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南京玄武:AI赋能,让城市更“懂”你

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
2025年11月26日06:30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在南京市珠江路498号“模数师学院”的实训教室里,学生龙艳红轻点鼠标,向AI输入几个关键词,几分钟后,一段充满剪纸风格的设计动画跃然屏上。她第一次体验到了从创意到成品的“AI提速”。

11月10日,由南京市玄武区参与打造的“模数师学院”AI青年人才实训基地正式开班。这里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实战演练让高校毕业生和在职青年亲手了解AI工具,掌握与机器共创的能力。

从人才实训到产业落地,从数据筑基到生态构建,一场以AI为引擎的城市进化,正在玄武区悄然发生。

玄武“模数师”学院开班。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玄武“模数师”学院开班。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锻造“模数师”,决胜AI时代 

“与其被AI推着走,不如主动成为逐浪者。”龙艳红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她参加的“模数师”培训,聚焦的正是模型能力与数据思维的融合。在一个半月的课程中,学员们将系统学习AIGC内容生产、数字营销等前沿内容,并通过实战项目检验成果。

“我们走访了微盟电子、英利菲数智科技等企业,联合东南大学等高校共建课程,为的就是精准链接人才与市场。”玄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萌表示,“模数师学院”不仅是培训基地,更是区域应对AI挑战、把握机遇的人才基石。

当AI从“新奇玩具”成长为关键生产要素,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如何与智能共生?

走进玄武区的“数字心脏”——江苏国际数据港,海量数据如血液般奔流不息。这里串联起“玄武大模型工厂”、江苏省数据交易所等平台,形成一个强大的“神经中枢”。

随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国机数科、中节能大数据、百度等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一个约50亿元规模的数字产业集群已初现雏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玄武区发改委副主任徐云泽说,激发数据价值,已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位于玄武的江苏大模型发展服务基地。玄轩摄

位于玄武的江苏大模型发展服务基地。玄轩摄

释放“数据红利”,重塑产业效能 

对于一名商事审判法官而言,面对堆积如山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卷,仅厘清借贷关系就要花掉大半天时间。如今,借助玄武大模型工厂开发的AI辅助办案系统,案卷阅览时间从3-4小时压缩至1小时,文书撰写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AI就像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需要不断学习。既要海量地吸收知识,也要学会方法。”算法工程师陶俊鑫告诉记者,为了训练这款专业模型,团队对某地法院160余万件案件电子卷宗进行深度解析,确保AI生成的信息可溯、可信、可用。

目前,玄武区已通过国家备案的大模型达16个,数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一,在各区县中持续领跑。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变革,带来的“滚雪球效应”正在形成一条自我强化的正向循环路径。

今年年初,玄武区企业服务小分队的一次例行的走访,让江苏海宇航务公司“沉睡”多年的航运数据,被彻底激活。这次登门带来的不仅是政策,更是一个关键启发:“你们积累的行业数据,本身就是一座富矿。” 一番探讨下来,一个清晰的思路浮出水面:将这些数据转化为能为航运风险精准画像的产品。短短时间内,一款面向银保机构的数据产品迅速成型,它能为船舶险、货险提供精准的业务画像。

更让企业惊喜的是,在江苏国际数据港的助力下,该产品作为南京市首单航运数据产品,挂牌江苏数交所不到一个月便成功交易,完成了从“数据”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关键一跃。截至目前,玄武区已有50余款数据产品上架江苏数交所进行交易。

玄武湖周边地区“一网统管”指挥调度平台。容华耀摄

玄武湖周边地区“一网统管”指挥调度平台。容华耀摄

城市“智”理,让生活更从容

在玄武,AI正悄然重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南京站周边,“城市之眼”AI视频系统精准识别“黑车拉客”、车辆违停,实现即时告警,站区秩序显著提升;

途牛旅游在玄武大模型工厂指导下,打造出“途致”大模型,能对话、能规划,让旅行安排更智能;

六朝博物馆即将迎来“瓦当”AI助手,通过趣味互动让六朝文化“活”起来;

科大讯飞代码大模型总部落户半年,业务量突破3000万元,开发效率提升约20%。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跨界发生在医疗数据领域:区内企业江苏传古将医院积累的儿童肠道菌群数据激活,被益生菌企业采购用于新品研发——未来,你喝到的益生菌饮料,或许就源自这次数据的“邂逅”。

AI的未来,本质上是数据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不过,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从来不只是更快的算法、更多的数据,而是让技术回归于人——让工作更高效,让生活更从容。

在玄武,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未来:AI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懂城市的“伙伴”,更是懂每个人的“知己”。

(责编:张鑫、李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