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日间医疗和围手术期创新发展

2020年09月24日15:18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健康江苏·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益栏目,我们旨在请业内专家解读时下最新最热的医疗话题,也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出谋划策,我是主持人萧潇。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日间医疗的创新发展、围手术期管理中心的应用发展”。我们请到的嘉宾分别是,苏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道亮。

徐道亮: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钟楼院区院长周军。

周军: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南京鼓楼医院医务处处长景抗震。

景抗震: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好的,想要请三位谈一谈医院如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在就医环节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感?

徐道亮: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实际上跟医院高质量发展是非常有关系的,因为高质量发展涵盖了非常多的方面,今天我们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讨论相关的、我们的一些实战方面。我认为这个里面实际上一个是我们要全力的提升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是关键。没有技术,没有很好的医疗能力,我们不能服务好患者。

另外一个,我们要改善我们的医疗服务,那就是要改进我们的流程,让老百姓在医院里面要非常的流畅,他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获得感、有一个很好的满足感。

景抗震: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个聚焦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系统的问题。我们从医院高质量发展来说,怎么能够做到为老百姓更好的去服务?

从宏观的角度,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首先离不开医院的管理。那么第二个方面,刚才主持人也提到,最近大家都关注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通过这样的指标来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刚才提到技术这一块,我们又不得不关注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怎么去打造我们的技术高地?这个就牵涉到医院的学科建设。再一个方面,高质量发展,医院内部也在不断的推进运营的效率。而现在在疫情防控跟复产双线作战两条线两手抓的前提下,医院领导都高度重视医院的运营效率。从这个角度讲医院的效率越高,为老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带来的满意度当然会更好。

主持人:据2019年江苏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医疗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是9天。与2018年相比,医院出院平均住院日减少了0.2日,那么医院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服务效率,从而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景抗震:平均住院日越短,说明医院的单位的床位使用效率越高,它能够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当然平均住院日指标不断的降低,绝不仅仅是靠我们医院自身的努力,也包括来自社会的、来自很多部门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简单的去思考一下,其实在医院现有的的住院条件下,我们不少患者他的有效住院时间其实并没有那么长。比如说他住院9天,9天里面他可能有那么几天就是为了等待做完术前的检查,其他事也做不了。而这个检查并不是说一定要通过住院、住进医院来解决,所以像这种检查也可以通过门诊解决。

徐道亮:平均住院日,我们认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指标的问题,实际上它与院内院外都密切相关,既有质量还有效率,对我们医院管理者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政策对平均住院日影响比较大,但是更重要的是院内。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绝对不是一个科室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举全院之力来做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日间手术的开展、日间化疗的开展,明显的它是要缩短平均住院天数的。

那么其中的预住院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病人在正式住院前,就把他需要做的一些检查都做好了。所以,缩短平均住院天数一个核心,要让病人在医院里面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所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内部一些改革流程的优化,目前我门医院住院天数已经降到7天以内来了。

周军:我们要把平均住院日缩短,一方面要缩短这病人无效的等待时间,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是推了很多的措施,把我们现有的一些治疗手段进行了一些优化。比如,现在各大医院都在推的加速康复外科,其实就涉及到我们整个手术所有的科室。我们把这一块做好了,可以大大缩短患者手术完了之后的住院时间。而且假如我们分级诊疗做得好,跟社区的联动做得好,我们可以把这些病人转到我们相应的医联体内,然后由我们的社区把康复的活接过去,这样的话对于缩短总体的平均住院日也是有很大的好处。

主持人:下面我们想谈一谈就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医院应该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加快发展信息化进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徐道亮:互联网医疗实际上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个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事实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甚至推动了我们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我们线上的医疗需求量也在逐步的增加。

但是刚才主持人讲了,它有一个技术创新,你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医院,不能单纯的做成一个在线上问诊,我认为不够。我们要把线上的诊疗和线下的实体医院的业务流程打通,要紧密起来。你不能线上做一套,要到实体医院里面来了,还要再重复走一套。 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病人在线上,他说头疼,我们要去给他做个磁共振,下了医嘱以后,他就可以直接缴费,然后我们的预约中心就给他预约好了。比如说现在是下午的3点多一点,可能5点钟病人就可以来查了,这样病人就直接从家里面就到我的检查室,查完就走。

