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四新"行动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2020年11月13日11:50  来源:南京日报
 

4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四新”行动计划,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运行、实现年度目标的“南京方案”由此出炉。

鼓楼落实“四新”行动开始早、行动快,快速出台《鼓楼区加快推进“四新”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发力新基建,1至10月份,鼓楼7个市新基建项目完成投资22.0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98.4%……

激活新消费,1至10月份,鼓楼贸易销售额(营业额)完成3776.1亿元,总量全市第一……

聚焦新产业,1至9月份,鼓楼新产业总体规模(不含都市工业)达211.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8%……

提速新都市,截至10月底,鼓楼列入新都市市对区考核的1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约20.11亿元,占比年度总投资额的96.54%……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鼓楼人奋力拼搏的身影,他们坚持用“四全”(全年冲刺、全员参与、全面动员、全力以赴)保障“四新”,确保“强富美高”新鼓楼建设再上新台阶。

构建“双引擎”,新基建新消费“共振”出商机

前不久,在南艺后街艺术街区内,鼓楼新消费系列活动之“higo十月,厨王争霸”、“国潮直播周”等活动,线上线下吸引不少市民。

古南都、随园糕团、绿柳居等老字号品牌,以及云锦、绒花、折扇等非遗产品参与活动。在线上直播中,不到现场的人们可以抢购优惠产品,还能欣赏剪纸、面塑等非遗技艺表演。

鼓楼区商务局副局长陈贯源说,商务局组织“国潮直播周”,把网络直播的形式和传统老字号、非遗文化创新嫁接在一起,将传统经济与网红经济相结合,挖掘“新商机”,让非遗、老字号“活起来”,也让市民得到实惠。

疫情催生了“无接触”经济的需求,直播带货、直播网课、远程办公、远程医疗……为了加速拥抱数字化,鼓楼多举措促进新消费活动,开拓营销新渠道,联合阿里巴巴举办“直播电商赋能商家行动”培训会,近400家商贸企业参加培训;营造消费新场景,发起“#shopping在鼓楼”抖音互动挑战赛,吸引全网近1亿网友参与拍摄购物消费短视频和话题互动,展现鼓楼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提升消费热度。

“以往在直播、大数据分析上,存在诸如网络信号差、平台卡顿的问题,说明我们的城市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短板。”鼓楼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新消费的“云”需求,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新挑战,新基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楼区十分重视5G基站建设,全年预计完成新建5G基站共1052座,5G基站建设投资累计达2.8亿元。

鼓楼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5G的新基建建设,要有视频会议、数字教育、线上购物、远程办公等方面的新消费支撑,才能收回投资,实行良性发展;新基建促进就业、生产率提升,进一步拉动新消费。

“新基建新消费‘同频共振’,不可偏废。”他说,鼓楼将促进新基建与新消费的结合、相互带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扩大经济增量,并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更加有品质绿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聚焦“新产业”,新载体新园区“生根”显活力

借力“四新”行动东风,今年鼓楼区推出75个总投资规模超260亿元的高端项目,聚焦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未来新业态等五个新产业方向。

其中,新型都市工业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工业要重回主城区,产业要加速迭代,主城区不能产业空心化。”鼓楼区发改委(工信局)新兴产业推进科科长徐海滨说,鼓楼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型都市工业,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3轮摸排,精选32家企业,最终确定金陵科技等32家企业作为都市工业推动目标。”徐海滨说。

鼓楼正不断聚集新项目新企业,壮大都市工业规模。今年以来,全区新注册、新投产工业企业5家,9月完成聚力医药升规纳统;10月上报特视智能,现已完成区级审核;推进京运维科技升规纳统相关事宜……为全区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增添了“生力军”。

“我们在走访中,部分工业企业负责人感叹融资难。8月、10月,我们联合市企业服务中心,两次组织了融资需求对接会。”徐海滨说,融资累计近千万元,“金融活水”解了企业之“渴”。

另一方面,鼓楼发挥“企业+载体”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都市工业载体,吸引工业企业的总部、设计、研究院、实验室,落户载体内。

硅巷是载体建设的重要部分,鼓楼围绕创新名城引领区目标,高水准规划建设环南大、南工大等优质城市硅巷载体超30万平方米。目前,字节跳动、喜马拉雅等行业龙头企业已成功入驻;鼓楼已建成幕府创新小镇工业园区、南大苏富特科技创新园一期工业楼宇、南京红五月科创产业园工业楼宇等载体10多万平方米,正招商引资,吸纳优质企业入驻。

进一步聚焦“新产业”,鼓楼还大力发展新一代数字经济,推进苏宁易购的人工智能门店数字化融合项目、中储智运的物流运力交易共享平台;在新医药与新健康方面,鼓楼发挥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优势,深化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养老深度融合……全区着力打造新发展平台、新应用场景,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描绘“新画卷”,新都市新规划“发力”展新颜

