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浙江湖州:“一扇门”里调解矛盾
浙江湖州织里镇拥有户籍人口10万多人、外来人口35万人。过去,该镇行政编制配备未考虑流动人口因素,仅与户籍人口挂钩,导致行政编制配备严重滞后。与此同时,镇级行政部门只有管辖权、没有执法权,导致该镇社会治理工作主动性不强,多数时候工作人员只能被动应对。
居民来到织里镇社会治理中心咨询相关情况。人民网 郭扬摄
近日,一对江苏夫妻因薪资问题与织里一名童装企业主发生冲突,双方闹到了织里镇社会治理中心。经了解,这对夫妻因个人原因准备离职,但企业主认为他们突然离职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不愿将工资全部结清。经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企业主将剩余工资全额支付给了这对夫妻。
以前,发生这样的劳资纠纷,大家往往都会报警处理,再由公安部门移送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不了的还要上交劳动仲裁部门进行仲裁,这一处理过程十分繁琐、效率也很低。熟悉情况的童装企业主不愿意浪费更多时间,便造成积压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纠纷越积越多这一“老大难”问题,2014年1月,湖州市、吴兴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在织里创新设立4个街道、2个办事处,重点承担城市管理、新居民服务等职能。此外,织里实行强镇扩权,建立9个实体化运作的区行政职能局织里分局,一并得到县级管理权限与相应配备。
2019年,该镇又升级成立了织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立综治、信访、矛盾调解、禁毒、12345市长热线、“四个平台”及司法等窗口;吸纳“平安大姐”工作室、“吴美丽”工作室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设立法院巡回法庭及仲裁法庭,群众遇到涉法涉诉等疑难纠纷,可获得法律咨询、调解服务、申请司法援助等,努力实现群众法律维权有路可走,以此形成完整的社会治理“闭环体验”。
“平安大姐”正在调解劳资纠纷。平安大姐工作室供图
“只要生活得舒心、赚得到钱,大家自然会留下来。”织里镇社会治理中心主任姚明海说,“近年来,织里围绕打造‘社会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试验区’目标,结合‘最多跑一地’改革,探索完善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社会治理中心的成立就是一次破题。”
姚明海介绍,该中心打造了多部门入驻、社会组织参与等多方联动的治理新体系,形成了网格化排摸、集中调处化解、一跟到底销号的闭环机制,让新老织里人矛盾调解只进“一扇门”。自2019年成立以来,该中心已调解纠纷3万余起,化解率超99%。
不仅如此,在基层治理中,织里还创新推出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有时效。
由24名新织里人组成的晟舍街道“平安大姐”志愿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劳资纠纷调解和邻里矛盾化解等活动;由陈建如牵头发起成立的“老兵驿站”,加强了与退役军人的沟通联系,维护了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引导退役军人发挥正能量,实现人生价值;“吴美丽”工作室、平安公益联盟、自媒体联合会等社会组织,筑牢了织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织里大量自治组织的成立,促进了新老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