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教育

生源减少、收不抵支,江苏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出路何在?

2024年08月07日07:12 |
小字号

“以前幼儿园就在小区门口,现在换到新幼儿园,路上要花15分钟。”最近,南京市民李女士遇到一件烦心事:孩子刚上一年的民办普惠幼儿园于近日宣布关停,她不得不把孩子转去附近另一家幼儿园。

普惠性幼儿园,是指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育费和住宿费的幼儿园,包括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当前,全省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占比达92.1%。然而由于生源缩减等现实因素,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民办普惠幼儿园,出路何在?

“进退两难”,部分民办普惠园面临关停

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幼儿园数量首次出现下滑。去年,全国幼儿园又减少1.48万所,算下来平均每天关闭幼儿园40.5所。去年11月,南京市教育局发布2023年南京市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视导评估(年检)结果,显示22所民办幼儿园宣布终止办学。其中,民办普惠幼儿园过半。

6月30日,送走最后一批大班学生、确认小班和中班孩子也悉数分流后,苏北某市的民办普惠幼儿园举办者金燕发布通知:7月1日起,其名下2所幼儿园正式关停。金燕的境遇,折射出当前省内不少民办普惠园面临的窘境——生源萎缩的情况下,不转型则收入减少;如果转型,这条路又较为艰难。

2023年江苏省在园幼儿209.89万人,相较2022年减少约27万人。眼下,不少幼儿园面临招生难。“估计9月新入园的孩子有40人,比去年少收近20人。”盐城市一家民办普惠园园长包慧敏说,经过多番招生宣传,最终还是没能招满。而在南京某区,去年15所民办普惠幼儿园中大多没有招满,甚至公办园能招满的也不多。

一方面,全省生源总数在下降;另一方面,为满足更多人“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仍有公办园在新建。例如,南京去年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30所,其均为公办幼儿园;徐州市2024年度城建重点工程计划中也列出,将续建、新建14所公办幼儿园。

“之前因为公办园一位难求,一些家长把孩子送来民办园。现在公办园学位充足,这些家长又将目光转了回去。”南京一家2020年从民办园转为普惠民办园的幼儿园园长透露,目前各地新建小区一般都会配套公办幼儿园,大部分家长优先把孩子送去价格优惠、师资较好的公办园,还有少数家长会选择市面上数量较少的非普惠高端民办园,以满足幼儿教育个性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夹”在公办园和高端民办园之间的民办普惠园,招生更加艰难。

生源减少,运营压力如何化解

孩子上的幼儿园突然停办,打乱了不少家长的生活。日前,南京某区有3家幼儿园宣布停办,其中2家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京市江宁区和宿迁市宿城区为例,民办普惠园数量占比分别达到32.41%、45%。当下,不少民办普惠园嗅到危机。

金燕告诉记者,幼儿园运营压力主要来自要支付房屋租金和生源减少,此外,去年接受省优质园复审前又追加了一笔投入。虽然各地对省优质园有创建补助和生均公用经费等补贴,但依旧收不抵支——她名下关停的2所幼儿园中,去年仅一家就亏50万元。伴随两园关停,近60名教职人员需另找工作,然而要在幼教行业找同类岗位,眼下并不容易。

包慧敏给记者算了笔账:向孩子家长收取的保教费为每月每生390元、餐食费每月每生150元,加上教育局对普惠幼儿园每个孩子每年补贴650元,构成幼儿园大部分收入。而支出方面,除学校近20名教职工的工资,还有日常消耗品支出、场地维修费、购置玩教具等无法减免的投入,此前为了更新校舍贷款几百万元还没还完,综合算来入不敷出。

由于收入下滑,部分幼儿园保教质量也受影响。苏南一家普惠性民办园的园长反映,因为收不抵支,更无法追加投入,一方面,缺乏经费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待遇难以提升,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对职业的认同感降低;另一方面,难以做到对游戏化教具和户外玩具及时更新,幼儿园对新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下降。

记者注意到,一些民办普惠园为了“抢生源”,刻意迎合一些家长的需求,超前教授小学内容,导致幼儿游戏时间减少,而这又背离了成长规律。

尝试自救,强化特色“练内功”

民办普惠幼儿园如何应对眼下发展困境?南京一家普惠性民办连锁幼儿园的园长表示,今年4月开通新生报名通道,至今还没招满,在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她开始主动整合旗下幼儿园,“一部分维持现状、一部分合并、一部分关停退租,与此同时,从过去仅2—3个月的招生季延长为全年招生。”

