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晋级!谁是长三角下一座“GDP万亿之城”?
“时光见证前行步伐,岁月铭刻奋斗足迹。”1月15日,在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这是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至此,常州成为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江苏省第五座“万亿之城”,也成功拿到继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之后的第九张长三角“GDP万亿俱乐部”席卡。
长三角是最有条件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之一。放眼长三角,自黄山迈过“千亿县”门槛以后,长三角所有设区市经济体量底线被划定在“千亿”以上。在头部城市中,“总量更高”成为目标,而腰部城市“GDP万亿之争”则尤为激烈。
常州之后,谁又能成功入座长三角“GDP万亿俱乐部”?
常州晋级
“决胜GDP万亿之城”,无疑是常州市2023年最热年度关键词。
位于长三角几何中心,从区位上看,常州拥有“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独特优势。基于此,常州对自身的城市定位是“长三角中轴枢纽”,置于长三角发展版图,即承东启西、连南接北。
然而,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在长三角41城中,常州都并不占优。翻看近几年的经济“成绩单”,常州却表现不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均、苏南争先。
2023年,中国经济是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细观常州,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难度加大,“能成功破万亿吗”,临门一脚前,常州人难免心生疑问。
“2023年,我们一路追风赶月、奔赴山海,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在2024年常州官方元旦贺词中,不仅用“肯定句”确定了“常州晋级”,还用四次“这一年”回顾了2023年的不易。
常州,何以晋级?
从近几年的经济曲线中,不难看出,实体经济这一重要支撑是常州的制胜关键所在,多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
数据一: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中有191个,666个小类中有605个——常州,拥有国内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
数据二:有新能源汽车“心脏”之称的动力电池生产32个主要环节中,覆盖31个,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居全国首位;全年新能源整车产量约68万辆、占全省产量的70%,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约4500亿元——常州,新能源之都蓬勃起势。
数据三:共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33家——常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工业大奖数均领跑全国同类城市。
数据四:最新出炉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20强中,排名17,实现“进位”;2023年,首次入围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城市、位列第8位;连续三年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上排名第16位——常州,在“连续”与“首次”中争先进位。
“后备军”
在全国城市中,上海GDP率先迈过万亿元门槛。而后,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济南、东莞纷纷拿到“GDP万亿俱乐部”席卡。
从晋级的时间轴上看,长三角9座“GDP万亿之城”分别为:2006年,上海GDP突破万亿元;2011年,苏州GDP突破万亿元;2015年,杭州GDP突破万亿元;2016年,南京GDP突破万亿元;2017年,无锡GDP突破万亿元;2018年,宁波GDP突破万亿元;2020年,南通、合肥GDP突破万亿元;2023年,常州GDP突破万亿元。
从分布区域看,除上海一市外,长三角苏浙皖三省均有“GDP万亿之城”,其中江苏5个、浙江2个、安徽1个。
翻看2022年长三角41城“经济账单”,常州GDP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达9550.1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徐州、温州。据统计,2022年,徐州GDP8457.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温州GDP首次突破八千亿元大关,达到802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7%。
据徐州、温州统计部门数据,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徐州GDP分别同比增长5.8%、8.0%、7.0%,温州GDP分别同比增长5.2%、7.5%、7.2%。从总量和增速上看,迈入“GDP万亿俱乐部”,目前徐州更有优势,但徐州、温州携手晋级也同样值得期待。
新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对于长三角万亿之城而言,征程万里,奋斗以成。
直面再攀高峰,常州用三个“万亿之城再出发”表明发展决心——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加快打造“两湖”创新区,持续攻坚重大项目,超前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着力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用心用情保障民生,着力办好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等“关键小事”,关心关爱经营主体,及时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凝聚团结奋斗向未来的强大合力,共同汇聚起万众一心再出发的磅礴之势、破竹之势、如虹气势,共同托举起一座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更有情怀、更有魅力的现代化常州。
透过总量,可以判断经济总体实力和经济发展的快慢,对于城市发展来说,GDP实现更高量级的突破,是其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达到一定高度的重要体现。2022年,上海GDP4.47万亿元,继续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放在全球城市中比较,上海要想持续进位,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做大总量。在高水平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推进中,上海有望在“十四五”时期末冲刺5万亿GDP体量。
1月3日,苏州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在这个“新年第一会”上,苏州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GDP迈上3万亿台阶。
紧随其后,杭州、南京、宁波、无锡也将目标瞄准在“两万亿”。
站在岁月的渡口回望,2020年是全国城市“万亿户”丰收年,共有6城实现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其中来自长三角的南通、合肥双双晋升;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穿云层,时间的指针悄然指向2024,新起点上,南通、合肥纷纷以“接续”和“突破”作为不断抬高体量上限的破题之策。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惧千万事。”2024,长三角“万亿之城”,再出发。(王建朋 陈澄)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