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正式投入运行

2020年07月14日08:01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正式投入运行

  超大城市地上寸土寸金,向地下要空间成为城市发展必由之路。日前,由南京市江北新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负责建设的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正式投入运行。目前江北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约60公里,已建成36公里,核心区内的综合管廊已基本形成纵横贯通网络。

  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和“主动脉”。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近年来积极探索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途径,利用综合管廊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有效破解“马路拉链”等问题,提升城市保障供给能力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而满足民生之需,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为江北新区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集约高效,

  有力改善城市面貌

  曾经的浦滨路平平无奇,如今,这条大道宽广平坦,双向四车道确保通行,路面上是一条“林园相映、锦带相连”的花卉大道,赏心悦目,惊艳众人,路面下则贯通了一条“地下生命线”:综合管廊。

  全长12.3公里的浦滨路是江北新区重要的城市发展轴,其道路及景观提升项目于2019年9月初启动,按照“先综合管廊封闭侧、后对侧”的时序展开施工。该路段管廊项目难度较大,特别是顶管线路从地铁10号线穿过的部分,施工要求扰动小、精度高,最终,浦滨路地下管廊“悄无声息”经过地铁10号线。

  “伴随沿线管道陆续迁入综合管廊,道路上的杆线没了,地面干净了,不仅节省地面空间,而且避免后续检修中马路‘开拉链’的情况,不再影响正常的道路通行。未来将形成‘白天有特色街景、晚上有主题夜景;地上有景观大道、地下有综合管廊’这样高品质的城市功能区域。”江北新区公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浦滨路地下管廊建设只是一个侧影,着实体现了江北新区“集约、高效、融合”的城市建设理念。经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统筹规划布局,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隧道、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协同设计,一次性建设,合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浦滨路综合管廊与地铁11号线车站共建,避免重复开挖;与地下空间同步建设,高效集成;与横江大道快速化同步实施,空间综合利用,节约建设成本。

  综合管廊设计适应城市景观需求,取消传统管廊人员出入口、通风口的地面构筑物,实现道路景观与地下管廊的完美融合,以及城市空间、环境上的融通互动。

  经过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实施,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以更佳的城市面貌、更优的通行系统,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让城市更具温度和亲和力,也为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创新引领,

  有效预留发展空间

  在已建好的综合管廊二期示范段,从一个类似地铁站出入口的“人员出入口”步入地下,可见管廊内空间开阔,管线布置井然有序,转角处有4个舱,就像4个设备房间,高3.5米。中间最大的“房间”是“电力舱”,在紧邻的“综合舱”里有给水管、通信电缆、热力管线等。

  电力舱内集中了区块的“生命线”:两侧架设有上中下三层电缆,上层为10KV电缆、中层为110KV电缆、下层为220KV电缆。据悉,入廊高压电力线路敷设线缆长120km,属目前全国启用的最大规模下地入廊高压电力缆线。

  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中还有诸多创新亮点。通过物联网信息系统,可把管廊设计融入城市大数据系统。建成运营后,通过指纹式的智能门禁如人脸识别系统,巡检人员不用带“钥匙”“卡”,舱内可自动开门。

  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穿越城南河、浦口大道等节点时,采用国内首创、全国直径最大的JCCP3600双管节,可承受超高的外水压力,实现“零泄漏”;并可以有效防止顶进施工时外部泥砂进入管道,从而保证长距离、大口径JCCP的顶进施工质量,特别适合于曲线顶管。真正实现滴水不漏,彻底消除常规大口径混凝土顶管易漏水问题。

  强化技术创新性的背后是江北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目前江北新区周边地块仍未开发、市政基础设施急需改善、大量电力电缆需下地入廊,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本项目的实施更在于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对管线实施立体化布置,以此缩减地下管线对于地上土地资源的占用面积,预计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可释放辖区土地约500亩,真正做到地下空间的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同步促进城市开发、提高区域市政配套服务水平。

  智慧生态,

  释义城市宜居安全品质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趋势。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其未来的城市空间将是地上城和地下城所构成的“高效率”整体,综合管廊则将成为沟通地上和地下的重要纽带,为新区建设宜居城市、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江北新区综合管廊的运维以智慧化为手段,建立成熟的管理体系,着力打造国内管廊的标杆。通过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空间地理信息三维一体可视化等技术,以指挥调度中心为核心,建立综合管廊管理运维平台,实现可视化数据的集采、智慧化的管理。

  江北新区综合管廊监控中心,监控大厅面积约540平方米,设有面积约60平方米的超大LED显示屏,实时显示管廊智慧运维平台各类数据,其中监控视频区域滚动显示18路管廊内实时视频。

  “传统综合管廊运维监管手段在监控范围、准确性、预警及时性等方面相对薄弱。”江北新区公建中心综合管廊项目工程现场负责人吴飞说,为了将风险消灭在萌芽期,江北新区综合管廊监控报警系统就给地下管廊装上了“智慧眼”。管廊内有摄像头、传感器等设施,通过智慧运维系统集成管理,能够及时检测到管廊内渗漏水、火灾等隐患;即便是人员巡检无法察觉的风险,该系统也能自动识别,且第一时间自行触发联动,将隐患及时消除。

  同时,按照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结合地表透水路面、生物滞留设备、中央青龙绿带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江北新区在综合管廊部分路段内设置独立雨水仓、排放仓,通过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利用、排放地面雨水,促进城市健康水循环,进而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李 静 陈永培)

(责编:唐璐璐、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