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禁捕联合执法渐成常态 确保市场无江鲜

2020年10月19日07:35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联合执法,让偷捕船无处可藏

“偷捕船跟我们捉起了迷藏,联合执法,要让他们无处藏身!”长江办渔政执法监督处处长吴建平对记者说,长三角禁捕联合执法已逐步成为常态,跨省联合执法极大震慑了违法偷捕行为。

根据禁捕规定,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全线和重要支流最迟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禁捕期暂定10年。

长江省界偷捕疯狂

长江江苏段425公里,有36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两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南京江豚、镇江白鳍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安徽长江交界处,以及江苏、上海、浙江长江口水域,历来是偷捕船出没最频繁的地方;在江岸,还有密密麻麻的竹竿网具。

“全省花了三四年时间,每年清江,拆除偷捕插的竹竿网具。”中国海监江苏省总队渔政执法处处长陈建荣说。偷捕船在长江口水生生物、鱼类溯游地撒下天罗地网。记者不久前参加的两省一市长江口水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江面就有大量违规网具浮子,大多为鳗苗网和深水张网浮子。

长江口非法捕捞渔船在去年长江清理整治之前有2000多艘,已清除浮子筏、三无船600艘,还有约1400艘在浅滩、三个自然保护区死角地带藏匿。吴建平告诉记者,2018年空中航拍,佘山水域、浦东机场下面全是一排排的泡沫浮子,经长江口清理整治,非法捕捞外移至长江口江海交界处,大量捕捞渔船集中在浅滩水域,九段沙浅滩河汊内集结大量非法捕捞渔船,横沙东滩至鸡骨礁水域有大量鳗苗网和深水张网,北港线外团结沙至佘山岛水域存在大量定置网。

联合执法打击偷捕

疯狂偷捕之下,长江渔业资源急剧衰竭,长江鲥鱼、长江白鳍豚已功能性灭绝,长江白鲟已灭绝,中华鲟、长江江豚等极度濒危,“四大家鱼”早期资源量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95%以上。

近年来,长江流域多次开展禁渔同步执法,长江刀鲚、凤鲚和中华绒螯蟹取消专项捕捞许可禁渔执法,长江口两省一市专项执法行动。在长江刀鲚、凤鲚和中华绒螯蟹取消专项捕捞许可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在南京共同举办主题为“保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长江”的禁渔期同步执法行动,我省渔政、公安、海事、志愿者和渔民代表2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和长江巡航检查。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渔业渔政管理局,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政监察总队及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渔业主管部门对长江南京段进行了巡航检查。

旨在打通长江口水生生物洄游通道,两省一市联合整治非法捕捞,清理的网具,除浮子外,80%为鳗苗网,深水张网占8.5%,刺网占11.5%。联合行动清理了鳗苗网998顶,深水张网106顶,刺网142顶,网具浮子1312个,查扣渔船14艘,查扣浮子筏等三无船舶23艘,行政立案8起。

确保市场无江鲜

除巡航执法,长江办指挥辅助船还蹲点驻守。吴建平告诉记者,他们圈定长江口水域非法捕捞多发高发水域,划定水上执法重点区域,对跨区作业渔船、涉渔“三无”船舶发现一艘、查扣一艘,对非法网具发现一顶、清理拆除一顶。违法船舶集中停靠,违规网具集中存放,行动结束后统一销毁。

跨省市联合执法,江苏也在“啃硬骨头”。我省渔政执法部门对全省长江、淮河干流,主要湖泊和水生生物保护区等水域的禁渔执法针对性部署,强化了长江口、通江河汊、省市交界、洲岛附近等重点水域以及节假日、夜间、刀鲚鱼汛期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执法监管,全省长江淮河干流、水生生物保护区和主要湖泊禁渔禁捕秩序总体平稳。

专项整治以来,我省共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70余次,出动执法船艇300余艘次,查处违法捕捞案件18起,移送“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案件9起,涉嫌刑事处罚11人次,取缔各类涉渔“三无”船、艇、筏237艘,清理违法违规捕捞渔具290余件、3800余米,省海监总队总队长王新勇介绍,江苏按照长江办《长江口水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严格执法查处、召回劝返江苏在长江口跨区作业渔船,清理整治一批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渔具。整治期间,省海监总队对长江下游干流的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展巡航执法,重点检查了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水域。

“区域禁捕联合执法,抓偷捕是事半功倍。”启东市渔政监督大队大队长袁华介绍,该市开展部门与区域联动,水上沪苏联合巡航执法3次,出动执法船艇9艘次,执法人员70余人,清理“三无”船舶(浮子筏)4艘。在启东和崇明渔政对长江入海口重点区域巡航,禁止海洋捕捞渔船在此区域捕捞生产。而启东启隆镇与崇明接壤,沪苏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联动,确保市场、餐饮无江鲜。(丁蔚文)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