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江苏篇

江苏海安:谱写民族团结小康追梦之歌

人民网记者王继亮

2020年11月19日13:04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梁永熙与前来看望的海安市民宗局副局长刘和军拉家常。记者王继亮摄

26年前,云南壮族姑娘梁永熙远嫁江苏海安,为的是想过上好日子。早已如愿的她还把表妹介绍过来,也做了海安媳妇,一样过上了小康生活。

改变梁永熙命运的是海安长期以来对少数民族同胞扶持的政策。就在她嫁来的第二年,梁永熙就成了当地爱心企业苏中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女工。在这里,她获得了全面发展,今年荣获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此前亦连续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

目前,海安市少数民族同胞户籍人口有4000多人,涉及35个民族。“决胜全面小康,少数民族同胞不能少。”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张明星表示,在推进少数民族脱贫工作中,海安坚持扶贫先扶志,着力培育少数民族群体自力更生的观念,同时开展各类就业培训,拓宽增收渠道,让少数民族群体依靠勤劳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据了解,按照省标人均年收入7000元的标准,该市少数民族家庭已于去年全部脱贫,海安也获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家门口”的扶贫基地

为帮助少数民族同胞一同脱贫奔小康,海安持续实施“家门口”扶贫就业工程,先后培育了纺织、服装、种植、养殖等少数民族扶贫基地10余家,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同胞通过就业来增收致富。

云南布依族同胞刘晓琴嫁到海安市角斜镇来南村30多年了,初来婆家时场景凄凉,公婆和丈夫都有病在身,“那时候家里就三间破平房,我心里也犯嘀咕‘这苦日子到哪儿是个头啊’?”

扶贫基地救了急。10年前,刘晓琴被照顾进了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我做些接种、采摘的轻活,自家地里农活也不耽搁,每月可以领到2400元钱工资。”

日子越过越好!丈夫跟着当地建筑队做泥瓦工,目前月收入万元有余;他们的儿子从南京大学毕业后也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从穷的啥都没有,到如今芝麻开花节节高。”看着3年前盖的两层小楼,刘晓琴喜不自禁:“嫁到海安嫁对了。”

47岁的布依族同胞王红英也在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打零工。她将合作社负责人缪建低于成本价给她的菌棒带回家培育种植,近些年每年多增收近万元。“老板对我们少数民族同胞特别关照,除了上门送技术,还高价收购菌菇。每年9月下旬栽种,个把月就能采摘。”王红英说,现在的日子就像采菇一样,一茬好过一茬。

梁永熙1994年嫁到墩头镇杜楼村的时候,婆家也是穷困不堪,那个年代就有上万元的负债。就在第二年,位于镇里的苏中纺织有限公司招工,而且明确少数民族优先录用。“当年我们在招工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女同胞嫁了过来,而这样组建的家庭大多家境困难。最终我们决定少数民族优先,就连她们回老家的机票和火车票都全额报销。”公司董事长黄立勇说,目前他们公司有28名少数民族女职工。

朴实勤快的梁永熙很快被推选为车间组长,她和做建筑工人的丈夫年收入在十五六万元,儿子两年前大专毕业后回乡担任村里的网格员,每年也有4万多元收入。除了在城里买了房,添置了私家车,梁永熙的社会荣誉更让她有了充实的获得感。

海安市角斜镇来南村少数民族群众刘晓琴正在自家田里种植贝母。记者王继亮摄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梁永熙说,当初嫁到海安的少数民族姐妹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海安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实施贫困少数民族学生精准帮扶计划,对低收入少数民族家庭在读子女进行扶持,资助范围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5个阶段,并设立了每年总额20万元专项奖学金,杜绝因学致贫、因贫辍学现象发生。

据了解,当地政府和企业还免费办起了扫盲班、补习班、专业班等。梁永熙介绍,在苏中纺织有限公司,“公司为了让大家安心学习,承诺只要参加补习,每小时补贴10元生活费,这一下子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是少数民族姐妹的周红芳,通过参加学习扫了盲,识字之后也帮助她提高了技能,每月扣除社保到手工资也有3000多元。

“市里把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融入全市工作大局,坚持把发展红利惠及到少数民族群众身上。”海安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刘和军告诉记者,当地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靠自身的条件没有脱贫可能性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由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对身患重病、大病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通过政策帮助解决医疗费用,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壮族同胞普加荣家在海安市墩头镇墩北村,50岁的丈夫是个残疾人,曾经家徒四壁。2008年,为了改善这一家人的生活,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筹集专项资金,加上爱心企业捐助,花6万多元为他们建了新房。十来年过去了,这栋房屋在村里并不过时,宽敞明亮,家电俱全。

村干部给普加荣算了一笔账:低保加残疾补助每年1万多元;3亩农田每年流转费2400元;安排其丈夫担任村里的管水员,每年报酬2000元;丈夫在扶贫基地务工,每年收入近两万元;逢年过节还有慰问金等。“就连女儿上大学时每年也有3000元补助,女儿找到工作也成了家,日子算是有盼头了。”普加荣连声感激。 

(责编:唐璐璐、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