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红色中国·江苏印记

革命旧址寻访 | 争渡争渡,敢叫天堑变通途

郜超
2024年11月08日09:01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联合人民网江苏频道,开展“红色中国·江苏印记”革命旧址寻访系列活动。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今年的寻访活动主题聚焦“追寻革命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人民网采访团队陆续走进我国百年近代史上30多处革命文物文保单位。本次寻访走进和渡江战役有关的多处革命旧址,这场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堑,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秋日周末的下午,南京中山北路与江边路交叉口的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一场以“城市探秘”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正在进行。

在这里,孩子们听到这样一段红色故事:1949年4月23日黄昏,这座电厂的“京电号”小火轮从下关码头驶向对岸,先后运送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渡江,为解放南京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的“京电号”就停放在附近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上。

两个小时后,这场研学的谜底揭晓——“国兴盛 民富昌”,孩子们深受教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 忆往昔,百万雄师过大江;看今朝,千帆竞发奔富强。从苏北到江南,和渡江战役相关的一处处革命旧址,记录着曾经的岁月峥嵘,也见证着今天的成就辉煌。

胜利碑,屹立天地间

从南京中山码头出发,沿中山北路向东约1公里,一座帆船形建筑巍然屹立。它就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渡江胜利纪念碑。碑座后部镌刻着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正面是邓小平题写的“渡江胜利纪念碑”七个大字。

1979年1月,渡江胜利纪念碑开工,同年4月18日竣工。1984年,随着热河南路建成通车,纪念碑就位于南京“老下关”热河路与中山北路两条中轴线的交汇处。

“这座纪念碑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约人碰面,下关人都会习惯性地说一句‘纪念碑那块儿见哦’。”南京市鼓楼区下关文化站站长王健康说。

“渡江胜利纪念碑立在市民广场上,附近居民日常习惯在这边休闲散步,我们对纪念碑的保护也很‘接地气’。”鼓楼区文旅局副局长曹秀梅介绍,下关街道和社区设有兼职“文保员”,他们负责日常巡查与监管,防止人为破坏和乱扔垃圾。根据季节变化,当地还组织文物安全、防汛、消防、防雷击等方面专家进行不少于4次的年度专项检查,及时消除文物安全隐患。

视线转移到苏州张家港市双山岛,同样是船帆造型的双山渡江战役纪念碑昂然挺立。渡江战役前,双山岛是国民党海军战舰停泊点和补给点。1949年4月21日晚,双山战斗打响,至次日凌晨3时双山岛解放,解放军顺利拔下这颗封锁江面的钉子。

如今,张家港双山香山旅游度假区以“千里渡江最东端,苏州解放第一枪”为主题,以双山渡江战役纪念碑区域为核心,建设了双山岛渡江胜利公园。2022年7月,公园所在的老圩村启动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在当地,以渡江胜利公园、海棠园、大伯墩湿地、老圩红村沉浸式体验课堂等为核心载体,红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已初步成形。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内,工程师在检查供水系统。人民网 郜超摄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内,工程师在检查供水系统。人民网 郜超摄

旧时院,诉说壮阔史

徐州铜山区郝家大院、扬州个园抱山楼、镇江丹阳总前委、三野司令部驻地旧址…… 这些旧时庭院背后,都有一段和渡江战役密切关联的壮阔历史。

郝家大院的这段红色足迹,是偶然发现的。1999年3月,为配合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邓小平同志年谱,徐州市、铜山区的文史工作者经过缜密的研究、走访及考证,最终确定:从1949年1月15日至3月21日,华野、华东局、华东军区、渡江战役总前委的指挥部就设在当地北望村郝家大院。目前,这里年均接待省内外党政红色研学考察团达750余次,参观游客10多万人次。

扬州个园内的抱山楼,是当时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渡江战役指挥部所在地。2023年,经过三年的潜心打造,这处红色资源打卡点正式开放,也让个园成了国内罕有拥有红色展馆的古典园林,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

滚滚长江走到江阴,这里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它原为近代实业家吴汀鹭先生的宅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军队接收。1949年4月22日凌晨,解放军发动东线渡江战役时,中共地下党策动据守江阴要塞的7000余名国民党官兵阵前起义,由此让国民党军队沿江防线东段被撕开一个大缺口。

“因为这里当年未动兵戈,旧址保护完好。”江阴市文物保护和考古中心主任张新敏介绍说,除了红外线防盗等新技术被应用外,宅邸两端的两个消防栓也饱含着当地对文物保护的细致用心。

“我们申请了两套独立的市政供水系统,一套与周边商业体共用,另一套独立为文物服务。这属于针对特殊建筑的‘安全冗余设计’,提升了文物的防火防灾能力。”江阴市建筑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强说,“就连工作人员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也特意安装在离文物主体数十米开外的位置。”

“京电号”小火轮。人民网 郜超摄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上停放的“京电号”小火轮。人民网 郜超摄

英雄船,激励代代人

百万雄师身后,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当年留存下来的一艘艘“渡江船”,无不诉说着老百姓奋勇支前的英雄故事。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碑向南3公里处,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上停放着一艘“京电号”小火轮。1949年4月23日午夜,“京电号”曾来回数十趟,共运送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最终迎来红旗插上南京“总统府”。

1949年以后, “京电号”一直在能源运输、救灾抢险等事业中继续服役,直到1998年被列为连云港市国防教育基地,接受公众的参观。2009年,“京电号”启航回到南京,亮相渡江胜利纪念馆。

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京电号”经历过多次改装维修。2019年10月,最新一次“京电号”修复工作立项。面对当时锈蚀严重的船体,专家组研判确定将其修复到2009年从连云港灌南县回到南京时的状态,以最大程度保留“京电号”一路走来的历史印迹,这次“考古式”的科学修复获得“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称号。

在常州,新北区魏村街道闸北街有座渡江桥,旧名叫做烈塘闸,改叫渡江桥是为了纪念船老大秦长贵的“渡江一号”。据了解,渡江战役解放常州时,秦长贵40多次驾驶木船冲锋在前,运载解放军指战员、民兵等3000多人过江。“渡江一号”木船现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

在泰州,位于高港区白马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里,一艘长13米、宽约2米的木船船体布满了弹孔,这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这条木船是我馆建馆之初从一位名叫周德宏的渔民手中征集过来的,原本是周德宏祖辈传下来打渔用的。1949年渡江战役中,周德宏的父亲摇橹此船载着解放军战士渡过了长江天堑。”该馆讲解员张菁菁介绍,2011年,这艘船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它已成为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激励着一代代人去追寻革命足迹,凝聚奋进的力量。”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徐丽说。

(责编:张鑫、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