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苏超”盐城队球员单伟:绿茵场上我找到了方向

绿茵场上我找到了方向
■ 单 伟 江苏盐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9月18日第12版)
站在盐城奥体中心的绿茵场上,我的心里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身披16号战袍征战“苏超”,能为家乡荣耀而战,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我2002年出生,家乡在盐城。上小学时,我被教练选进校足球队,从此开始了与足球的不解之缘。那时候,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日子忙碌却充实。因为足球,我学会了自律、独立和坚持,在绿茵场上找到了方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9月18日12版 版面截图
后来,我进入了北京八十中体育学校,再到贵州、江苏昆山,走上更专业的足球道路。但现实也是残酷的。18岁时的一次受伤,让我整整休养了半年。妈妈一直靠做家政支撑家庭,看着高昂的医疗费和家里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心里满是愧疚。2023年,我选择回到家乡,陪伴母亲,也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
为了生活,我一边在俱乐部做青训教练,一边晚上到餐厅兼职。白天带孩子们踢球,晚上传菜,从最基础的活儿做起。有人笑我是“草根球员”,可我明白:无论在哪个岗位,踏实和拼劲就是我的底气。渐渐地,店里的同事都喜欢上我这个“走路带风”的小伙子。
年初得知盐城队招募队员的消息,我毫不犹豫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我再次穿上了球衣。训练、比赛、兼职,我把生活过成了“三点一线”。累吗?当然累。但只要想到能在家乡父老面前踢球,想到看台上妈妈那双满是期待的眼睛,我就充满力量。
单伟
6月28日,我首发登上“苏超”的绿茵场。赛前,我努力寻找妈妈的身影,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要拼尽全力,把最好的表现奉献给母亲,奉献给盐城。”虽然没能进球,但球队赢了,我们拥抱庆祝,观众席掌声雷动,我知道,妈妈一定为我骄傲。
足球教会我坚持和拼搏,也让我明白责任与担当。无论是在球场上奋力奔跑,还是在餐厅里端盘送菜,我都有着同样的劲头。未来无论风雨,我会继续奔跑,把绿茵场上的激情化为生活的勇气。
(本报记者 白光迪采访整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