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

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TOP10 量质齐升的“江宁样板”如何打造?

杨维琼
2022年07月07日16:20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1江宁区西门子路上,多家制造业企业毗邻而居。人民网 杨维琼摄

江宁区西门子路上,多家制造业企业毗邻而居。人民网 杨维琼摄

从南京新街口往南大约15公里,就到了江宁百家湖片区。两条以外企命名的菲尼克斯路、西门子路东西延伸,南京爱立信、西门子数控、南京菲尼克斯电气等企业在两条路之间毗邻而居,胜太科技园、恒久工业园等集聚发展,充满历史感的厂房掩不住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宁区一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盘活存量,一手强化先进制造业项目招引做优增量,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集群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2021年,江宁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716亿元,自2012年以来年均增幅达7.3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5.3%,较2015年提高26.8个百分点。量与质的同步提升,让江宁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第十位。

集群化:“葡萄串”效应尽显

覆盖发电、输电、调度与通信等六大环节,南瑞集团、国电南自等300多家智能电网企业集聚江宁开发区;上海大众、长安马自达等7家整车制造企业与12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滨江开发区,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配套的203家规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齐聚江宁高新区……环顾江宁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不难发现,每个产业都拥有一批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已初步形成。

回望历史的细节,能看清今天的由来。

“东有昆山,西有东山(江宁)。”学习借鉴昆山经验,发挥江宁作为南京最近郊县优势,1992年,江宁人在一片丘陵、水塘洼地上动了第一锹,拉开了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帷幕。招商人员北上北京,南下广州、深圳,东入上海,通过“扫楼行动”宣传推介,先后引进旺旺、菲尼克斯、爱立信等一批企业在江宁建厂。

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江宁区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并于区“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

“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我们探索产业链招商形式,以良好产业环境吸引相关企业落户。比如围绕智能电网产业,我们针对机柜、电线、开关等薄弱环节,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定向招引项目。”江宁区工信局副局长蒋继平介绍,江宁由此招来了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完善了产业链条,为南京打造“智能电网产业第一城”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专业化聚集到产业链聚集是提升产业集群层次的重要一步。在一家整车企业和其合作企业落户江宁后,当地捕捉到打造产业集群的机遇,随即成立汽车产业招商局,发挥龙头企业的“磁铁效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向江宁集聚。到2020年,江宁开发区与一汽、东风、长安合作投资建设T3出行、中汽创智两大汽车科技平台,集聚了中兴英博超算等一批绿色智能网联项目,参与全球智能汽车新浪潮竞逐,打破了南京汽车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困局。

今年6月,汇川技术南京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江宁开发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园区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围绕企业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谈及选择江宁的原因,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兴明说,相信依托南京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以及江宁优越的营商环境,汇川技术将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以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入驻。十年来,江宁聚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智能电网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成未来网络、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一组数据显示,江宁规上工业企业个数由2012年647家增加到目前的1117家。如今,当地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有97家,高新技术企业有1780家,累计备案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0家,集聚独角兽、瞪羚企业155家,培育本土上市企业40家。

位于江宁滨江开发区的LG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工厂。单维亮摄

位于江宁滨江开发区的LG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工厂。单维亮摄

绿色化:腾笼换鸟 开笼引凤

江宁是万里长江流经江苏的“第一站”。在“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发展时期,当地承接了大批老城“退二进三”及转制企业,沿线的滨江建材厂、陈塘造船厂、二江船舶修造厂等企业给当地带来了就业、税收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江宁区提出了“打造千亿级滨江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推进沿江生产岸线整治,在全国区一级较早统筹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以及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

江宁区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该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整体下降26.24%。当地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淘汰低端低效产能,深入开展治理“散乱污整治”,累计关停化工企业41家(或车间)、砖瓦企业71家、铸造企业54家,升级铸造企业19家,淘汰低端低效产能项目99个,关停、搬迁“散乱污”企业281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江宁不仅腾退出一批产业用地,更因为良好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对生产环境有较高要求的先进制造业企业。2017年,格力电器中央空调智能制造基地落户江宁;2018年,格力电工(南京)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5G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相继签约落户。 

产业发展需要空间支撑。近年来,面对土地存量不足、转让土地闲置浪费、土地利用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江宁成立存量用地提质增效工作专班。6月16日,在江宁高新区,上汽大通南京工厂大通品牌第10万台整车下线,这里曾是南汽集团的闲置空地;在江宁开发区汇中空调地块,南京联东金宁实业有限公司的一片高标准厂房正在拔地而起;湖熟工业集中区的南京圣麦机械有限公司42亩低效工业用地上,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准备进行光学材料和光学产品研发生产,缓解其产能不足的问题。

“江宁先后出台《存量用地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促进高标准厂房用地健康发展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分阶段分区域盘活存量用地,优先保障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智能汽车企业三大主导产业强链补链。”蒋继平告诉人民网,江宁还建立了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绩效综合评价系统并探索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未来将为南京乃至全省探索存量用地提质增效的“江宁经验”。

“江宁以不到全市1/12的能耗,创造了全市1/6的经济体量。”江宁区发改委副主任谭开明说,“自2012年以来的十年间,我们一直把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构建了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位于江宁高新区的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生产线。江高轩摄

位于江宁高新区的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生产线。江高轩摄

智改数转:点燃发展新引擎

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和升级,是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十年来,江宁依托区内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在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动江宁开发区、高新区、滨江开发区等建设数字经济特色园区,建成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推进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研究院的先进技术转化,打造了涵盖智能电网等15个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当地先进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发展。

无人装夹、无人上下料、线上自动精度检测、自动补偿,零件单件装夹时间缩短50%;操作人员由13人减少至3人,人工成本降低77%……这是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运用5G技术对生产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成果。“我们公司为国内各大主机厂高速、高精中高档数控机床配套,在提升装备国产化率、实现产品自主可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公司副总经理曹泽云介绍,2020年以来,滨江开发区支持其先行先试,引入中国电信、中兴通讯、上海机床厂等,实施“5G+智能滑块生产线”改造。

在南京优倍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的新工厂里,自主开发的机器人调试、智能立库、自动化组装等高度自动化装备正在有序运行。“我们自主开发的工业信息化软件实现了对研发、生产、服务全流程的精准管控和优化,今年1至5月份,即便受到疫情影响,企业营收依然同比增长了23%。”该公司董事长董健表示,借助此轮智改数转的落地,优倍还为国电南自、南瑞继保等企业提供了服务。未来,企业在做好自身智改数转工作的同时,还将加强对外输出。

《江苏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作为南京先进制造业重点集聚区的江宁,自然责无旁贷。去年江宁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将打造“引领长三角的智能制造基地”,推动“江宁制造”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期间,江宁先进制造业将向何处发展?“江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在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标志性产业链,打造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先行先试样板,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争创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蒋继平说。

“江宁区制造业基础雄厚,高端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要保持战略定力,着力营造一流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让特色更特、长板更长。”6月30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在江宁区调研时指出。

(责编:张妍、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