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政治

头雁领航群雁飞 南通如皋让优秀人才下沉一线

2022年07月11日16:24 | 来源:南通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头雁领航群雁飞 乡村振兴正当时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设施落后、土里谋生的纯农业村到生态宜居、产业崛起的美丽乡村,如皋以不断飞往一线的“群雁”拉动优势资源下沉,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脚踏热土,“踩”出发展致富路

小暑过后,热浪滚滚。在如皋市下原镇张庄村标准化钢结构厂房建设现场,焊接工人正顶着烈阳、紧张有序地加紧施工。厂房虽未建成,却已经吸引了一批项目客商前来咨询。对当地而言,厂房投入使用后将打破该村纯农业村的性质,激发村内发展活力。

村里的蜕变源自第一书记江希的到任。2021年12月,31岁的江希走出机关大院,从一名综合文字工作者,变身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者。带着些许茫然和憧憬,她走遍乡村小道、走进村民家中,倾听居民心声、了解百姓需求,在脚踏泥土的日子里,工作思路逐渐在脑海中变得清晰而明朗。

“断头路”影响村民出行,她便拉资源、补短板,让基础设施更完善;基层治理工作薄弱,为百姓提供的服务有限,她二话不说将网格驿站提档升级,打造成集农家书屋、百姓茶馆、党员活动驿站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红色”网格驿站;村内产业薄弱,她忙着整合土地资源,建厂招引项目……

“江书记年纪不大,但做事扎实稳重。”张庄村村民朱国平十分欣赏新来的这位第一书记,而生活环境的变化给他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如今村里路宽了、田齐了,晚上走在宽阔的大道上,让人心旷神怡。”

比起刚刚到任几个月的江希,江安镇朗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范存波到任时间更长,带来的变化也更多。2019年,范存波从如皋市交通运输局来到朗庙村任职,在多方走访、请教村内老党员、干部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全村所有的土地都流转出去,建设高标准农田。在他看来,统一机械化种植的高标准农田能提高土地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将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出来,促进农民增收。

“以前我要种田,没时间打工,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加上我在纺织厂打工的钱,一年能多赚几万元呢。”朗庙村村民陶国秀兴奋地算起自家的收入账。

不论是张庄村还是朗庙村,村庄的变化,都离不开第一书记这个“领头雁”用心用情用力的付出。自2010年至今,如皋市已累计选派191名机关干部全脱产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们用赤诚与激情,用信仰与奉献,踏出乡村振兴的铿锵足音。

精准联助,撬动优质资源涌入

“马上翠梨就要开始销售了,渠道、市场上要是有困难及时和我们联系。”4日上午,如皋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向阳再次来到了他担任联助书记的东陈镇徐湾社区,帮助疏解难题。

自2018年与徐湾社区结对成为联助单位后,如皋市行政审批局就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由田向阳带队,与社区一起探索带民致富新路径。同一年,该局在徐湾社区成立“共建基地”发展特色水果——徐湾翠梨。3年多过去了,种植徐湾翠梨早已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

无独有偶,在如皋市住建局的联助下,东陈镇杭桥村也全力奔走在新的发展之路上。村里坐落着一个怀旧却又充满设计感的建筑,这里是如皋市特色田园乡村党建联盟的阵地。联盟内不仅成立了如皋市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驻村工作站,通过规划设计下乡,为特色田园创建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同时利用旧瓦旧缸打造特色庭院和线上线下相结合运营的开心农场,着力打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打卡点。“如果不是如皋市住建局的牵线搭桥,给予资金、人员、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党建联盟阵地不会落户在我们村。”杭桥村党总支书记仲维平感慨万千。

为村(社区)发展引入优质资源和渠道,除了市级机关队伍,另一支由如皋农商银行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金融助理”队伍,也在乡野大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挂职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围绕“党建+金融”助推金融力量下沉、服务乡村发展。

在城南街道桃北村党群服务中心内,特别开辟了一块地方,在这里居民可以享受小额取款、转账、代缴代扣等服务。这是如皋农商银行环北支行行长刘捷在桃北村挂职后,为村里带来的便利服务。除了给村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刘捷还为全村798户村民进行了授信服务,预授信金额达7415万元,给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96名市级机关干部担任联助书记,39名银行党员业务骨干挂职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他们转变角色、持续撬动资源向基层流动,在一线凝聚力量共谋发展,在乡村振兴舞台绽放光芒。

再添“新雁”,力量凝聚强引擎

7月对于蔬菜大棚种植户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磨头镇丁冒村的金旺家庭农场内,省党代表、农场主王小龙正一边干着活,一边给在农场打工的村民分享水果玉米的种植心得。

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也没有止住他们交流的步伐。“一个新的身份,就意味着肩上多扛起了一份责任。”王小龙说,作为全市首批到村(社区)挂职的农场主,一定要带着大家一同致富,这样才对得起组织对他的信任。

“在走访中我看到社区的道路有些地方出行还是不便……村民们普遍反映……等到任后计划先……”翻开如皋市旭日包装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恒佳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在东陈镇南东陈社区走访时记录的相关情况和他定下的初步工作计划。

作为全市首批到村(社区)挂职的新生代企业家,从收到消息的第一天,他就快速进入了角色,对社区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被寄予了这么光荣的使命,焦虑的是,怕辜负大家的期望。”沈恒佳说,他会快速融入社区“两委”班子,带着自己初步摸索的“企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做好社区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大力铺就地方“致富路”。

王小龙和沈恒佳都是6月下旬如皋市正式启动的“群雁助力振兴行动”中的一员,在启动仪式当天,如皋共有8名农场主和16名新生代企业家正式加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基层一线,在原本机关干部、金融骨干力量的基础上,再次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55名第一书记扎根村(社区)用奔波不息的脚步构建发展蓝图,96名联助书记携手村(社区)“两委”用技术和项目催生产业之花,39名金融助理走访村(社区)因地制宜注入金融活水……从2010年起,相继奔赴乡村振兴工作一线的多方力量,让如皋的许多村(社区)实现了美丽蝶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朱莹滢说,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如皋将不断开拓创新,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下沉一线,用“群雁”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本报记者 陈嘉仪 通讯员 许周欣 汪捷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