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路上的南京力量:宁墨人民一家亲,驻扎高原见深情

2020年11月10日15:54  来源:南京日报
 

第九批南京援藏干部参加墨竹工卡县南京实验小学六一儿童节活动。 墨竹工卡县供图

缺氧不缺精神

——25年援藏路上的南京力量

雅鲁藏布江涛声依旧,古城墨竹工卡焕然一新。蓝天白云之下,楼宇林立,车流如梭,人声鼎沸,好一幅现代闹市图。翻天覆地的巨变始于中央第三次援藏工作会议,1995年南京派出了第一批援藏干部,从此拉开了南京对口援藏的大幕。持续接力25年,来自南京的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前赴后继从长江平原奔赴“天边之乡”,扎根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域高原,用9000多个“缺氧”的日夜,谱写了一曲曲感人奋进的小康协奏曲,留下了一幕幕对口援藏的光辉篇章。

时光无言,精神有声。回眸25年来,南京援藏从单一的干部援助向综合性人才、管理、技术援助转变,墨竹民生显著改善;从单纯的项目建设向增强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转变,墨竹产业显著带动;从简单的企业引进,向依托优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转变,墨竹增收显著拉动;从单向的资源投入,向加大交流交往、促进合作共享转变,墨竹成功脱贫,成为产业强县,正向着全面奔小康之路迈进……

一张蓝图绘到底,墨竹发展换新颜

站在墨竹工卡县政府门前,望着眼前的六合大道,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施勇君对身边的“南京元素”如数家珍:南京路、宁墨路、栖霞大道、六合大道……这些与南京城市相关的路名,是25年来墨竹工卡人民对南京情感积淀的见证,也述说着南京对口支援助推墨竹工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

在南京第一批援藏干部王文生的印象中,“1995年的墨竹还是自治区贫困县,全县只有4栋小楼,县域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几乎没有,县城里无水无电也无路,泥土路贯穿全城,全县财政收入只有60多万元。”于是,“发展”一词从当年起,就深植南京援藏干部的心底,贯穿25年。帮助墨竹工卡县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也始终成为南京援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墨竹工卡县矿产资源丰富,发展矿业有先天的优势。年近70岁的王文生清楚地记得,为了摸清当地各种矿产的分布情况,他多次冒着高寒缺氧的生命危险,骑马再步行去考察,200多米的山头,要歇几十次才能登顶峰,当天下山就出现了血尿,但也找到了好矿源,为当地群众敲开了增收的大门。有了这个好的开端,南京援藏干部人才矢志不渝、一茬接着一茬干。

墨竹工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登贵是25年援藏路上南京力量的见证者之一。“在第一批援藏干部的带动下,我们墨竹建成了第一所希望小学,成立了第一家上规模的乡镇企业;第二批,为墨竹建设了第一座有线电视台、第一座党员干部培训楼,县城也第一次有了照明的路灯……第八批南京援藏干部来墨竹,为我们建成了县域海拔最高的幼儿园和拉萨第一个乡村教师发展培训中心;第九批,则开设了墨竹南京班(初中)、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创立了县级产业园,启动了溪桥工程,开展了‘党建+基层治理’的创新,还为墨竹走出去打造了墨竹南京周……”谈起墨竹25年来的发展变化,刘登贵饱含深情。

一张蓝图绘到底,万事从来贵有恒。9批43名南京援藏干部、47名援藏人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援藏事业推向前进。用沧桑巨变形容墨竹毫不夸张。25年前,这里配套空白,以农牧业为主,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只有500万元,是西藏贫困的一个缩影。25年后,这个深度贫困县已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7亿元,成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经济发达县。

发扬“老西藏”精神,实事办在心头上

援藏人,是雪域腾飞的助跑者。2017年12月,墨竹工卡县唐加乡莫冲村藏族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冬日里最温暖的笑容,因为他们的小小土豆即将跨越4000多公里运往千里之外的南京销售。莫冲村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这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丰富,且多为沙壤地,适宜土豆生长。但由于种植面积过大、当地市场需求小等因素,导致土豆积压,销售不出去。南京第八批援藏干部、时任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汪东明知悉后积极奔走,联系了南京的买家,帮助销售土豆。拿到南京援藏干部亲手递上的土豆销售款,原本为地头的土豆发愁不已的藏族群众激动万分,他们一遍又一遍说着“土基奇”(谢谢),并自发组织了献哈达活动,洁白的哈达在风中摇曳,这传达着南京墨竹一家亲的情谊,表达了藏汉群众心连心的友谊。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给人至深感动。曹骏,南京援藏医生,现就职于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2017年初到墨竹,当地医疗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为零,人手更是缺乏。接手县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后,他快速开展调研和规划,尽管缺氧导致极度失眠,身体常常不适,曹骏仍每天坚持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看着曹骏瘦了一圈又一圈,同事们都劝他注意休息,他总是腼腆地回应:“援藏时间有限,要争分夺秒;而且忙碌会减轻思乡情绪,忘记身体不适。”转眼至2017年底,一年的援藏工作即将结束,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为了工作,曹骏毅然向组织申请延长援藏时间。“我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分步实施计划才刚刚起步,我不能走!”曹骏很坚定。一年接着一年干,经向组织申请,曹骏已经留藏4年,对南京家里2017年出生的女儿却至今没抱过几次。“家人的支持,是我留藏援助最大的动力,看着西藏变得越来越好,我和家人都打心底里高兴。”曹骏说。

