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乐平方公益之困:被催缴房租 基金余款无法及时拨付

2020年06月22日09:11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解码南京乐平方公益之困

  南京乐平方公益发展中心。

  扫码看视频

  这些天,南京乐平方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蒋艺的内心充满焦灼:被催缴房租,基金余款无法及时拨付……直到现在蒋艺都有些恍惚,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的乐平方公益,为什么就突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起步 设立之初便决定走免费之路

  2007年左右,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实践的蒋艺发现,人们常说的助人为乐,帮助的是别人,但收获的快乐却是属于自己的。也就是从那时起,蒋艺开始投身公益。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蒋艺接触到唐氏综合征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同样身为母亲的蒋艺决心集中力量帮助他们。

  在蒋艺的认知中,做公益就是学雷锋,就是奉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使得蒋艺一度只依靠自己的力量,甚至依靠家人的资源去帮助唐氏综合征患者,“我们一直坚持走免费这条路,感觉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这样的定位,似乎也为今天突如其来的困境埋下了伏笔。

  2016年,南京乐平方公益发展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一家专注于构建公益融合平台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致力于搭建融合平台的乐平方公益,为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等特别人群建起了艺术融合教室,提供庇护性就业岗位。乐平方公益有一个集阅读、品茗、咖啡为一体的咖啡吧,不仅可为成年残障人士提供行为习惯培养、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为残障儿童提供绘画、合唱、舞蹈、篮球、足球等一系列艺体类活动。

  做好事、积福报,是蒋艺投身公益最朴素的初心。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的蒋艺在助人中收获快乐,也被“滋养”。与此同时,蒋艺也没有忽视项目的成长性,她和团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创业大赛并频频获奖,多个公益项目获得社会公募基金支持。蒋艺坦言,在公募基金支持下,乐平方公益已实现人员工资、场地费用以及日常活动执行费用的持平。对这样的状态,蒋艺是满意的,并乐观地认为可以一直如此顺畅地走下去。

  突变 一封催缴通知函打破平静

  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乐平方公益也陷入了困境。南京乐平方公益发展中心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谁来帮助乐平方公益走出困境?》的推文,将乐平方公益面临的困境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6月伊始,当乐平方公益正准备恢复线下活动时,场地出租方的一封通知函令蒋艺和同伴们手足无措,通知函上写着:2020年5月1日—7月31日这一期的租金等共计7万余元的费用已经形成欠款,“如若逾期不缴纳欠款,我司为保障公司利益,不保证贵方能正常经营。”

  与此同时,由于基金会复杂的审计及管理程序,暂时还无法完成剩余款项的拨付。“我们理解场地方的困难,也理解基金会对于项目资金的管理规定。”但蒋艺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机构停摆,让残障人士失望,更不舍多年积累下来的资源乃至资产都就此浪费。

  同样不舍的,还有在这里得到帮助的家庭。“真的太突然了。”在乐平方公益,记者见到了自闭症患儿依依(化名)的妈妈,“与基础的技能训练相比,这里更倾向于社交性,孩子也更放松更愿意来。”依依妈妈告诉记者,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也是他们的“喘息之地”。患自闭症的孩子不能离人,带着孩子到乐平方公益上课都有志愿者陪伴左右,妈妈们就能歇一歇,也可以相互交流一些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

  “患自闭症的孩子不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但长时间的积累还是能看到他们的改变的。”另一位自闭症患儿橙橙(化名)的妈妈告诉记者,自己通过其他家长的介绍来到了乐平方公益,只要有课程,自己都会带着孩子来,“原来孩子多动,不太听指令,现在都有了明显改善。”乐平方公益突陷困境,家长们也显得忧心忡忡,“我们需要乐平方公益。”

  转机 线上线下共谋应对之策

  乐平方公益到底该怎么办?一场线上+线下的大讨论由此展开。讨论中,乐平方公益的一位志愿者以经营者的角度指出,乐平方选在了商业体内,虽用的是商业资源,但做的却是公益,本身就有不贴合之处。既然选在了这里,那么乐平方就应通过错峰经营,最大化地利用资源。但另一位长期关注社会组织的家长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是自己跑了北上广等地很多机构,公益组织做生意就没有很成功的。为什么把机构落在商业体内?蒋艺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希望心智障碍者不是被“圈养”,而是可以真正与社会融合,“只有越来越多的接触、了解,才能消除偏见。”

  但这一次的“坎”让蒋艺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坚持,“也许应当试试与会者的建议,寻找可以免费提供场地的企业或机构,以共享场地的方式继续下去。”

  除了找寻更经济的场地,也有人提出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进行咖啡及其他公益产品销售,以解燃眉之急。还有人提出众筹借款,项目执行款到位后进行返还。为解决乐平方公益眼前的困难,不少人出谋划策,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比如,将机构打造成心智障碍群体学习及工作刚需资源的提供方,为普通孩子提供社会实践服务等,通过产品与服务,助力未来的发展。讨论的余音还在,蒋艺就给记者发来了一个好消息:虽然基金会的款项拨付有着严格的程序,但基金会的高管在得知情况后,愿意以个人借款的方式帮助乐平方公益渡过眼前的难关。

  思考 办公益可尝试走“合作之路”

  南京工程学院社会治理研究所张志鹏教授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乐平方公益选择的领域,做的事情都非常好,而且通过5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3名全职人员,能否养活全职人员,是判断一个社会组织是否进入发展良性轨道的重要标志。这次乐平方公益面临的困境,从表面上看是因受疫情影响,由于许多其他机构项目不达标,导致作为其中一个分支执行机构的乐平方公益也无法得到基金的余款拨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乐平方公益资金来源过于单一,而这又是很多社会组织随时都可能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目前很多社会组织都依靠政府公益创投项目,或基金会的项目资金来维持组织的运作,一旦资金来源出现问题,往往会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于是有人提出,社会组织也应像企业那样运营。对此,张志鹏认为,很多社会组织人员都不是商业出身,他们的经营能力相对欠缺,但想要可持续发展,培育自身的“造血功能”肯定必不可少,比如可与有经营能力的个人、公司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完全可以尝试收费,对困难人员可减免费用,如总是一味担心收费了就没人来,那就得反思自己提供的项目是否真的足够好。

(责编:唐璐璐、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