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界:贡献思想之光 答好重大命题

2020年12月31日07:28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贡献思想之光 答好重大命题

“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找准方位、科学谋划,奋勇攀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峰。”在12月30日召开的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向全省社科界提出殷切期望。

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界工作者纷纷表示,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不断开辟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境界,为深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培根铸魂,推进现代化事业行稳致远

“娄勤俭书记的讲话,既有思想理论高度,又有现实实践指向;既充分肯定了社科界的‘最强大脑’作用和社科联的思想库、智囊团地位,又深刻指出了有些研究成果质量不是很高、缺少名家大家名作力作等问题,还需要‘高处再攀高’、进一步成就哲学社会科学的江苏之‘大’、江苏之‘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说,全省社科界要强化使命担当,努力当好新思想的践行者;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要聚焦发展大局,努力答好现代化建设的必答题;省社科联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好勇攀社科高峰的“助推器”。

“娄勤俭书记的讲话,为全省社科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反响强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二级教授张新科说,我们要强化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推动理论研究有更大突破、思想创造有更高水准、学术创新有更强活力,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推动基础性工作巩固提升、抓实抓好,力促重点工作出新出彩出精品。

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桑学成认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按照娄勤俭书记的要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好自己”,自觉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同时,做好研究阐释、宣传普及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更多的人”,更富创造性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认为,只有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着力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才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掌稳思想之舵,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久红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来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程,就是不断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理论成果。省马克思理论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认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普及和宣传、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运用,不断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和特色。

自立自强,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立足新发展阶段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总纲领总目标,娄勤俭书记对“十四五”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的目标定位。

如何高标准落实这一要求?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认为,要充分运用好社科自立自强的战略资源,深刻解读和有力阐释当代江苏实践的经验和规律;主动构建社科自立自强的战略力量,推动社科创新要素有效组织、科学配置;加快推动社科自立自强的战略体制,完善主体性、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激励机制,强化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的监督机制。

“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必须抓住自主性和创新性这两个关键点。”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正东表示,惟有基于学术自主性原则,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设,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认为,面对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交锋,既要立足“中国特色”,敢于善于“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又要发挥“江苏优势”,破解发展中的现实课题,讲好江苏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经世致用,把论文更多地写在江苏大地上

“娄勤俭书记的讲话特别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是经世致用之学,要求我们‘把重大的命题回答好、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好、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好’,把论文更多地写在江苏的大地上,这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宣烨说,我们要紧密围绕“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江苏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以解决社会重大关切问题、服务实践发展为目标,注重扎根基层、调研实践,以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更好服务于江苏实践。

在南通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张二震看来,“把论文更多地写在江苏的大地上”,对经济学研究尤其有针对性。他说,要从江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出一般经验、抽象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躲在书斋里冥思苦想,而要深入实际、回应时代关切。”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华桂宏说,要围绕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命题,提前谋划、聚力攻破,为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要认真回顾江苏发展历史,总结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既为江苏开启新征程提供历史养分,又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示范与借鉴。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秘书长、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杜贵阳认为,把论文更多地写在江苏大地上,要强化问题意识,深入研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多建睿智之言,多出管用之策。南京社科联党组书记、南京社科院院长曹劲松认为,只有真正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实践中求真知、创学术、砺才能,才能以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构建回答好时代发展之问和江苏实践之问。

营造生态,厚植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土壤

学术生态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土壤。“娄勤俭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共同呵护、培育良好的学术生态,切中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苏州市社科联主席刘伯高说,我们将认真贯彻娄勤俭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健全成果导向机制、鼓励激励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引导社科工作者树立真担当、锻造真品格、书写真学问。

南通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笑春表示,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突出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培育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学科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

各级社科联组织是营造优良学术生态的重要力量。盐城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晓奇介绍说,接下来将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坚定政治方向,强化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的政治自觉,培育求真求实求新的学术土壤。二是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社科联组织作为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三是优化成果评价体系。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引导社科工作者走出“象牙塔”,多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把学问做到群众心坎上。

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还需要大力加强机制体系建设。徐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于法顺表示,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加强高质量社科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人才梯队培养,营造有利于社科人才发展的生态链。(颜云霞 杨 丽 陈立民)

(责编:萧潇、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