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无锡新吴区如何练就高质量发展“全能冠军”

2020年08月28日15:38  来源:无锡新传媒
 
原标题:看新吴如何练就高质量发展“全能冠军”

8月15日,总投资100亿元的闻泰无锡超级智慧产业园签约高新区;8月17日,迪哲医药在高新区设立中国区总部;8月19日,韩国圆益半导体集成电路项目“云签约”落户……最近一段时间,一个个重量级产业项目密集落地高新区,积蓄起发展后劲。

奋力夺取“双胜利”,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给出年终“考题”。考卷已出,如何作答?日前,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蒋敏在接受无锡日报融媒体报道团队采访时说:“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将坚定勇当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能冠军’的目标和追求!”目标如何实现?蒋敏画出了清晰的路径图:做好“四提”文章——能级提档、产业提质、动力提升、环境提优,打造更具创新力、带动力的国家高新区,建设更具国际化、现代化的“美丽新吴”。

“处暑”已过,暑热将退,但奋斗热情不减,且看新吴如何练就高质量发展“全能冠军”。

锚定产业地标,精准发力引育“高峰”和集群

勇当“全能冠军”,新吴区的底气何在?先来看看她的“期中考”:上半年GDP增长2%、高于全市平均1.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际使用外资总量均列全市第一,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占比同比分别提升1.7、3.9个百分点,这些“功课”为冲刺“全能冠军”夯实了基础。

非常之年时间“余额”不到130天,成绩张榜后,新吴更是快马加鞭。“疫情之下,更见城市经济韧性。要经得起风雨,一定要有强大的产业、项目支撑。”蒋敏说,新吴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狠抓“产出为要”,全力打好产业强区纵深仗。

重大项目依旧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数据显示,今年截至7月份,高新区签约各类项目146个,总投资超千亿元,其中新批超亿元重大项目72个,比去年逆势增长14%。“落地比签约更重要,链条比单体更重要”,下半年高新区一方面将进一步擦亮“无难事、悉心办”的营商品牌,推动全区110个重点项目倒排时间快投资、早投产,做到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积蓄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聚焦产业链,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打造产业生态圈。

当前高新区锚定的目标更为精准:全球性龙头企业、产业链头部企业、新经济标杆企业。蒋敏连用四个“硬词”,喊响了聚力打造产业地标的决心:放眼全球“引”,勇于与强者比、与优者赛,引进全球优质企业和资源,着力打造全市最亮眼产业“高峰”;立足本土“育”,推动更多本土优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聚焦实业、深耕主业、做强专业,成为“隐形冠军”“链主企业”;抓住特色“推”,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更多企业“航母”和“小巨人”;做优服务“扶”,探索推行“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的链长制,找准补链强链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图谱,让优势产业链一通到底、强而有力。

高新区正在主攻地标性产业集群,全力建设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三大经济”高地,努力实现三年内,重点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生命科技、高端软件5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节能环保4个500亿级产业集群。

驱动创新引擎,构建太湖湾科创带中的“新吴坐标”

7月22日是科创板设立一周年,当天,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上市锣。至此,新吴区科创板上市企业达4家,占全市的2/3。

资本市场科创板“新吴板块”的强势崛起,是新吴区彰显“高新”特质的缩影。在蒋敏看来,无锡高新区以“高新”为名,因创新而立,就是要用科技赋能,通过创新潜力的充分激发,集聚更多的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平台,构建形成“全链条”式创新创业生态链,打造全市创新发展的最强引擎。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创新12条”横空出世。翻开“创新12条”,见人——新版“飞凤人才”计划;见事——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产业薄弱环节补链,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见金——打造1000亿元总规模创投基金、提供1000亿元新兴产业专项贷款优惠扶持;见智——以“全链条”概念贯穿始终,自成体系。上半年全区新增科技企业560家、增长21%,华进半导体成为首个集成电路封装领域国家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新增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数量均为全市第一。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新吴区始终被寄予厚望。围绕“打造太湖湾科创带核心区”的发展使命,新吴致力于构建环太湖创新带乃至世界创新格局中的“新吴坐标”。创新再出发,路已在脚下:

——全力建设创新平台。抢抓国家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等机遇,对接大院大所优质资源,全力引育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技术转化、企业成长新路径。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大中小科技企业引育力度,确保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8家,新增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入库企业300家。全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倍增计划,不断壮大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推广“龙头企业+人才团队+创新项目”引才聚才模式,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万人以上,引育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70个。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细化“创新12条”,深入实施“太湖人才”“飞凤人才”计划升级版。发挥苏南自创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作用,加快建设“高新金融谷”。

——力促园区对标提升。做强软件园、微纳园、IC设计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特色品牌,全力支持SK海力士、海尔、阿斯利康等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创新园区,不断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新吴”,打造产城融合宜居样板区

长江路(包括长江南路、长江北路),这条被誉为新吴区的“中山路”正悄然绽放新姿,沿路建筑红砖灰瓦白色窗沿、店招店牌规范整齐、道路变得更加通畅,家住附近的居民蒋新烨不由感叹道:“新吴不再是个大厂区了,变得越来越宜居。”

如果说长江路是产城融合之路,那么伯渎河则是“美丽新吴”之河。目前伯渎河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伯渎河上,一座60多米长的白色拱形栈桥横跨水面;栈桥下,清清河水波光潋滟;河岸上,马褂木、合欢、朴树……连片新种植的树木层林尽染。伯渎河片区还将置入文创休闲、体育设施、风情水街等不同业态功能,同时规划停车位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可跑、可游、可骑三线贯通的步行系统,一个高品质的“生活乐园”呼之欲出。

“经济产业要‘高’,城市发展要‘美’,新吴要努力打造成为环境更加洁美、品质更加精美、生态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和美的样板区。”蒋敏说。建设“美丽新吴”,先要坚持规划引领,优化规划设计。新吴区正加快构建“一心三轴五板块”产城融合发展总体格局,聚焦泰伯广场、新市镇、西仓、太科园沿湖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加强对景观风貌、建筑样式、建筑色彩、城市天际线等方面的统筹设计,提升重点门户地区的城市品质与形象。目前慧海湾小镇启动区、鸿山物联网小镇创新片区等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同时加快推进太科园、第一岗、伯渎河、站前等重点片区建设,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宜居新吴新地标。

建设“人民的城市”,尤其要注重精细治理。新吴区以“打造最干净城市”为目标,以“红黑榜”为抓手,以网格化的方式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高速沿线等专项整治,全力推进乱倒、乱建、乱停等顽疾攻关,打造更多美丽宜居街区。同时,将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确保集中处理率达85%。

不但城区变美,乡村也要变靓。在鸿山街道大坊桥村金家里看到,洁净的水泥路连通着一座座农家小院,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路两旁绿树掩映,一幅清新美丽的生态宜居村庄画卷尽收眼底。“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接下来新吴区将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道路优化等重点领域治理,加快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让我们共同见证:这里既是宜业的热土,也是宜居的福地。(本报记者 江菊敏、杨明洁)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