久没来南秀村7号院的人,惊讶于小区的模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11月,施工单位对小区进行综合整治,眼下工程已基本完工。院内环境干净整洁,中心景观和宅间景观得到改造提升,满足了不同居民的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的最终目的是,让小区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建设局副局长李康说,例如在设计时,重点考虑无障碍设施和便民设施内容,在每个单元入口增加无障碍坡道和扶手,增设电动车充电桩、机动车停车位、垃圾分类点等居民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设施。

“南秀村7号院是中心片区比较有代表性的老旧小区。”他说,中心片区创新发展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是连续两年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鼓楼集中力量办好的“一件大事”。

中心片区北起新模范马路,南延广州路,西起外秦淮河,东至中央路、中山北路,总面积7平方公里。围绕环南大科技创新区、环南艺艺术创意区、环颐和路历史风貌区打造,形成共计3大类10个子项的实施内容。

中心片区环境品质提升工程涉及上海路等4条主干道沿街立面综合整治,南秀区7号等2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惠及居民约一万三千户;实施仙霞路、苏州路等全长约6.8公里市政道路的基础设施优化;仙霞路剑阁路交叉口绿地等4处游园绿地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计划年内基本完成干道街巷及小区的立面整治和部分街巷整治工程,明年还将继续对山阴路、剑阁路等城市街巷进行特色化打造。

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说,“四新”行动是一套“组合拳”。新基建发展数字经济,形成一批支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新产业;发展新基建、新产业,拉动新消费,满足人们需求、激发城市活力;定位以新都市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取向,带来新的就业、优化营商环境、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增强城市活力,将为居民展现一幅环境宜业宜居、城市功能健全完善、经济稳定发展的鼓楼新画卷。

敢啃“硬骨头”的“表哥”

天天分析数据、做表格,各类资料像复印在曾祥的头脑里一样,同事都称他为“表哥”(表格的谐音)。今年42岁的他是一名老党员。

鼓楼区商务局现代服务业科科长曾祥的好记性,来源于他对工作的认真与钻研,还有敢啃“硬骨头”的劲头儿。

2012年,曾祥从街道被调到区投促局,参与楼宇办的组建。对这个安排,他说:“我是一名转业干部,到新岗位、挑重担,是组织对我的信任。”

楼宇经济是鼓楼在全市率先提出的发展理念,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他敢于啃“硬骨头”,并从中学到新知识。

“我和同事主导研发了一套楼宇管理服务系统,涵盖楼宇、企业基本信息。”他说,如今这套系统还在用,经过不断升级,成为楼宇招商的利器。

2020年,任区商务局现代服务业科科长的曾祥,又啃了一次“硬骨头”。科室原本负责商务商贸产业发展指标以及招商和重大活动组织实施等工作。年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指标、新消费任务,又转到了他的科室。他二话没说,应了下来。

曾祥肩上的压力更重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加班加点已经不能用常态化来形容,只想工作能不能按时完成。”今年以来,围绕新消费,科室牵头组织开展“安心消费,鼓楼有礼”等50余场专题活动。疫情初期,他负责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提出了促进消费区域互动、企业联动等四项举措,促进“内循环”,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今年5月2日凌晨,泗阳老家的奶奶去世,曾祥先到单位处理紧急事情后,才往老家赶,守灵期间还带着电脑在工作。他说:“团队都是新人,我还起着‘传帮带’的作用,不能松懈。”

善做“和事佬”的“会长”

11月11日下午,一面锦旗送到鼓楼区建设局城市建设科科长罗曦的办公桌上。送锦旗的人连声说:“感谢罗科长帮我们调解纠纷,他真是个热心人啊。”

原来,前段时间,罗曦接到一个投诉电话,对方称自己在一家工地上干活,因为项目费用问题,与施工单位产生纠纷。

“施工单位负责人不处理!你们建设局要是不管的话,我找能管事儿的部门。”对方气愤地说。

罗曦赶到工地,向投诉人详细了解情况。之后,他找双方协调。开始,施工单位的人挺奇怪,建设局还管矛盾处理。最终,施工单位被罗曦的真诚感动,双方协商解决了纠纷。

建设局负责的环境品质提升工程涉及大量老旧小区整治,是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但也有居民提意见,对整治内容、设计不满意,有时也反映到建设局。“居民的事无小事。”罗曦组织开过多次“居民议事会”,有时一天参加三四次会,化解了多次矛盾,居民笑称他为“会长”,也为他的热心、真诚点赞。

罗曦在承担建设局城市建设科科长工作的同时,还肩挑新都市办、精细化办、中心片区环境品质提升的三重职责,案头工作多,他负责文字材料、信息汇总、考核对接、调研评比等工作,常常忙到深夜回家。

白天跑项目、晚上赶材料,4岁的儿子只能交给妻子一个人带,去年儿子患了3次肺炎,罗曦很愧疚,“我这个当爸爸的太不称职。”今年因为疫情,他又多了10多个工地责任网格,每天必须巡查完才能回家。到家时,妻儿已经睡下,想亲近儿子一下,都没时间和机会。多亏妻子的精心照顾,今年孩子身体挺好,也让罗曦能放心工作。

本组撰稿 吴茜茜 袁冶 王聪

(责编:张鑫、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