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调研行
创新江苏丨一个小镇,“刷”遍全球
江苏扬州市区向东,驱车半小时,跨过京杭大运河支流廖家沟,就到了杭集镇。街上货车里装载的,十有八九是发往全国各地乃至跨境出海的牙刷。
航拍杭集牙刷产业集聚区。受访者供图
就是这样一个40平方公里的小镇,年产牙刷75亿支,占据全国80%以上、全球35%以上的牙刷市场份额,远销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一支小牙刷,何以“刷”遍全球?
今年4月,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随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往返南极的,就有一批“杭集造”的定制牙刷。
在扬州三峰刷业有限公司的展览室里,记者见到了一支同款。该公司总经理李杨介绍:“直径仅有0.1毫米的刷丝,在极地低温环境下能更好地护理科考队员的牙龈;此外考虑到环保因素,使用聚乳酸材料生产的刷柄可以在3个月内实现生物降解。”
“杭集的牙刷走遍全球,靠的就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李杨说。
当地制刷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农民刘万兴用牛骨做柄,先用马尾、后改猪鬃做丝,制成牙刷。到了1976年,杭集镇上出现第一家牙刷厂。改革开放之初,杭集牙刷作坊一度接近万家。
“十几年前,牙刷还是作坊式生产居多。”2009年,张德钢辞职回乡,接手父亲濒临倒闭的牙刷厂,踏上“牙刷二代”的创业之路。
张德钢测试牙刷单丝压力。人民网 张瀚天摄
一支牙刷从原材料到成品,大致经过注塑、注胶、植毛、磨毛、包装等工序,现在大多已由机器完成。和张德钢一样,每位亲历杭集牙刷产业变革的从业者眼中,作坊式生产、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在产业升级中逐步得以解决。
如今,杭集近百家中小型牙刷生产企业中,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系统业已扛起牙刷生产线的大梁。
三笑集团绿色智能工厂生产场景。人民网 余乐摄
“10年前,这条路两侧都是我们的生产厂房。”站在三笑路的路牌下,江苏三笑集团副总经理沙继业感慨,当年厂房连片近千亩、用工超过8000人的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绿色智能工厂。
走上工厂二层,透过参观通道的玻璃,全自动化的生产流程井然有序,蓝色的机械臂来回腾挪,注塑机顶通过管道自动注料,热熔后的塑料颗粒,按照预设程序被按压成一根根牙刷柄;绿色的机械臂梢旋转,抓起刷柄半成品塞进注胶磨具,再拿出时,棒棒糖造型的粉色刷柄崭新“出炉”。
这是一间“黑灯工厂”,一名熟练工人可以管理4台自动化注塑注胶机,维持产线24小时运转,保证一天至少150万支牙刷的产能。
而今的杭集,从产线精进到产品更新,牙刷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不断刷新着产业场景:
秸秆改性后制作成牙刷柄,百分百可降解的环保小牙刷打入德国、瑞典等欧洲牙科诊所市场;
采用蓖麻油提取物质生产的刷毛,比传统尼龙刷毛更加细密绵软,更有韧性的竹制牙刷敲开了迪拜高端酒店的大门;
前不久,当地又有一款“儿童AI互动牙刷”新品发布,显示屏和传感器的结合,不仅可以做到数据分析直传,还能进行AI互动。
“最近这些年产品创新的步子确实大。”采访临近结束,沙继业送调研团一行到智能工厂门口,他感慨道,“我这个在牙刷行业干了20多年的老兵也得紧跟时代的步伐!”(吕骞、李阔、李楠桦、王仁宏、谢地、许峥、张玉峰、张瀚天、余乐、郜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