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孟的“金点子”为何这么多?
“师父,改造这台设备的价值点是什么?为啥要打孔?”“打孔是为了透气,有助于充分燃烧……”
8月26日上午10点,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烧结厂房门口,小伙万彪和同事们正围着孟凡挺请教。此时,老孟照例巡查完车间,带着徒弟们一起研究烧结机的升级改造。
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安全帽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47岁的孟凡挺可不简单。作为中天钢铁南通数字化控制中心副主任,他怀抱一颗匠心,长期扎根一线,勇于创新,敬业奉献,成为了全国钢铁行业的一名标兵。
孟凡挺检查机器设备。人民网 徐晨曦摄
从1到32
2002年,孟凡挺大专毕业后,作为一名外协单位人员进入总部位于江苏常州的中天钢铁,从事设备维保。
回忆起刚进厂的那段日子,孟凡挺坦言,每天跟着师傅们排查设备故障、研究机械原理,他对新设备的安装使用更加情有独钟,有时在车间角落翻阅设备说明书,投入进去一看就是大半天。
在前辈黄定忠眼里,喜爱钻研、勤奋肯干,是当年的外协工小孟给他的第一印象。2012年底,孟凡挺凭借过硬的技术被“收编”为企业正式职工。
黄定忠记得,2014年7月的一个夜晚,因连续降雨导致原材料矿粉变潮,烧结厂皮带机发生了堵料故障,五分钟的时间,上百吨的矿粉溢出来堆成了小山。“类似故障在多雨季节时有发生,经常是半夜组织紧急抢修,一直都有隐患。”黄定忠说。
孟凡挺参与了那次抢修,事后他开始琢磨起“能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久后,他买来电器元件,设计出一套皮带机堵料保护装置,可在发生堵料时自动报警,并将堆积的矿粉阻挡到外部装置。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新装置提高了矿粉传送效率,每年可为公司节省一大笔开支。
这次小试牛刀,让孟凡挺申请到了自己的首项发明专利,从此他也在创新发明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你看,这个新装置就像个‘狼牙棒’,从料层上面碾过,能增加透气性,燃烧时就不容易板结了。”接受采访时,孟凡挺一边比划一边介绍他的一项新发明。今年初,为配合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要求,他设计出一种无动力辅助装置来提高烧结机燃烧效率,能在同样使用1吨燃料的情况下提高3%-5%的产能。
长年累月地刻苦钻研,让孟凡挺累计收获32项个人发明专利,他也成了工友们眼里的“发明家”。
孟凡挺指导徒弟如何使用精密测量工具。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金点子”来自车间一线
孟凡挺的“金点子”为何这么多?黄定忠一语道出其中关键:“多跑车间一线,和工友打成一片。”
四年前,中天钢铁“二次创业”,从常州总部跨江北上,在南通海门区投资千亿兴建绿色精品钢项目,孟凡挺被派到海门担任烧结项目副组长,后担任烧结厂设备厂长。
2021年,孟凡挺实至名归,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的同时,孟凡挺不忘发挥身为行业标兵的传帮带作用,次年10月组建起“孟凡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吸纳30余名优秀产业工人共同开展创新研发工作,其中不乏企业骨干和名校高材生。
万彪擅长电脑制图,是孟凡挺的得意门生之一。“师父会把他的设计理念讲给我听,我再根据他的手绘草图进行电脑绘制,在一次次修改中可以快速领悟到研发门道。”万彪说,“师父也一直告诉我们要多下车间,在一线需求中找寻研发灵感。”
从一名外协工成长为企业骨干,从学徒工做到大国工匠,孟凡挺几乎是以厂为家,忘我工作。徒弟们记得,刚来海门第一年,孟凡挺曾连续10多天睡在厂房里。即便是现在,他也难得回常州家里陪伴家人。
让孟凡挺心怀愧疚的是,他的爱人两年前脚部受伤,他只在手术期间陪了3天就回到海门,孩子今年参加高考他也没能顾得上护送陪考。
“说实话,年轻时工作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活;现在不一样了,入了党,觉悟自然高了,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孟凡挺说,在不能陪伴家人的时间里,他的精力主要投放在技术研发和以老带新上。近些年,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完成了大大小小近600个技改项目,为企业智改数转、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平凡的岗位,不凡的业绩。孟凡挺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也荣获了江苏省文明职工、江苏好人、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