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垫湖村:传承改革基因 谱写"春到上塘"新篇

2021年05月11日07:18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传承改革基因,谱写“春到上塘”新篇

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村口,矗立着一块“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石碑。短短9个字,见证了40多年前一段惊心动魄的村庄改革史——1978年秋,当时的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小苏庄,村干部穷则思变,悄悄把土地分到社员手中,拉开了江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序幕。如今40多年过去了,垫湖村坚持发扬改革精神,有机结合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谱写新的“春到上塘”传奇。

穷则思变,

拉开江苏农村“大包干”序幕

43年前,当时的垫湖大队小苏庄村干部苏道永任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会计,在第五生产队蹲点。这里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到处是贫瘠的岗坡地。当年,整个上塘公社224个生产队中,有211个人均年收入在40元以下。全公社人均年分配只有21元,有28个生产队人均年分配不足11元,其中一个生产队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天力气活只能挣到1分6厘的报酬,苦干3天农活甚至换不来一根油条。

“我从1968年起做大队会计,一直到1978年。在我的记忆中,这10年里,几乎年年吃的都是国家救济粮,用的都是救济款。我这个会计的业务整天就是办救济粮、救济款。”今年80岁的苏道永说,1978年春,小苏庄与全公社其他村一样遭受旱灾,救济粮也不够吃了。

苏道永心急如焚,一心想给大伙找活路,最终萌生了把土地包给社员的想法。1978年秋,他与生产队队长任孝干商量后,召开了队委会。

在位于垫湖村部的春到上塘纪念馆中,一组名为“桥头夜谈”的雕像生动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包产到户”与当时的政策并不相符,为了保密,苏道永、任孝干等村干部趁着夜色把社员约出来,他们将会议地点选在了村口一个渠水早已干涸的小桥下,一连十几天,大家每晚碰头,测算土地面积、公平分配土地……

正是因为苏道永、任孝干等一批改革先行者坚持实事求是,坚决推行“包产到户”,才开启了“春到上塘”的传奇,在当时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当时分地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吃饱肚子,活下去。”4月30日,苏道永回忆起往事时,感慨万千。

砥砺前行,

全面推广“包产到户”做法

推行“包产到户”后,整个第五生产队的劳动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全队也在1979年迎来了大丰收。当年全队粮食总产7.65万公斤、经济收入2.41万元、人均纯收入52.6元,结束了吃救济粮的历史,全队由1978年吃1万多公斤救济粮变为向国家出售余粮1.2万公斤。

这一切被时任上塘公社党委书记张世明看在眼里,他决定召开党委会,在全公社224个生产队公开、全面推广“包产到户”的做法。

然而,因为不符合当时政策,这样的做法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当时泗洪县委的领导责令张世明公开检讨。“我检讨归检讨,‘包产到户’还要继续搞!”时隔40多年后,张世明回忆起这段经历,语气仍十分坚定。在检讨之后,他立即又告诉在场的大队书记们:“你们不用怕,我们不就是为了让上塘老百姓有吃有穿有钱花吗?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要挺起腰杆,勇于承担责任。”

上级得知上塘全面推行“包产到户”后,层层向上塘公社派出调查队、工作组进行“整改”“纠偏”。在春到上塘纪念馆内,珍藏着一张当时的照片,生动记录了这段历史:面对调查、纠偏的干部,已经尝到“包产到户”甜头的农民们,拿出丰收的成果来作答——“俺们坐在粮囤上,只求你们说句话啊!”

经过多次到上塘调研,了解当地的真实情况后,1979年,省、地、县调查组撰写了一篇名为《上塘公社长期低而不稳的原因及其改变面貌的途径》的调查报告,透彻地分析了上塘当时的情况,并言辞恳切地向上级提出建议,要加大对上塘公社的扶持力度。

改革再出发,

打造新型田园乡村

“事实”为农民说了话。1981年2月初,新华社记者王孔诚、周昭先来到上塘采访,在当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刊发通讯《春到上塘》,反映包产到户给上塘带来的喜人变化。

1982年1月,中央下发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1月,中央再发“一号文件”,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江苏随即在全省推广包产到户。

江苏农村改革“春天”的序幕,在垫湖村拉开。40多年过去了,垫湖村改革的脚步依然铿锵。

走在垫湖村的道路上,两旁是白墙黑瓦的徽派小楼,村民们集中居住,每户面积140平方米以上,集中居住区里配有医院、超市、幼儿园、小学,设施齐全。村庄主路南侧1500多亩的碧根果育苗基地,可以带动100多人就业,人均收入80元/天。在垫湖村村部南侧,则是成片的厂房,村里不仅有纺织、纯净水、烘干厂等大型工业企业,还有口罩、电子、玩具等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三来一加”项目,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当年的改革让垫湖人吃饱了饭。如今,我们要传承改革基因,书写新的传奇。”垫湖村党委书记周磊说,如今的垫湖,已经成为宜工、宜商、宜农的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苏北率先获得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目前,垫湖村正探索将农业、工业和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以碧根果育苗基地为依托,发展了5000亩成片林,并将碧根果产业由传统的种植业向全链条的高效农业转型,打造本土坚果品牌。同时,借助春到上塘纪念馆和高效农业基础,提升村居环境、设置采摘园,在泗洪及周边地区打造一日游、亲子游品牌,按照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四化”同步先行样板的标准,打造新型田园乡村,让垫湖这个“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书写出“春到上塘”新篇章。(孙旭晖 徐明泽)

(责编:萧潇、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