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的背后,看南京如何智慧战“疫”
评估居民是否应该居家隔离,打开“宁博疫”便可知晓;机场高铁出站,扫下身份证便可自动调取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报告……江苏省南京市在抗击本轮疫情中,一系列新科技手段应用于核酸检测、信息服务、宣传动员、物资配送等各个领域,智慧战“疫”的力量正在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经过全市上下近一个月的奋力拼搏,当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4月6日起,南京市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当日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上南京实现摘“星”。
陆幸晨使用“宁搏疫”平台进行工作。受访者供图
大数据赋能,宁“搏”疫更从容
3月29日,“宁搏疫”系统向栖霞区文康苑社区推送了需核查人员名单,社区防疫工作人员陆幸晨登陆了平台端口一一查看。
文康苑小区5栋此前两周排查发现了5名阳性感染者,同住这栋楼的孕妇冯女士属于密接人员,要满足14+7+7的隔离条件。“她们家共有5个人在隔离,按规定,能有1人回来居家健康监测。”陆幸晨说,收到大数据平台的推送后,他们上门确认是否具备居家观察条件,当天为这户人家安装了门磁。考虑到冯女士是孕妇,陆幸晨还提前帮忙联系到保障部门,并在“宁搏疫”平台及时进行反馈。30日,冯女士顺利转运回家实行居家监测。
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是防疫大数据的一个重要入口。人民网了解到,经过多轮规模性的核酸检测,已有约660万南京市民通过“我的南京”APP生成核酸检测身份码,工作人员使用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扫码登记,迄今为止访问量已超1500万次。同时,为了更快、更准地核查采集疫情重点关注人员的活动轨迹、密接史、健康状况等信息,南京各个社区工作者日常依托“宁搏疫”系统进行人员信息摸排,成为大数据核查前线的“侦察兵”。而“宁搏疫”系统中的“清宁疫捷”模块便由位于栖霞区的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而来。
打开“我的南京”APP,在首页就可以看到“清宁疫捷”医学观察协同信息系统模块,模块中,共有4个信息填报入口和登录入口,分别对应隔离人员、隔离场所、社区端、区级管理端的信息采集与显示。这些不同的信息端口,从大数据层面打通了相关人员、隔离点与社区间的数据共享,实现了推送、流转、审核与统计分析的全链条管理。
“点击‘清宁疫捷’模块,社区人员登录端口,便可及时了解待转运隔离人员情况,决定能否接收,并进行提前消杀、贴门磁等工作。”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负责人胡勇超介绍,自去年8月上线以来,经过优化的“清宁疫捷”系统,如今已实现了南京市所有隔离点信息的全覆盖。通过与公安、交通、卫健系统后台数据的交换共享,被隔离人员信息可以通过系统后台自动抓取,部分隔离场所点位信息、人员监管信息等在一体化、精细化的后台大数据管理下,进一步提升了防控效率。
“比如隔离点解除隔离的人数大概每天有多少,房间的释放量有多少,通过提前分析给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再比如所有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他在每个隔离点待了多久,离开隔离点后去了哪里,我们都会有一个全局的把控。”胡勇超说。
图为南京禄口机场的“智慧”闸机。受访者供图
多“码”合一,出行更便捷
眼下,包括医院、商场等不少公共场所,将准入条件加上健康码、行程码展示。人流高峰时期,入口处便会出现拥堵情况。如何解决“反复亮码”带来通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当地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我们推出的健康码安全智慧门禁平台,刷一次身份证就能显示健康码等五类信息,在满足防控要求的同时,保障通行效率。”南京鹰视星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宗孜聪说,据测算,使用设备前,人工核验的的通行效率平均5人次/分钟,遇到操作不熟练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花费时间更久。在设备上线后,可以使用健康码或者身份证等多种更加方便的核验形式,单通道的通行效率高达每分钟40-50人次。
人民网了解到,因为该创意源于疫情以来企业工作人员的一次就诊。作为大数据软件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发现最初医院人工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时存在效率低下,识别不准确的问题。宗孜聪说,一方面,为了确保验码、秩序维护等工作,医院需要增加较高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有人冒用健康码,人工核验无法规避相关风险,这就给了他们灵感。
因为创意落地早,他们的首款“三检一测”产品得以在南京鼓楼医院灰度测试并最终投用,由此也打开了全国市场。
据介绍,企业推出的安全智慧门禁平台,核心是非接触式测温、身份比对和健康码核验等方面。目前产品形态包括闸机、手持终端、立柱三种。今年升级之后,能够实现包括人脸、身份证、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报告的核验检查和实时非接触式测温在内的“五检一测”。在机场等地投用,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还能用于病源追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精度。
目前,该平台已投用到包括南京禄口机场、扬州东站在内的全国13省2000多个点位,落地场景涉及医疗、政务、金融、交通、教育等方面。“我们还新研发了‘抗疫卫士’扫码盒子,一秒即可核验健康码和行程码,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宗孜聪说,公司南京地区所有项目都已完成与“宁搏疫”系统的数据对接,来访人员扫码,数据自动上传,为官方提供数据支持。
锁一社区书记张琪正在使用“一网统管平台”。受访者供图
“一网统管”,为基层防控减压力
“就在30号,一名网格员没有询问一位进小区居民的情况,被我们从‘一网统管平台’发现,进行了制止。”张琪是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一社区书记。3月30日当天,社区的一名网格员看到前来的居民是小区业主,没有过多询问,在核验健康码后便对其放行。只不过该业主还没走几米,张琪便通过一网统管平台联系到了这名网格员,又重新核查了其行程轨迹。
原来,张琪通过平台对点位的实时监控功能,发现该居民在进小区时拎着行李箱,万一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就存在一定风险。
本轮疫情多点散发,对原本就事多又杂的基层社区治理提出巨大挑战。在玄武区,区发改委(大数据局)、区信息中心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来应对由此带来的核查任务繁重问题。
人民网了解到,玄武区推出的“一网统管”平台,主要依托于前期已经汇集的各类数据资源,使用平台的应用场景配置工具,可在5分钟内完成区、街、社区各级疫情防控场景的搭建,实现辖区范围内核酸检测点、药店、医院、隔离酒店、居家隔离人员、视频监控、智能广播、网格员等各类疫情防控相关资源、数据的集中汇聚,统一管理,满足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多样化的需求。
“搭配‘宁搏疫’系统,让数据跑路,我们可以把精力分摊到社区其他工作中去。”作为平台的“忠实用户”,张琪感慨道,这几天锁金六村便有一户居民来自中高风险区,“一网统管”通过将该人员相关数据同步至平台,即实现居家隔离人员的精细化管控。她远程就能了解该人员居家隔离的详细信息,包括管控措施、管控时间、核酸计划等。工作人员可通过平台的电话、短信功能直接联系隔离人员按计划进行核酸检测。
据了解,平台还接入了门磁报警器,实现居家隔离人员的智能化管控。一旦隔离人员存在异常开门的情况,平台将第一时间推送告警信息至指定人员,有效提高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的看护成本。
“可调度资源不仅限于视频监测和数据调用,使用智能广播系统可以定向为各个小区播放疫情公告、核酸检测、防疫政策、日常防护、疫苗接种等信息。除了疫情防控,包括九小场所、垃圾收集房、关怀人群情况也都可以实时关注,过去单依仗‘铁脚板’的情况得到了改变,提高了我们的防疫工作效率。”张琪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