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连云港“后发先至”势渐成
4月7日,一批产自韩国的家电经海运抵达江苏连云港港,而后转乘中欧班列一路西行,于4月19日入境哈萨克斯坦换乘宽轨列车。
陆海联运,东西互济。这是连云港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的角色常态,也是这座港城开放发展的崭新姿态。自1984年5月连云港成为我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这条开放之路,它已经坚定地走了40年。
40年,连云港坚持走改革路,吃开放饭,地区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23.6亿元增至2023年的4363.6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百强。去年,连云港以10.2%的经济增速,位列江苏各市第一。“后发先至”,连云港其势渐成。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内,龙门吊装载忙。人民网 周梦娇摄
“一带一路”强支点
位于连云港港内“黄金位置”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欧班列往来如常,一条横跨东西、联通陆海、链接世界的双向物流大通道由此铺展。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
“基地正式运行10年来累计完成运量突破50万标箱,源自中亚地区的铁合金、钾肥、棉纱等专列过境运量全国领先。” 中哈物流基地生产操作部调度班长成飞介绍说。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这里有着丰富的农业和矿产资源,轻工业相对薄弱,日用消费品需求较大。
经由中哈物流通道,产自中亚的小麦、矿石等商品在连云港港换乘轮船扬帆出海;产自中日韩等国的工业设备、轻工业品等源源不断运往中亚。如今,中哈物流基地成为了哈萨克斯坦产品的重要出海口,连云港承接了哈国过境中国80%以上的货物。
走进连云港港区,印有多国语言的集装箱堆叠如山,一座座龙门吊、岸边桥吊争分夺秒忙着装卸。
新亚欧大陆桥自1992年12月1日开通运营,现已形成以连云港港口为中心,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喀什、二连浩特、满洲里5个出境口岸,开行至中亚五国、中吉乌、中蒙、中俄、中欧、中土(跨里海)6条班列线路的布局,累计开行1.56万列,近10年年均开行770列,总量位居江苏省第一。
3年前,连云港被国家确立为国际枢纽海港和大陆桥走廊起点,并获批建设“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杨龙介绍,2023年,连云港港吞吐量达3.2亿吨,是40年前的35.6倍。
航拍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连云港市委宣传部供图
港口经济大产业
和连云港港主港区一样,徐圩港区拥有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江苏省首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相距不足10公里,坐落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塔耸入云端,管廊纵横绵延;夜幕降临,华灯如炬,生产一派繁忙。14年来,盛虹控股集团在这里累计投资近2000亿元。
“盛虹炼化拥有国内最大直径塔器、最大规模常减压蒸馏装置等多项‘全国第一’,在诸多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完全自主化。”徐圩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卢忠宝介绍,当地已建成国内唯一具备“油、气、煤”多维乙烯生产能力的石化基地。今年初,总投资374.5亿元的盛虹石化芳烃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将为徐圩新区布局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如今,盛虹石化、卫星化学和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三大龙头产业集群。昔日滩涂盐碱地上,一个规模达万亿级的石化产业集群正拔地而起。
目光转向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首批国家级开发区40年来,这里除了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央企投资兴产,还自主培育出恒瑞医药、康缘药业、翰森制药、正大天晴等四大医药龙头企业。
恒瑞医药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园2201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流水线机器整齐律动的声响,多款创新药陆续下线包装。“我们所在的车间是一所抗肿瘤固体车间,年产能达60亿元。”恒瑞医药副总经理王洪森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6款创新药,27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我们正在打造‘中华药港’,到‘十四五’末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医药创新中心。”在连云港市工信局局长席世战眼里,得益于一批龙头药企的带动,连云港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开放,当地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不止于大园区大产业,连云港基于港口优势的开放发展之风,已然浸润全市多个领域、各个县域。以东海县为例,当地打造水晶跨境电商产业带,平均每天有35万件水晶制品销往全球各地,去年水晶跨境出口规模超40亿元。
连云港海事局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不见面”审批业务。连云港市委宣传部供图
机制创新探经验
在中哈物流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调度员在电脑里输入一串指令,20多米的龙门吊便移动到目标集装箱位置,进行吊运、提放。
“这里还能查看‘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的实时画面,与无水港实现信息共享、业务联动。”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王玮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背后离不开开放合作机制的探索。
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正式获批,近5年来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75项。
“连云港片区在全国率先实施海事政务服务闭环管理,推行邮寄受理、网上审批、邮寄发证三项服务举措,达成‘不见面办理’新模式。”连云港自贸片区综合协调局局长陈福高介绍,这项创新惠及多地船员群体。
“原本7个工作日才能出来的证书,现在2天就能办好。”盐城海通国际远洋船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网上提交申请后,直接将材料邮寄给海事窗口;证书出来,窗口寄回,不用在连云港、盐城两地奔波。”
据了解,连云港片区海事政务“不见面”审批业务量占总业务量97%以上,压缩法定办结时限率达65%以上。去年,“海事政务闭环管理”入选国务院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一项项创新举措,让“开放便捷”成为越来越多人对连云港的认知。1984年,连云港全市只有2家企业享有进出口自营权;到2023年底,该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500多家,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
“海纳百川、勇立潮头是连云港人的鲜明特质,一往无前、百折不回已经写进连云港人的基因。”面向未来,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如此展望:“持续巩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加快关键节点的功能布局和运营提升,在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服务国家战略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