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人民日报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杨申申:“我的梦想在深海”

本报记者 姚雪青
2023年05月02日07: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2日   第 04 版 版面截图

杨申申在母船上给潜水器系固。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供图

原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杨申申——

“我的梦想在深海”(劳动者之歌)

1.6米内径的大“玻璃球”内,坐着3名驾驶员,当他们在1500米深的水下航行时,就可以360度环视整个操作视野——这是新一代的“全通透载人潜水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研究员杨申申在电脑上展示了科技感十足的概念图,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制造出模拟球,2025年将投入使用、搭载着科学家潜入深海。

“2020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我们到了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海洋的深度是有限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创新是无限的。下一步,就是将多年来攻克的深潜技术向水利水电类潜水器、观光类潜水器和打捞作业类潜水器等各个应用领域拓展。”杨申申目前正组织技术团队攻关的“全通透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代表着下一代潜水器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新材料、新方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新概念的载人潜水器也应运而生。”杨申申说。

1981年出生的杨申申,是“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3台大国重器的重要研发成员。从2005年大学毕业至今,18年间,他一直和潜水器打交道,是一名资深的深海科技工作者。2009年,“蛟龙”号开始海试的时候,杨申申还是一名正在逐步熟悉深海装备的年轻人。面对当时较为薄弱的技术基础,他刻苦钻研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关键技术,一次次不断尝试,有时调整方案从头再来。到2017年“深海勇士”号投用时,他已先后攻克了深海锂电池技术、液压技术、照明技术、推进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助力我国深海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2020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前往试验海区的航行途中,母船遭遇了多个台风。担任海试现场临时党委副书记的杨申申带领临时党委成员,群策群力排除了故障,为下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争取了时间。

眼下,国内首次运用有机玻璃制作载人球的大深度“全通透载人潜水器”,正面临着总体设计、计算方法、加工工艺等技术难题,成为杨申申和同事们面对的全新挑战。杨申申介绍,目前技术团队正在对技术方案进行讨论和优化。

从我国载人潜水器实现零的突破的“蛟龙”号,到由集成创新迈向自主创新的“深海勇士”号,再到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的“奋斗者”号,以及应用场景更为广阔的下一代“全通透载人潜水器”,一代代载人潜水器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过程,也见证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成长。

“我的梦想在深海。”如今已成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杨申申说,自己的科研方向能够跟国之重器连接在一起,感到非常幸运,也将为之奋斗一生。

(责编:张妍、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