普惠托育机构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社会各界的力量与资源,加入托育行业,增强供给能力。首先,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根据每年出生人口的趋势,统筹规划托育力量布局,尤其是在街道、社区开办更多居民“家门口的托育机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和有条件的单位开办托育机构,各方共同出力。例如大专院校、大型单位,可以利用空余的硬件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托育服务。
此外,托育服务也应多样化开展。“托育服务不一定是全日制的,可以采用日托、半日托,甚至是时托。”邵蔚说,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为托育机构出台扶持优惠政策,重视人才储备和行业监管等。(张可 杨甜子 于丹丹 李晨 石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