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垃圾”也可“变废为宝” 连云港对浒苔进行资源化利用
6月11日,走进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码头,浓浓的海藻味道扑面而来,一艘运送新鲜浒苔的船只刚刚靠岸,吊车挥舞着“大手”将装满浒苔的网兜送到货车上,经过压榨脱水后送到晾晒场地。“最近浒苔比较多,为了防止腐烂,每天一收到货,我们就要尽快装卸晾晒储存。”连云港市凰窝紫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陆红军说,这些浒苔经过压榨脱水、晾晒后,会按照饲料级和肥料级两个级别进行资源化利用。
离码头不远的连云港市凰窝紫菜加工有限公司晾晒场内,十多名工人正在翻晒从海上打捞上来的新鲜浒苔。“你看,这批浒苔的品质做不了食品级,只能做饲料。”随手拿起一把丝状浒苔,陆红军说,“我们的浒苔主要是用作饲料的原材料,销往山东等地进行再加工,大约18吨的新鲜浒苔经过加工,可以制作1吨的饲料级浒苔藻粉。”
“生产的浒苔藻粉,可以作为海参、鲍鱼和河豚等高端水产品养殖的饲料添加剂,很受养殖户欢迎的。”目前,该公司日处理新鲜浒苔约200吨,供不应求。从5月23日开始试车运行,至6月10日已经完成鲜浒苔加工处理3688吨,其中饲料级2888吨,肥料级约800吨。
浒苔是一种有着极强环境适应能力与繁殖能力的石莼科、浒苔属的大型海藻,在近海广泛分布。腐烂的浒苔造成海水污染,被称为海洋里的“生物垃圾”。由于每年浒苔发生时间正值海滨旅游旺季,旅游业因此受到的影响自然不小,给连云港近海养殖业造成的损失也难以预估。为有效应对浒苔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连云港积极探索浒苔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5月13日,自然资源部在连云港市组织召开2024年黄海浒苔绿潮联合前置打捞工作现场会,会后,江苏、山东两省海洋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对浒苔联合前置打捞工作迅速作出系列部署,共安排船舶前往现场从事浒苔打捞作业,作业时间近2个月。
根据部署,连云港安排120艘船舶参与打捞,其中108艘船舶负责现场打捞,8艘船舶负责将打捞上来的浒苔送到岸边进行加工处理“变废为宝”。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卖到沿海各地,做成饲料和肥料。随着加工的深入,部分打捞上来的浒苔还将被做成可以食用或者医用的产品。
“过去打捞起来的浒苔,要想办法掩埋,不仅费力还费钱,现在可以加工利用,不仅可以拿到补贴,还能产生效益!”陆红军说。而为了扶持浒苔的资源化利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参与打捞和运输的渔船,这让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52岁的黄窝村村民杨佃升是一名紫菜养殖户,紫菜收完后,本来闲在家里的他,现在到晾晒场帮忙,“一天能赚150到200元,补贴一下家用,挺好的。”目前,黄海正处于休渔期,原本闲置的渔船和赋闲的渔民通过参与浒苔打捞和加工,又多了一份收入。
“对于浒苔的治理,综合各方意见,因势利导‘变废为宝’是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目前我们的浒苔资源化利用已初见成效。”高公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钟翊玮说,随着省、市级扶持的资金和政策力度逐步增加,街道将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客商,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延伸浒苔利用产品的产业链,生产更多食品级浒苔藻粉,不断提高浒苔资源化利用率,研发出更好的浒苔产品。(赵芳)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