我们和社区医院、基层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也一样。在我们医院里面我说这个病人可以下转了,只要开一个医嘱下转,跟我有联系的医院就可以接收到这个病人,就把床位安排好了,病人就从我这个地方出院直接就到他那个地方去了,中间不要结算,不要办出院,到那个地方也不要办入院,他直接就到他病房去了。然后上转也是一样,只要开个医嘱上转苏北医院,病人直接从他的病床上面,就到我的专科的病床上来了。不管他在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几次,只要办一次入院、办一次出院,所有上下级医院的这种联动都是由医保跟他结算。要让病人有很多的获得感,你必须要有医保、有政策的支持,这样子来说我们就能够很容易把业务流程全部打通,这样病人就方便了。

景抗震:其实可以这么去理解,以前的模式是病人在医院可能大半天的时间,有效的时间就10分钟。而现在通过互联网这样的技术,把病人之前在医院无效的大半天时间全部通过网络给解决了,而今天有效的时间就10分钟,他来了以后就干事,这是非常革命性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平均住院日话题里面已经谈到了“日间医疗”,那么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就是日间医疗的创新发展。能否给我们先解释一下,日间医疗服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徐道亮:日间治疗实际上分两块,一块叫日间手术,一个叫日间治疗。日间治疗,包括日间化疗这些方面。本世纪初、二零零几年我们才开始提出这样的一些概念。当然到了2012年,我们国家也成立了日间手术这种组织全面地来推进,并且我们江苏也是比较早的在医保列出了一个日间目录,后来我们国家也出台了医保的日间手术的目录,来鼓励开展这项手术。

现在很多医院推进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像我们,我们去年一年日间手术开了1万多台,有25%的手术病人已经用日间来解决了。今年我们的计划是15000台,因为疫情的影响可能有一点问题,但是总体上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主持人:现在医疗日间手术它有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提升?

徐道亮:如果要把日间手术开展好,实际上这个里面涉及到我们的质量控制。你如何让病人做了日间手术,让他回家能够安全。

主持人:说到安全,其实听您讲,在医院做完手术,病人就可以回家了。那么病人的家属,包括病人自己本身会不会产生疑虑,我回去安全吗?我在医院,我们有医生有医护可以随时给他进行诊疗,进行解读解答,那么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做能够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徐道亮:安全是影响日间手术能否有效进行的一个关键点。我们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术前的评估、在医院里面我们技术能力的提升、术后我们的护理服务的延伸。

这个病人他能不能做“日间”,在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不能做日间,这要评估的。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我们要选择病种、要选择病人。第二个就是我们要采取什么提升我们的技术能力?你要有那手术医生,他要每一个手术都过硬,不能遗留什么出血倾向,不能造成切口感染。 第三个方面就是他术后回去了,你放心吗?病人他肯定有时候担心我回去会不会有问题。我们如果把护理延伸到家庭里面去,如果我们通过社区或者通过基层医院,把这项工作落实下去,他就安全了。

我们的互联网医院这个时候也就派上用场了。现在我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面对面高清地进行交流,我们看他的伤口,看他的其他基本情况,甚至我们可以把一些穿戴的设备给他带回去,把他血压、脉搏等都可以结合起来。然后我们通过跟基层医院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基层医院的医生来保驾护航。所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安全的体系。

景抗震:我觉得我们要做好日间手术,就是要去照顾到整个日间手术的全流程。比如说我们一些技术手段的更新,我们现在很多的日间手术都是用一些微创的手术。这些微创的手术它其实手术过程短、恢复时间快,再加上我们用一些加速康复的手段,病人就会更加安全,也会更加放心。

而且要让我们患者放心的是什么?患者出院之后不代表我们中断了对他的一个医疗和照顾。只是人出院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把他跟我们临床的医务人员全部连接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微信、互联网医院各种手段,然后让这个病人能够得到后续的一些治疗和照顾。

我们缩短日间手术,我们缩短的不是它总体的治疗时间,我们缩短的是流程,我们是优化流程来减少它的一些无效的时间,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要请我们广大患者要放心的。

主持人:我们下面一个话题需要讨论的叫围手术期管理中心的应用发展。能不能请三位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围手术期是什么意思?

