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5名科学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0年06月24日07:30  来源:交汇点新闻
 
原标题:星光 | 江苏15名科学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跋涉创新之路,共解创新之问

创新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的高频词。近日江苏15名科学家捧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作为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不同于聚焦项目成果的奖项,该奖面向的是科研最关键的“人”。创新之路如何抵达,最关键看人。江苏卓越的科技人才们,如何看待创新之路,如何抓住创新之光?新华日报·科技周刊近日陆续对话了一批获奖者,共同破解创新之问。

创新不是空想,关乎社会需求

“创新不是空想,而要胸怀于国家和人类大计,在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苏新宁教授认为,在考虑创新之前,我们一定将其与已有和未来的社会需求关联在一起,多考虑综合应用,才能促进更多的创新。

苏新宁说,情报学科一直是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创新之前,我们必须用前瞻性眼光审视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发展,充分了解并深入分析所在研究领域已有的成果,未来还可以在什么方向上突破,探索理论和技术应用的空白之处,这就是我们创新的起点”。比如在大数据时代,情报工作者需要瞄准科技前沿领域和尖端领域,从情报中梳理出尖端研究领域的现状及有待突破的方面,“一旦出现新的材料,可能会影响哪些领域的技术,改变哪些产业的未来?提供动态情报,可以引领科学技术研究,指导行业提前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描绘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探索未来学术动向,在大数据时代做好支撑科学决策的耳目、尖兵和参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苏新宁说。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市场需求、产业需求是我们创新的原始驱动力。”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说,我国是花卉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但不是花卉强国。菊花用途广、用量大,长期以来,我国菊花商业生产的品种多从国外进口,一直受制于人。“我们有这么丰富的菊花品种资源,用他们来育种,培育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成为了我们团队的目标。育种的创新需顺应市场与产业需求。”近年来,陈发棣团队一直坚持在产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通过理论突破,支撑技术创新,再服务于生产实践。

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够不着的星星、看不见的原子?为什么花费80年的漫长岁月追寻神秘“天使粒子”?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邹小波说,研究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是人类对未来的投资,恰恰证明了人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只有研究得更深入、知道得更多,才会在重大科学发现机会来临前做好准备。“正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创始人弗莱克斯纳所言,‘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希望吧,如果不惧艰险地探索无用的知识,它们终将会在未来产生反响,就像它们过去向人类证明的那样’。”

科研步步为“赢”,每一步都算数

他们的科技创新之路是如何开始的?可能是缘来已久,也可能一次偶然,但相同的一点是,“科研没有捷径”,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今年3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一款由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高效环卫消毒机器人在湖北孝感等地迅速“上岗”,有效打响了智能防疫的“保卫战”。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从事机器人研究已经整整30年,但憧憬的种子其实早已种下。“我从小就喜欢看《我们爱科学》,那时候就开始想做机器人,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如今在“微纳机器人”领域耕耘的孙立宁,把自己比作“多核CPU”,一旦运转起来就要力求高效,他喜欢将一天的计划、安排用“框图”来表达,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联系的,这样工作安排虽然满,但忙而不乱,达到最佳效率。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邢卫红告诉记者,她踏进化学工程专业领域,则纯属偶然。“1987年高考,我的第一志愿是一所军医大学。”立志当医生的她,却被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录取。“我没有抱怨,经历告诉我,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收获。”邢卫红没有停止奋发向上的脚步。由于本科、硕士阶段持续不懈的努力,留校工作,其后又攻读在职博士,师从时钧院士、徐南平院士和王延儒教授等,最终跨入了膜科技研发领域。“从产业共性问题入手做原创性基础研究,致力于开发颠覆性技术,将其应用到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邢卫红表示。

“科学研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漫长痛苦的锻炼,可能暂时没有发现,但也可能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结果。”邹小波说,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不是“无用功”,恰恰相反,看似无用的工作也可能是我们迈向成功道路的重要一步。

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他就给自己定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都要写一份基金申报书。十几年下来,获得过一些基金项目,但手头也累积了很多没有成功的申报书。“正是这样的锻炼过程,让我的科研思维不再停留在脑袋里,而是在记录、整理中进一步清晰了研究思路和方向。从实际来看,这些失败的项目书的确因为不实用而无用,但它们却提供了一种有用的锻炼途径,这种无用正是它的大用之所在。”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现代科研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团队合作,在采访中,科学家们频繁提到自己的团队,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深度合作已经成为主流。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云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在“长三角地区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技术与应用”等两个项目中,团队集合了南科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瑞迪建设科技总公司等部门有关科研人员,采用理论分析、原型观测、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产品开发等综合手段进行了联合攻关,创建了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理论、技术体系和调控平台,实现了城市河网水环境长效稳定提升,支撑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科研创新的组织形式往往因学科、因个人而异。邢卫红说,在工程科学领域,创新研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的,挖井出水、团结拼搏、勇于担责的精神是我们团队创新研发成功的主要原因。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团队20多年来坚持主攻一个研究方向,围绕面向生产过程开展膜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将无机膜产业从国内空白做到国际前列,培育了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公司,实现了从跟踪研究到学术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而在一些还不算很成熟的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小作坊”也能有大发现。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万贤纲就认为,创新也是很个性化的事情,“不同于有图纸、有规划的工程研究,知道自己在搭建什么样的大厦。”只要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到底,小的“个体户”用自己的方法,也可以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除了哈佛大学的合作者以外,在解决一个重要课题的过程中,万贤纲都是跟自己的博士生唐峰两个人一起研讨,“在解决这个课题的过程中,大概有半年时间我们每天都会联系沟通,有时候凌晨三点钟还讨论得很兴奋”。万贤纲说,尽管创新没有固定的路径可遵循,但无论如何,只有长年累月地坚持自己的所爱和长处,才有可能在一个领域有出乎意外的探索和发现。(杨频萍 王拓 蒋廷玉 吴红梅)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