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尅街火了,“中国龙虾之都”做对了什么?

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
2025年07月06日07:01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6月28日晚,江苏省盱眙县尅街上,700余张外摆餐桌座无虚席,空气里弥漫着各种口味小龙虾的香气,游客夏女士难掩兴奋,“第一次来就赶上了大场面!”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五一”假期,这里已经创下15万人次客流、小龙虾销售200吨的纪录,尅街成为当地新晋的一条网红美食街。要知道,它经更新改造后于去年6月开街,这么快蹿红是怎么做到的?近日,记者前往这个有“中国龙虾之都”之称的县城一探究竟。

夜幕降临,尅街700余张外摆餐桌座无虚席。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夜幕降临,尅街700余张外摆餐桌座无虚席。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从县城“塌陷地”崛起

“别看现在热闹,去年初我还考虑过关门歇业呢。”夜色下的尅街,韩湘阁餐厅外,等位的人群排出了几米远。老板李言浩7年前便来到这块儿开店,“当时叫海通时代广场,算是尅街的前身”。

曾经的生意惨淡,李言浩是有心理准备的。原来,海通时代广场2007年启动建设后,虽说通了水电,但电梯、排水、停车等基础配套迟迟未到位,不少人戏称这是县城“塌陷地”。

“人们开车来吃饭,找不到地方停车;一到梅雨季,水排不出去,能没过小腿。”尽管如此,李言浩还是守着没撤。在他看来,这里地理位置不错,在县城主干道上,距客运站不到1公里,到4A级景区第一山风景区也不过3公里。

这里,只是需要一个契机。

2024年,盱眙县委、县政府提出对海通时代广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由县属国企龙虾产业集团操盘,将龙虾产业的基因融入广场老旧的躯壳,打造盱眙龙虾美食街区——尅街。

在方言里,“尅”是尽情享受美食的意思。尅街美食城负责人谢彪介绍,去年4月,项目改造工程启动,工期45天,改造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铺设地下管网2.01万米,电路安装1.6万米,浇筑高杆灯6个,新添亮化灯具2775套。当地还对周边的城市边角地二次利用,改造出停车场2处,增加停车位200余个。

目前已入驻的45家餐饮店呈环状分布,1.2万平方米的美食广场被包裹其间。去年6月开街前,李言浩选择“重仓”跟进,把经营面积从300平方米扩大到800平方米。“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他说,现在店里龙虾可日销上千斤,单日营业额最高在5万元以上。

尅街忙碌的商家。张海虹摄

尅街上忙碌的商家。张海虹摄

借势“盱眙龙虾”IP

对于区域品牌的塑造,盱眙算得上行家里手。

上世纪90年代,盱眙还是全省重点贫困县。自2000年举办首届盱眙龙虾节开始,当地依托小龙虾养殖,发力节庆经济,把盱眙龙虾推到全国水产品类品牌第一的位置,小龙虾做成了大产业。目前,该县有21万人从事小龙虾产业,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8.5万亩。

背靠“盱眙龙虾”这个IP,尅街借势破圈可谓得天独厚。

官方助力宣传、美食达人探店、高速路口设置醒目广告牌……当地通过线上线下为尅街持续造势。谢彪介绍,自去年6月16日开街以来,尅街接连举办国潮市集、元旦促消费、尅街年货大集、健美大赛等活动,为街区吸引了大量人气。

梁师傅私房菜凭借一道金汤龙虾,成为尅街最火爆的餐饮店之一,老板娘王凤媛庆幸入驻及时,“这里的商铺早已供不应求了”。

经营街区,招引商家只是第一步。为促使尅街从网红到“长红”,当地打造了由街道社区、龙虾集团、市场监管、住建城管、消防大队等多部门共建的综合服务中心。“尅街不能只抓住游客的胃,还要营造透明、公平的消费环境。”盱眙县市场监管局盱城分局局长郑步忠介绍,他们每周在尅街开展计量价格巡查检查,指导龙虾餐饮商户规范明码标价行为,通过价格公示牌、价目单(表)等方式,清晰标注龙虾口味、规格、价格。

环境卫生也是头等大事。6月30日,尅街综合服务中心为商家们制定了一套“量化考核指标”。盱城街道山水社区书记於捷说,街道社区每晚都会组织人员到岗巡街,保洁在岗。对脏乱差等问题会第一时间提醒商家,整改不及时会进行扣分。对考核优秀的商铺优先考虑给予续租、扩大经营场所支持、宣传推广等,并在街区内公开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商铺,根据情节轻重采取警告、限期整改、续租限制、解除合同等处罚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已把“升级打造尅街2.0版”写入了年初的县政府工作报告。盱眙龙虾产业集团副总经理、盱眙龙虾协会会长袁孝春表示,建设尅街2.0版,就是强调服务再提升,让市民游客到此就餐、游玩的体验变得更好。

(责编:张妍、张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