周军:所谓围手术期它是围绕一个手术的整个过程,从病人开始决定手术,一直到手术治疗、到最后手术康复,包括了术前术中术后整个时间段,这就是一个总体的围手术期的概念。

围手术期的管理,它体现的其实是以患者为中心,管理他的是整个手术的一个全过程。建立围手术期的管理中心,其实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可以保障我们患者的手术安全。

主持人:围手术期管理中心的建立,是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很好促进作用的,那么管理中心这个平台能够提供什么?

周军:医院要建围手术期管理中心,它应该是从顶层设计去着手,一定要从围手术期的全流程去改造,以患者为中心、将术前术中术后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链条。然后我们也有相应的一些标准,如国家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各种标准来作为一个参考。

现在,我们很多围手术期的数据都是来自于医院各个系统,所以要构建围手术期管理中心,必须要建立一个围手术期的临床数据中心,有了这个数据中心就可以覆盖到整个的医疗质量、医疗流程、数据统计分析各个模块。然后结合相应的一些智能化管控的模块,根据一些比如术前的必备检查、术中的监测、麻醉的访视、术中的输血,各方面它会建立一些数据采集模型,从我们整个的全流程去采集这些原始数据,然后来做相应的一些分析,这样的话就可以建成一个质控的模块,这样也会对整个围手术期的管理提供一个很好的数据支撑。 在很多的关键环节上,也可以通过这种围手术期的管理,全部给它做一个闭环管理。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围手术期管理中心的目的。

其实说直白一点,围手术期管理中心它其实就是一个平台。它这个平台可以把我们关注的质量、流程、指标全部囊括在里面,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来管控总体的手术的质量、手术的服务,包括对我们手术医务人员总体的一个评价。而且随着我们技术的进展,包括5G、大数据,以及一些医疗机器人的辅助,都可以为我们总体的这种围手术期管理的平台搭建一个更好的框架,所以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主持人:围手术期管理中心其实还是在发展阶段,目前面临哪些困难?

景抗震:不管是围手术期管理中心、住院管理中心、日间手术中心,这都是各家医院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刚才主持人提到当然有很多困难,但是无论从医院内部、从医院外部,作为医生和老百姓,我们说共同去面对的有几个方面的情况:一个就是理念的转变。我们现在都在不断的变化,互联网现在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以前大家想过吗?

第二个就是管理。医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医院一定会从医疗内部的角度,会有很多流程的控制,有很多安全体系的这种建设,医疗安全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第三个,技术。因为刚才提到的很多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现在的这种微创技术、精准外科技术、生物方面的技术等等,这些都带来我们技术上快速的发展,可以让老百姓更好更精准更快速的康复。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信息化的支撑平台。以前做了一个手术回去了,老百姓心里没底,现在我们都是视频面对面的。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包括很多的人工智能的这种AI技术,大家觉得医生就在他身边,他不会觉得你离我很远,医生护士就在他身边,所以这样技术的发展就拓展了我们医疗的空间。我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局限在医院的载体里面。

当然这个一定是我们整个安全体系建设的一个部分,所以困难是有的,但是这一块在现有的这种发展的态势下,我们很多困难都可以克服。

徐道亮:关键问题是医保。我们国家的医保政策是你住院才能报,门诊我不给你报。术前有大量的检查,这个费用谁来付?如果说要让病人付,他就不愿意了。如果说让医保付,这样一来所有的病人都这样子了。所以这里面实际上有一个我们医保管理部门思想开放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加强监管的问题。

第二个是考验我们医院管理者如何来治理。我认为,一方面是政策,医保如何来支持我们如何来监管我们?第二个我们自身如何来加强内部管理,来加强自身的发展。所以如果两方面结合起来,我想这项工作是不难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来到演播室和我们一起探讨了现在医疗行业的热点话题,也为医疗的高质量发展、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本期节目到这儿就要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责编:唐璐璐、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