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江苏篇

叶冬华:努力推动产业城乡治理作风四大转型

2020年11月26日07:23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人民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人民访谈》。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腹部,也是全国著名的“天下粮仓”和“鱼米之乡”。兴化是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邀请到兴化市委书记叶冬华做客人民网,与我们进行在线交流。叶书记您好,欢迎您!

叶冬华: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兴化市委书记叶冬华。

人民网:今年兴化市委全会提出,要弘扬“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的城市精神,推动产业、城乡、治理、作风四大转型,请问叶书记为什么要提出这四大转型?

叶冬华:正如刚才您讲的,我们兴化是“天下粮仓”,是“鱼米之乡”。我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是14.7:39.7:45.6,这样的产业结构表明,兴化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很重。我们常常讲,兴化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多是在于我们有158万人民;底子薄,更多的是表现为我们的二产相对落后。所以我到兴化工作之后,提出了兴化优势在农,特色在水,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生态和文化,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走生态立市、文化兴市、工业强市之路。

兴化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本底决定了我们兴化是“锅底洼”,这是自然形成的。怎么样由洼地变高地?我觉得当前的现实路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两个月前召开的市委全会上明确提出来四大转型,第一个转型是产业的转型,第二个转型是城乡的转型,第三个转型是治理的转型,最后一个转型是作风的转型。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的目标,坚持四个转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兴化发展的总纲。

对产业转型来讲,我觉得首当其冲考虑的,是要有清晰的产业定位,我们形成了“两区三园”的二产布局。“两区”主要是经济开发区和兴化高新区。对经济开发区来讲,我们的产业定位非常清晰,以调味品集聚为核心的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中国第一、世界唯一”的调味品集聚区,目前已经集聚了300多家调味品企业,产业产值都已经过百亿。前不久我们也召开了第四次健康食品大会,在大会上我们签约了一批地标企业、一批龙头旗舰企业、一批独角兽企业,让大家看到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开发区,围绕这样的产业定位来发展我们的特色产业,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高新区围绕不锈钢产业的转型, 我们招引了一个龙头企业众拓集中冶炼,就是在关闭了460多家中频炉的基础之上,在关停并转了900多家小企业的基础之上,形成这样一个地标性的产业,招引了这样一个龙头企业,总投资30个亿,项目入驻戴南以来,整个的势头非常好,整合了带来了多家不锈钢企业,在整个不锈钢市场产生了震动,也形成了不锈钢市场三分天下有戴南这样一个新的发展格局。这就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产业方向,要向不锈钢制品、向新材料行业来发展。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城乡转型,一方面看到我们城乡结构的优势和短板,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我们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方向。在农村,这一年我们很认真地抓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我们首先做的是镇、村布局规划调整和村庄规划编制,把我们的村庄分为集聚提升村、特色发展村、整合撤并村等,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乡村振兴的投入更加精准,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的建设更加到位。在城市转型这一块,我们提出来口号目标就是8个字,叫“水清、绿透、文昌、城秀”。兴化的城市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模样?我也总结了几句话,叫“建筑可以阅读,街道可以漫步,文化可以感悟,城乡宜居宜住,生活很有温度”。围绕我们城市的转型,结合文明城市的创建,组织实施了“精致兴化”三年行动计划,18条主次干道全面出新、300个小区整治加大推进,人民群众在城乡转型当中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第三个转型就是我们的治理转型,突破口就是从我们营商环境的整治开始。兴化的营商环境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整个泰州板块、放眼全省来看,我们的营商环境不算好。所以来了之后,我是把营商环境的建设摆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希望打造一个“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

在营商环境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抓住了三个维度:效率、成本、可预期。效率就是要快。仅仅做到“3550”是不够的,要能够实现“2440”,甚至在“2440”的基础之上能够再往前进。第二个是成本,对企业家来讲,对企业落地来讲,既有交易性成本,也有制度性成本。那么怎么样为我们到兴化投资的这些企业家这些企业创造一个低成本的生存环境和空间,我觉得是政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可预期,可预期实际上就是法治环境和政务环境。对企业来讲,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讲,法无授权不可为。我们围绕这样的问题,抓了政务环境建设,坚决打击选择性行使权力的行为,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有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都要适应在监督下开展工作,所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是一句空话。怎么样使自己的施政行为能够在阳光下运行,我觉得十分重要,也是治理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个转型就是作风的转型。刚才跟您介绍了我们兴化人文历史是非常辉煌的。郑板桥是我们兴化人,施耐庵是我们兴化人,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政治家都在兴化工作过,范仲淹兴化做过4年的知县,他建了我们兴化第一个公办的学宫。写《海国图志》的魏源,在兴化也做过县令,当时带领兴化的老百姓兴修水利,保住了我们已经围垦出来的良田。

