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辱华现象”探析跨文化冲突的深层次成因

2020年10月16日11:52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从“辱华现象”探析跨文化冲突的深层次成因

近期,几起由海外明星或品牌造成的“辱华”事件相继在舆论场中再起波澜。“辱华现象”作为一种跨文化冲突的体现,随着互联网的发酵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因个别人的言论,对海内外人民的深厚友谊造成伤害。当揭开辱华言论的伪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误解以及沟通的缺失。

“辱华”为导火线,文化冲突难化解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早已突破了时空束缚。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且对中国的态度逐渐转向理性和现实。然而,由文化背景和个体认知的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却依然难以化解。9月18日,CBA福建队外籍球员泰·劳森被报道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表辱华言论,引起一片哗然。@人民日报体育评论道:“劳森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对中国人民极端不友好、不文明的照片和言论,完全丧失了一名球员应有的职业操守和底线,严重玷污了篮球运动和体育精神,极大伤害了中国球迷的感情,我们给予强烈谴责。”

“辱华现象”作为跨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全球化进程和互联网的加速下,进入公众的视野,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辱华言语”引发的舆情时有发生。以2019年意大利知名品牌杜嘉班纳为例,其广告“起筷吃饭”遭网民质疑涉不尊重、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丑化中国人。随后,其创始人在社交媒体上辱华的言语宣泄,更是引起网民的愤怒与批判。最终,以杜嘉班纳品牌在中国的口碑跌落谷底收场。由此可见,无论是个人言论还是群体行为,“辱华现象”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严峻的。

在文化交流中,由个人或某些群体所导致的跨文化冲突,体现了对异于自身的价值观宽容理解的缺乏。这既阻碍了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又破坏了不同文化背景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

“辱华现象”背后:跨文化冲突的本质

跨文化冲突,以“辱华现象”为例,其背后隐含的主要问题,如价值观念和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值得深思。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角度分析,究其跨文化冲突的本质原因,可大致分为四点:东西方伦理基础的差异、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文化误读、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以及传播情境的改变。

首先,应当考虑东西方伦理视域下的差异。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时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尽管东西方文化都强调伦理的重要性,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原因,其伦理道德的内涵底蕴和价值标准都具有差异性。西方伦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等人为代表,被视为西方绝对道德精神的理论。同时,也应当考虑基督教等西方主流思想对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影响。中国古典智慧,如儒家思想所提及的“礼仁忠信”以及墨家思想的“兼爱、非攻”,深深影响东方伦理的塑造和发展,形成了以群体为本位,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东西方的差异性也促成了东西方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或因冒犯或忽视了对方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引起跨文化冲突,“辱华现象”则是表现形式之一。

其次,由文化漠视造成的文化误读问题不可忽视。

文化误读可分为无意误读和有意误读。鉴于东西方社会的差异性,人们通常会遵循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因素去认识世界,致其很难精确地解读其他文化。无意误读是指对信息本身的误读,往往受社会历史条件、个体认知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局限。跨文化传播中的无意误读现象亦是如此。有意误读则是指“受个体主观动机的支配而对异质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辱华现象”中的文化误读时常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文化漠视交织。以杜嘉班纳广告“起筷吃饭”为例,用所谓的“小棍子”吃“意大利传统玛格丽特披萨”,遭受舆论质疑其对中国文化的漠视。杜嘉班纳公司的道歉中,同样也承认了“在文化理解上存在偏差”。

再次,刻板印象在跨文化冲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刻板印象,特指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物的一种概括看法,多为负面而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刻板印象往往与文化定势相伴,即对某种文化群体特征的期待、信念或过度概括。若在跨文化交流中,将东西方文化视为截然不同或完全对立的两种文化群体,并赋予与之“对应”的某种特征,则会产生文化定势。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方国度”中国早已焕发新生。但通过分析“辱华现象”发现,仍然有不少侮辱性字眼源自对中华文化的定势和对中国乃至亚裔的刻板印象。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常江在《从“傅满洲”到“陈查理”:20世纪西方流行媒介上的中国与中国人》一文中指出,作为刻板印象的傅满洲和陈查理至今仍是欧美主流媒介塑造的中国以及中国人形象中挥之不去的幽灵。

最后,网络缩短了文化间的交流距离,也改变了跨文化传播的情境。

加拿大作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文中指出,社会情境的构成可分为“台前”“幕后”,“台前”是指人展现出能被社会和他人所接受的形象,而“幕后”则是具有隐匿和掩藏性的形象。互联网时代将“台前”与“幕后”的边界模糊化。与此同时,出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辱华言论”也随之暴露在公众的视野。无论是体育明星泰·劳森还是杜嘉班纳创始人,在个人社交平台上的辱华言论都从隐匿的“幕后”来到了“台前”,这种跨文化传播情境的改变意味着跨文化冲突问题的凸显。

“辱华现象”的化解策略

“辱华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东西方国家跨文化传播的隐忧。一方面,对“神秘东方国度”有意无意的误读与刻板印象长久以来在西方社会挥散不去;另一方面,如何将与时俱进的中国形象推向世界,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该如何化解“辱华现象”,缓解不必要的跨文化冲突,以下几个角度值得商榷:

第一,强调受众意识,积极提高跨文化传播效果。

跨文化传播的最高境界,即为实现平等与尊重的文化交流。若想主体之间彼此达成一致,则需搭建双方认同的沟通桥梁,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理想传播效果。应强调受众意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建立受众数据库和良好的受众反馈机制,尽可能减少文化误读的可能性。

第二,在人类文化共性认同之上,努力拓展多元化信息接触渠道。

跨文化传播是个性与共性并存的过程,文化之间固然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必然存在文化共性。要拓展多元化信息渠道,努力挖掘文化共性,激发海内外受众共鸣的同时,秉持求同存异的理念,将中国文化的个性融入人类文化的共性之中。

第三,强调海内外华文媒体的引导作用,扮演跨文化沟通的重要角色。

对辱华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海内外华文媒体必不可少。作为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华文媒体应充分发挥说服功能,积极讲好中国故事,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推动中国积极国家形象的塑造。

第四,竭力消除中国的负面消极形象,探索并树立客观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

2020年9月15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同比往年持续上升,国民形象、外交、经济、文化与科技等形象都有所提升。积极改变海外社会对中国“刻板印象”的同时,也应积极在新形势和新挑战下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因素促成国家之间的交往存在一些不了解和误解。“辱华现象”作为跨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质是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误读和沟通桥梁的缺失。未来,应积极开展东西方交流活动,增加海内外受众的交流契机,深化中外合作基础,让全新“中国形象”走向世界。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 杨卫娜、助理研究员 林子蕊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