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生态

江苏靖江:以“不开发”理念涵养最美江岸线

2021年09月23日13:24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盛义摄

秋日的江苏靖江市新桥镇新合村江滩,江水依依,芦苇飘荡,白鹭翱翔。这片规模不小的江滩地,以前被用作水产养殖,部分土地上还建了码头、工厂,如今,生产用地已全部退渔还湿,码头、工厂已全部拆除,生态修复成效显现,滩绿水清,生机盎然。

新合村湿地的重生,是靖江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打好“长江大保护”攻坚战、全力守护“健康长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靖江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引下,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全面落实退渔禁捕,整治沿江突出问题,加快打造“九港水美、百里岸绿”生态格局,改造提升最美江堤, “守护一江碧水,涵养最美岸线”正成为一座城市的共识。

规划引领,留足“健康长江”的绿色空间

百里长江岸线是靖江最为宝贵的资源,面对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靖江秉持先进理念、落实系统规划,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空间。

2016年,靖江率先在全国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沿江生态保护理念,组织编制《长江生态岸线保护规划》,划定区域功能,明确1/3绿色发展,以资源优化倒逼绿色转型;1/3开发性保护,尊重生态系统,绵延沿江景观;1/3永不开发,保持生态原貌,留足自然涵养。

2019年,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编制《靖江长江岸线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构建“一带两廊、三区四片、一岛多点”的长江岸线生态空间格局,在这个规划中,细细勾勒出了“长江生态保育带”、滨水廊道、生态红线区等生态概念的形态,将一幅绿色长江生态画卷铺展开来。

随着长江生态保护理念的进一步深化,靖江守护“健康长江”的顶层设计也不断升级。今年7月召开的靖江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靖江将深入实施生态宜居战略,打造外延内拓、吸引力强的滨江都市,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常态化抓好长江禁捕,努力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长江大保护样板区。

在“长江大保护”进程中,靖江以绿为笔,着手推进沿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累计新增造林4015亩、绿地面积3.6万平方米,退渔还湿400亩,累计腾退生产岸线7.1公里,临港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绿色发展保障机制更趋完善、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提升。

废弃江岸线变身音乐花海广场。盛义摄

综合施策,守护“健康长江”的入江源头

靖江综合施策,通过查病体、溯病源、治病根“三略出击、一体作战”,建立“一张标图、两项机制、三源控法”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清水入江、亲水护江”之策,打造“健康长江”的靖江样板。

治水的关键在于摸清全市河道水质情况、找准水质超标的病源。2019年以来,根据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部署,靖江系统排查长江干流4公里范围内39条入江河流沿线排口724个,基本实现了“有口皆查、有水必测、有口必溯”的目标。

为了找准断面水质超标“病灶”,靖江紧盯外源性支流,在不能稳定达标的入江河道支流,科学布设监测断面,监测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及河道径流量,分析研究污染来源;紧盯内置性排污口,彻底查清超标入江河道“五类排口”的数量、类型以及排放的污水量、污染物等基本情况,登记编号造册,锁定污染“元凶”。

摸清污染底数后,靖江编制了《靖江市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操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对各类排污口的辨识认定和相应整改措施规范,为基层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排污口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去年,该市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要求,对所有排污口逐一现场核查,“一口一策”系统制定整治措施,开展分级分类规范整治,明确取缔210个、整改184个、规范330个。

在排污口整治过程中,靖江以信息化为依托,积极推进精准治污。结合前期排查、溯源工作经验,靖江参照生态环境部排污口排查系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开发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监管平台,以数字化指导污染治理、提高工作效率。

要让百川清水汇长江,长远之计在于源头治理。当前,靖江正聚焦工业、生活、农业三类污染源,工业废水将开展“一企一管一口”整治,生活污水实施“纳管接厂”工程,农业沥水推行“小流域管理”模式,通过统筹实施“分类管控,长效治理”,拔除水污染“病根”,守护一江清水。

守岛筑巢,打造“健康长江”的靖江样板

在靖江生态环境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最新开展的鸟类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中,科研团队欣喜地发现,靖江长江生态绿洲马洲岛上有105种鸟类,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包括食物链顶端的猛禽。

马洲岛地处长江中下游靖江段长江中心,区域内有未开发的湿地面积29.32平方公里。长期以来,靖江禁止在马洲岛进行任何形式开发,保持滩涂、芦苇荡等原生态风貌,湿地生态系统环境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

今年,靖江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共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调查过程中,科研团队利用在岛上重点区域布设的红外相机及野外监测,持续开展了3次鸟类生物多样性调查,1次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和1次高等植物多样性调查。目前,调查已发现鸟类14目37科66属105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分别为鹗、游隼、红隼、苍鹰、赤腹鹰、凤头鹰、普通鵟、纵纹腹小鸮、东方角鸮、花脸鸭和云雀。

“鹗、游隼、红隼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都属于猛禽,这些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在马洲岛出现,表明马洲岛保持良好的自然风貌,生态系统保护较好,适宜鸟类等生物栖居。”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负责人认为。

靖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爱东介绍,下一步,靖江生态环境局将与南京环科所紧密协同,加快建设“1站6点”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体系。在马洲岛建设长江下游首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在上青龙港、上九圩港、美人港、九圩港、小桥港、牧城公园等地建设六个长江岸线重要湿地观测点,构建起涵盖靖江52.3公里长江岸线、水陆统筹、“天地空”一体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体系,对长江下游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环境、珍稀濒危物种进行长期观测研究,打造长江湿地保护修复试验示范区、生态农业发展实验示范区,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红线监管以及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关键支撑。(贾秋敏) 

(责编:张妍、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