不少民办普惠园想方设法节约开支。省内一家民办普惠园此前实行小班化配置,一个班不到20人,最近开始适当调整班内学生数额:按小班不超25人、中班不超30人、大班不超35人的规模设置班级,进而降低保教人员配备成本。

“现在还有空位,可以报名!”苏南一家民办普惠园招生中开设体验课,并主动提供延时服务,此外对报名秋季班的,将赠送一年价值3200元的周末特色班课程,包括舞蹈、体智能、美术、手工……

“如何让家长选择我们,最要紧!”在包慧敏看来,民办普惠园要更多地围绕特色培育花心思。在无锡金杯幼儿园,有专门的老师对孩子进行手风琴培训;在常州德美复宁思幼儿园,孩子们可以在科学发现室、亲子绘本馆、创意美术室等活动场所自由探索;南京玄武樱花幼儿园转变为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后,依旧保持双语特色,赢得家长青睐。

事实上,发展公办园的同时,各地为扶持民办普惠园,也出台了奖励省、市两级优质幼儿园的办法。例如,南京市江宁区的民办普惠幼儿园享有同公办幼儿园对等的奖励政策——创建成省优质园的、奖励10万元,创建成市优质园的、奖励6万元。一些民办普惠园将“创优”作为提升招生竞争力的路子,即便有资金压力,仍努力对标改进。但与幼儿园运营经费相比,各种奖励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像购置游戏化教具,仅一套就得花费数万元。”包慧敏告诉记者。

总体而言,面对行业激烈竞争,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即便想了不少办法,依旧呈现生存不易等状况,有的还动了“低价竞争”的念头,希望通过降低保教费用等做法吸引家长。

拓展思路,多元并举谋转型

记者从南京一家关停的幼儿园了解到,该幼儿园的幼儿日前已被妥善安排分流到周边几家普惠园上学。专家建议,对于招生确实存在困难、校舍已不符合办学标准的民办普惠幼儿园,可以引导有序退出市场,注销停办,同时妥善做好幼儿后续分流入学保障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如何平衡好营利性和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民办普惠幼儿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海英看来,眼下迫切要做的,是科学核定民办普惠园的办园成本,在此基础上统筹制定财政补助标准和收费政策,合理设置政府、社会、家庭三方投入比例,使生均财政投入与保教费之和同幼儿园培养幼儿的成本持平,并对办园质量优异的普惠性幼儿园予以奖励。今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也督促各地,依照国家标准落实并提高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水平。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采用省、市、县三级共同扶持的方式,合理设置资金配套比例,减轻区县乃至街道乡镇的财政压力。

此外,酌情提高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工资待遇,是确保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有调查显示,苏南某市近400名幼儿教师中,公办园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比达60.3%,而民办普惠园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只有3%。对此王海英建议,建立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制度,合理提高民办园教师收入,从根本上提升民办普惠园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记者还注意到,一些幼儿园正向“托幼一体化”发展,或改办托育机构。比如,成立于去年底的南京市建邺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本是一家民办幼儿园,后来政府发现该区部分幼儿园招生困难,而托育需求在增长,于是对该园进行收购,改造成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丁宏认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探索“托幼一体化”,是当前应对生源缩减的有效途径,可借此提前“锁定”施教区适龄幼儿生源,降低小班招生压力。

不止于此,“托幼一体化”还节省了民营主体单独开办托育机构的成本。南京市秦淮区眼下就在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开办托育服务,在确保3—6岁幼儿学位资源的前提下,招收2—3岁的托班幼儿,实施“托幼一体化”管理,维持幼儿园运转和发展,打造特色品牌。

与此同时,一些民办普惠园尝试探索“老幼共托”,由此拓宽或更换“赛道”。有媒体报道,2023年新增“老幼共托”企业注册数同比上涨20.3%,目前国内“老幼共托”企业逾36.2万家。当然,实行“老幼共托”需要对幼儿园进行适老化改造,并对人员开展新的技能培训,前后投入也不少。

在今年被评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南通市如东县,县教体局副局长黄卫华表示,眼下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棋”,意识到办好教育对于“留人”的作用。“首先,保教质量很重要,决定了幼儿园能否活下来。一旦某个地区幼儿园接二连三关停、孩子留不下来,后续学段人员流失会更加严重。其次,学前教育质量不高,也会弱化教育对于人口的吸附能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他认为,各地要尽早谋划、早做预案,在民办普惠园转型过程中努力发挥更积极作用。(李睿哲 程晓琳 林元沁)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黄竹岩、张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