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雄开万里流丨由“大”到“强” 看江苏港口十年蝶变
江苏,江河湖海兼备,是全国唯一兼有江港、海港和河港的省份。
十年蝶变,江苏从“港口大省”发展为“港口强省”。在这里,沿江沿海深水港口“雁阵齐飞”,江苏港口的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有效服务了国家战略实施,有力支撑了江苏制造大省、出口大省的重要地位。
十年来,江苏累计完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8亿元,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39个,累计增加货物通过能力10亿吨;2021年沿江沿海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945万标箱,港口集装箱航线达718条。
最新消息显示,9月17日,江苏省首条30万吨级深水航道在连云港港全线开通使用,对服务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发展,促进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港鸟瞰。江苏港口集团供图
南京港:铁水联运衔江链海通全球
碧蓝晴空,江风悠悠。长江江面上,万吨巨轮汽笛鸣响,依次驶入南京港。通过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百万吨铜精矿从南京运向全国各地。
南京地处长江和东部沿海“T”型经济发展战略带结合部,具有承启东西、贯通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作为万吨级海轮进江的终点,2018年5月,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正式投入试运行,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10万吨级海轮减载抵达。深水航道的贯通,让南京港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南京港内排列整齐的大型轨道吊。江苏港口集团供图
“2021年4月,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行,当年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1.43万标准箱,截至今年8月底已完成5.73万标准箱。”南京港集团副总经理狄锋说,铁路与港口的“无缝对接”,让江海中转、铁水联运在南京港得以实现。
港口兴,贸易旺。人民网注意到,南京港在“十三五”期间成为长江沿线首家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的港口企业,是建设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和海港枢纽经济区的重要力量。目前,南京港航线密度超过每周200班,内贸干线与支线衔接服务效率达长江第一;铜精矿、原油、化肥等重点物资长江内市场份额占比均达50%以上,铜精矿中转量稳居我国首位,化肥出口量位居长江第一。
十年来,依托港口开放口岸的优势,江苏沿江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了近7番,沿海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了9番,沿江、沿海地区已成为江苏和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地。
连云港港内,万吨巨轮停靠。连云港港供图
连云港港:海陆“双枢纽”书写新发展
连云港港的码头上,一座船锚雕塑矗立,其后一条铁路向西延伸。“新亚欧大陆桥0+000km”的标识,告诉人们这里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
202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77亿吨,同比增长9.62%。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13853.66万吨,同比增长4.05%;集装箱完成503.49万标箱,同比增长4.8%……这是连云港港口去年交出的成绩单。
“依托中哈海陆‘双枢纽’,哈国过境中国进口的日用消费品、出口的矿产品、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80%以上通过连云港口岸集散分拨,对中亚、上合组织等沿线国家起到了带动作用。”连云港港口集团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开林介绍。
据了解,连云港港现有包括中东波斯湾、美东、南非3条远洋干线在内的航线39条,目前航线总数达到84条,串接起13条海铁联运通道及苏鲁豫皖内河港口,国际班列直达中亚地区主要站点并延伸形成至土耳其、德国两条中欧通道,国内班列覆盖陆桥沿线主要节点城市,打造出“公铁水”“海河江”多式联运品牌。
2015年12月13日,首班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铁路专用线。连云港港口集团供图
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数条铁路线穿场而过。“基地拥有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1763个集装箱位,铁路专用线3.8公里,日均装卸能力10.2列,年最大装卸能力41万标箱,主营国际多式联运、拆装箱托运、仓储等国际货物运输等业务。”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伟说,经中欧班列出口或过境的货物主要有日常生活用品、电子产品、新旧汽车、建筑材料等。自基地投产至今年8月底,场站累计到发中欧班列4652列。
正是有了港口的依托,江苏沿江沿海地区集聚了57个省级开发区、34个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物流园区。同时,港口发展有力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江苏省90%以上的冶金、石化、造船企业,70%以上的水泥、造纸企业和60%以上的电力企业集聚在沿江沿海地区。
太仓港口四期码头内,货运船只来往停靠。江苏太仓港口管委会供图
苏州太仓港:智慧转型赋能港口现代化
苏州太仓港四期码头岸边,巨型轨道吊车依次排开,集装箱被自动精准吊装到货车上。这是全国内河及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也被称为长江上“最聪明”的港口。在AR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隔空取物”在太仓港四期码头得以实现。
“过去,作业人员要坐在18米高的吊机下方,透过玻璃窗,一边看着下方的集装箱一边手动操作起吊。现在,只需要坐在电脑前,通过监视器观察,用摇杆操作装卸工作。”太仓港正和国际码头操作部经理徐宁龙说,以前5个人的活,如今1个人就能完成,作业效率提高了20%。
太仓港的远控员通过调度系统进行自动化设备调度工作。人民网 张瀚天摄
这是江苏港口坚持创新驱动和科技自强的生动写照。
作为全国唯一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口,太仓港着力推进港口自动化、物流信息化、管理智慧化。截至目前,太仓港已开辟运营集装箱班轮航线217条,形成了内河喂给、长江集并、沿海内贸、近洋直达、远洋中转5张航线网络,成为长江沿线航线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覆盖最广的港口。
对标国内一流,当前太仓港正全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北翼。2021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03.8万标箱,跃居全国第8,全球第25位,连续4年位居江苏第1,连续12年领跑长江。今年1-8月份,太仓港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17万标箱,同比增长16.1%,创历史新高。
“太仓港将围绕新定位、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江苏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王敏勇表示,到2025年,太仓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将争取由“十三五”末的500万标箱倍增到1000万标箱,港区物贸主营收入由“十三五”末的1000亿元倍增到2000亿元,基本建成“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
港口更智慧,也更要好生态。十年来,江苏不断加强港口“治水”“治气”“护岸”“增绿”,助力水路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而今,生态长廊、景观长廊和“会呼吸的护岸”成为新的主流形态,一批绿色环保、形象优美的交旅融合设施成为网红景观和群众休闲打卡地。
着眼未来,江苏将全力推进陆海联动、江河海互动、港产城融合,打造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世界前列的一流港口,为交通强国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贡献江苏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