实事办在墨竹干部群众心上,这样的面孔和故事还有很多。“感谢共产党给我们送来了好‘门巴’(医生)!”“内地来的老师们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亲!”……如今,南京历届援藏干部、援藏医生、援藏老师,已在藏族群众间口口相传。25年来,为改善民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天边之乡”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实际问题,成了南京援藏人奔波不息的动力源泉。

“通过9批援藏干部的努力,墨竹工卡的民生配套显著改善,硬件水平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丰富教育援藏的内涵,建设自治区首家县级校园科技馆,让墨竹工卡的学生掌握更多科技知识;将南京青少年宫的优秀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墨竹工卡青少年科技馆进行嫁接,弥补西藏地区学校部分专业学科上的缺失。”谈起下一步工作规划,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作组副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亮信心满满。

宁墨人民一家亲,驻扎高原见深情

“南京墨竹一家亲,藏汉人民心连心。”驶入墨竹工卡县城,便能看到户外张贴的两幅大标语。这个话,不仅是对南京无私援助的肯定,更是南京援藏的真实写照。

“对于墨竹,我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淳朴的人民,巍峨的山峦,雄伟的直贡梯寺,圣洁的思金拉错湖,奔腾的雪绒藏布,清香的酥油茶,甘甜的青稞酒,连片的沙棘林,还有昂立山顶的鹿群。我何其有幸,与墨竹工卡县人民并肩奋斗3年,为墨竹工卡县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这是南京第一批援藏干部王文生日记里的一段话。在第二批南京援藏干部返宁即将登机时,在欢送的人群中,有一位父母双亡的藏族干部,突然拉住南京援藏干部的手泣不成声。还有通过南京援藏脱贫的三位农牧民,抱住3位援藏干部,把一个个藏鸡蛋塞进他们的衣兜……

“作为援藏干部来到这里,我感到特别幸运。幸运的是我能够接过接力棒一直干下来,能够感受到南京对墨竹这片真情,更能感受到当地农牧民群众对南京的感情,虽然离家远了,但却与祖国贴得更紧。”施勇君道出了9批援藏干部的心声。25年来,一批批干部人才接力来到墨竹,不仅带来了资金、项目,也带来了好的发展理念、工作作风,通过这种传帮带,为当地打造了一批带不走的干部人才,形成了内生发展动力。

墨竹工卡县副县长益西告诉记者,受南京援藏影响,他鼓励儿子格桑顿珠大学毕业后,到南京工作,不仅胸怀、视野为之一宽,还成为宁墨两地工作交流、交往的纽带。援藏工作就像一座桥梁,把南京与墨竹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两地情谊日益深厚。

去年11月,南京掀起了一场“最炫墨竹风”。以南京万人墨竹探亲游、非物质文化展演、招商推介、美食节等为内容的首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在南京成功举办,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累计100万人次,形成了宁墨交流、交往、交融的新平台、新品牌。今年11月,第二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如期而至,将通过《宁听·墨竹》大型电视直播开幕式,推出“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遇见夜金陵·听见新墨竹”宁墨嘉年华、“天边好礼·墨竹净品”南京援藏消费扶贫展洽会、非遗“宁墨对话”暨藏式生活馆开馆、“宁墨情·医公益”爱心医治南京行等系列活动。

随着宁墨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增加,对口援藏的领域在拓宽,内涵在丰富,质量在提升。从园区经济发达的南京远道而来的援藏干部们深知,产业园区是加速产业培育、促进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墨竹工卡县首个产业园区“格桑花开产业园区”一期即将建成,如今的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园区建成后,将有效推动全县民族手工业、农牧加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提速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农牧民脱贫致富,成为墨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西藏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施勇君说,进藏以来,南京工作组始终牢记援藏初心和使命,围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提出的“援藏三问”:“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立足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提出的在人才智力、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要求,紧扣巩固扩大脱贫成果,助力墨竹工卡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截至目前,在对口支援西藏墨竹工卡县,南京已形成了以干部人才援藏为龙头,经济援藏、智力援藏、科技援藏、企业援藏、就业援藏以及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等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援藏新格局。下一步还将深入推进“宁墨携手奔小康”行动,探索“融合式”援藏新路径。同时,强化规划引领,在南京后方的大力支持下,推进墨竹工卡“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南京援藏“十四五”规划等,助力墨竹决胜全面小康。

(责编:张鑫、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