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四普”工作顺利推进 新发现文物4315处
原题:我省“四普”工作顺利推进,新发现文物4315处
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11月12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省第四次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各地经过逐一实地调查“三普”文物现状、采集相关信息,20007处“三普”文物现场复查全部完成。通过开展“三普”文物补充认定,348处“三普”文物完成认定登记,纳入依法保护范畴。提请省政府公布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74处,指导各地公布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0处。
截至11月9日,全省新发现文物点4315处,新发现率17.7%。其中,南京市新发现文物点693处,居全省第一;所有县级普查单元均有新发现文物,其中南京市江宁区、栖霞区、秦淮区,苏州市姑苏区、吴中区,南通如皋市,连云港市海州区,常州市武进区8个县级普查单元新发现文物点超过100处。
从类别看,新发现古文化遗址654处、古墓葬321处、古建筑1290处,石窟寺及石刻35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639处,文化景观等其他类型文物53处。从涉及领域看,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重点区域新发现文物1476处,23处工业建筑及附属装置装备、47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设施,以及206处考古成果纳入新发现。
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普查专班,建立周报月报制度,加强普查工作调度,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南京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部门全员投入普查工作,13个设区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积极投入普查一线,成为普查骨干力量。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队伍依据“三普”登记文物档案、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资源密集区域清单,以及考古调查发掘、专项文物资源调查等历年工作积累,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田野调查,按时完成实地调查任务。(陈起增)
来源:南京晨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