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洽谈”到“恳谈”,淮安经贸会一字之变藏深意

开幕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人民网淮安10月16日电 (记者马晓波)10月16日,2025投资淮安金秋经贸恳谈会开幕,连续举办多年的淮安市金秋经贸洽谈会此番首度更名。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在开幕式上称,将“洽谈会”改为“恳谈会”,核心在“恳”字,旨在传递淮安“诚意满淮”的恳切之情,期待与企业家面对面共叙情谊、深化沟通,携手谋划“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恳谈会以“诚意满淮 共创未来”为主题,涵盖“金秋聚淮 共叙情谊”“投资淮安 共赢未来”“淮抱诚意 共享机遇”三大板块,包含个性化参访、嘉宾会见、开幕式及多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专题对接活动,开幕式上已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签约。
作为长三角北部区域地理几何中心,淮安近年发展活力持续释放:生产总值连续四年保持7.1%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速6.8%居江苏首位;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接待量、旅游业总收入增速均超30%;财政奖补集成服务等37项改革经验获国家级表彰,房票安置等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
工业强市战略下,淮安在建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2个,首期竣工投产26个,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均达“十三五”末的8倍以上,年内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产业集群产值将超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较2020年有望翻番,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淮安工业”。
交通改善推动淮安枢纽优势凸显,该市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全国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开通多式联运线路24条,口岸收费动态保持全省最低,通关整体时长全省最短,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6年全省第一,2024年物流总费用占GDP比值降至13.35%,为区域最低。今年1—9月,淮安港口货物吞吐量6150万吨、增长4%,集装箱多式联运12.42万标箱、增长60%,外贸集装箱13.73万标箱、增长67%。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显诚意。淮安设立企业家日,创新推出营商服务专员、“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一揽子机制,全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发展环境,民营企业满意度实现“四连升”,工业投资连续5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史志军表示,迈向“十五五”新征程,淮安将坚持政企同题共答,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突出“签约前心中有数、签约后说话算数”,持续提升区域消费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能级,让企业和企业家在淮安“大家庭”中生活幸福平安、事业兴旺顺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