我们抓作风转型,首先还是从心态上要跳出里下河,融入长三角。我们在开展争先进位大讨论的过程当中,结合兴化的人文历史,兴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结提炼了兴化精神8个字,“垒土成垛、择高向上”。“垒土成垛”是我们兴化鲜明的生产方式。我们过去是沼泽地、是锅底洼,积土成田,垒土成垛,后来居上。“择高向上”是从我们生活方式当中提炼出来的。老百姓在选择自己居住环境的时候,一定是择水而居、择高而居。向上的精神,还包括郑板桥先生笔下竹子的精神,要“虚心向上”。第二个,我们的先辈先贤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板桥先生有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现在我们把这首诗刻在石碑上,同时把郑板桥、魏源、范仲淹三位先贤的雕像立在我们市政府大门口,某种程度上也是以文化人。

人民网:区域经济需要重点培养产业地标。我们注意到,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特别是调味品集聚区今年表现抢眼。您也提出要打造“中国味道在兴化”品牌,那么兴化在健康食品产业方面有何产业梦想?

叶冬华:开发区产业转型,实际上我们有一个“355”的目标:300家企业集聚、500亿的开票销售、50亿的税收,这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我到兴化工作之后,通过深入的调研,我发现健康食品和调味品是一片蓝海。这样一个集聚区一定是立体的,一定是生态的,一定是可以垂直整合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几个企业的集中布点,而是要形成产业集群,形成生态系统,形成一二三产的对接。我觉得兴化具备这样的优势和基础,我们5万人从事调味品,从事健康食品,这是我们很好的产业基础,但是仅仅有这个产业基础一定是不够的。我觉得是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提供平台,提供支撑,提供整合的力量。所以我们总的思路是什么?要通过整个食品行业里面龙头企业的引进,来拉动整个进区企业的提升。

可以给你举一个例子,在食品行业里面,一个十分有名的企业叫东锦集团,法定代表人是荣耀中老先生,他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也是太太乐鸡精的创始人。我们跟东锦集团在洽谈的过程当中,双方形成了共识。他就一直要研制开发迭代太太乐鸡精的产品,大概通过近10年的努力,这个产品已经出来了——“鼎烹鲜鸡精4.0”。这个项目标准的发布、工艺的发布、品牌的发布都是在我们兴化完成,量产也是从兴化开始。他做过一个测算,整个鸡精全国的需求量大概在140万吨,他觉得他有这个能力占领50%的市场,也就是70万吨。那么对东锦集团来讲,要快速能够完成这样的产能,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那么它需要共享,需要整合,需要带动。他把试验田放在哪里?放在我们兴化。首批吸引10家企业来定做他的产品,但是如何定做,你现在的工艺、你现在的流程达不到他的标准,你要投入。荣老先生给他提供市场,提供需求,提供订单,他有做的动力。

第二个,你要他(企业)转型升级,他(企业)是要付出成本的,你怎么样来通过双方的相向而行来推动企业这种自主的转型升级?政府跟东锦集团做了商量,东锦集团拿出30万的原始股,干股配给定制企业。我们出台30万的转型升级券发给企业,鼓励他来进行工艺流程的改造,智能化的改造通过政府的转型升级券、对方的原始干股,这样的利益导向来引导转型升级。所以这样一个头部企业的入驻,对改善我们整个调味品集聚区的企业的水准、生态,都有很大的好处,这是一个事例,就是一个头部企业带动进区的集群企业共同转型升级,来迅速形成产能,占领市场。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调味品集聚区来讲,我觉得把食品跟调味品放在一起融合打造,能够产生裂变效应,能够创造无限可能,能够提供新的味觉需求,而新的味觉需求就是市场,新的产品。所以我讲我们这个园区是生态的,是立体的,是能够垂直整合的。尤其是像阿香米线,像拉面说,还有中国餐饮网,这样的企业入驻之后,鲶鱼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对伽力森这样的食品加工企业,它的落地生产水平很高,但它的线上销售网络缺乏;对于拉面说来讲,线上销售特别完备,但它落地生产仅仅做定制加工是有问题的,质量管控不到位,那么这两种企业都把它摆到我们园区来,他们相互之间能互补,年轻一代向老一辈企业家来学习管理,老一辈企业家向年轻一代来学习市场开拓。我觉得这样的融合,就让我们这个园区变成一个生态系统,都能够共同成长。

此外,全国有1500万个厨师,所以我们抓住了厨师,就抓住了市场的重要环节,重要的一块阵地。我们政府为园区做一个什么事情,我们和东锦集团联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烹饪协会来搞一个厨王争霸赛,我们兴化要变成这样一个厨王争霸赛的永久基地。每年培训1500个厨师,这1500个厨师就是我们的销售团队,就是我们市场开拓的空间,以培训来代替销售这样一个模式,我们政府也在做。所以几个层次的市场,通过这样一些举动,我觉得对我们这样一个园区未来的发展真的是充满信心。

人民网:好的,今天非常感谢叶书记做客人民网,为我们深度阐释了兴化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见!

(责编:唐璐璐、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