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考面试开考 复工复产成考题

2020年06月08日08:18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复工复产、打车迟到都成了考题

2020年江苏省考面试省直考区现场。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江苏省考面试时间由2月22日、23日推迟到6月6日、7日。昨天,这场备受关注的考试正式开考。经历了将近4个月的备考,考生们“蓄势待发”,考题也焕然一新,复工复产等考点悉数入题。虽然题面看上去似曾相识,但想要答好却相当不容易。专家表示,考生想要得高分,绝对不能拘泥于题面,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积累,学会“小题大做”。

考点直击

考生进考场前

都得露出手腕量体温

6日早晨7:30,记者来到江苏省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省直考区。考生们在亮出自己的“苏康码”绿码后,纷纷通过规定的路线进入考场候考。和往年不同的是,在考生进入候考区的“必经之路”上,多了两个体温测量装置。每位考生需要“双重防护”,在体温测量装置前露出手腕测量体温,确认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候考区。

不仅是考生需要亮出“苏康码”绿码,参加面试的考官、工作人员同样必须持有绿色“苏康码”。记者了解到,今年全省进入面试的考生有2.4万多人(含应届大学毕业生选调生1329人),其中省直单位进入面试的考生342人。进入面试的考生是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笔试,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招录计划数1:3的比例,经过严格的资格复审、向社会公布等程序后确定的。

面试结束后,将按照公务员招录公告规定的考试总成绩计算方法,计算考生的总成绩。根据总成绩,按照职位招录计划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考察人选。6月中旬将开始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体检、考察,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办理录用手续。考录工作预计在8月底前结束。

考生心声

备考四个多月

考完“如释重负”

“准备了四个月,这叫一把辛酸泪啊。”在省直考区面试考点,来自盐城的考生小朱走出考场后终于“释放”了出来。看着自己78分的面试考分,小朱满脸写着“如释重负”。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三年的工作经历,选择报考公务员是希望“更上一层楼”,“省厅都需要有工作经历,我的学历、专业等条件都符合,于是就报名了。”

因为优秀的文化课基础,小朱在笔试中考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开始准备面试的时候,想着顶多辛苦一两个月,就能一下子‘痛快’了,谁知道因为疫情原因,面试推迟了。”复工后,小朱的工作量陡然增加了一倍,只能在晚上睡觉前给自己留下一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对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要求很高,第二天不能因为晚上熬夜复习而犯困,得时时刻刻打起精神,所以我感觉备考的这段日子,我真的像在‘打游击’。”

让小朱庆幸的是,面试考题中关于复工复产的考察,与他积累的工作经验十分相关。“我把复工后单位的做法、应该改进的地方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自我感觉逻辑性和论述的详实程度还是很到位的,所以我觉得这道题应该给我加了不少分。”小朱笑道,“这么一回想,加班复习扛住了双倍压力的日子也是有收获的。”

考题解析

看上去“似曾相识”,想要答好可不容易

这一次面试考题中,第一题就给了考生一个“下马威”。一位考生向记者回忆了考题的内容:对于现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国家颁布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地方政府用大概率思维来防止小概率事件,为避免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采取了应急预案,分配任务,明确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全方位监管等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江苏省高教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丁晓昌教授表示,这道题贴近的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需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着眼于政府的应对之策,关心重大决策的考生可以得高分。

南京大学统战部部长兼党办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云骏教授表示,某种程度上,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应对也是一种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考察的是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者在思维认识层面上如何规范化和系统化,这才是答题的高度所在。“如果就事论事,上升不到哲学层面,没有思维高度,那考生就会吃亏了。”

解题注重“实干”,要学会“小题大做”

和前两年都必定会出现的寓言题相比,江苏省考面试题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在于,对考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今年省考面试的四道题中,三道都和具体问题相关。如第二题,某市20家非国有博物馆联名向市长写信,反映博物馆资金不足。市政府让你去调研,调研工作的重点有哪些?还有第三题,企业复工复产后,仓库审批手续未完成,导致货品积压,作为入驻企业的帮扶干部,你应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来自生活,是基层公务员岗位中很容易碰到的问题。考生需要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逻辑分明地做回答,必须有足够的基层工作经验积累才行,想要通过训练或者背模板的方式来“套路”答题,显然不现实。省人大内务与监察委员会委员、江苏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分析,第二题考察的是考生的“心眼”,能够从调研的“冷数据”中找到“热建议”,这才是公务员的“实干”,能够发现决策的空间,从平实中体现出自己过硬的业务素质,学会“小题大做”。而第三题考的不仅是干部的责任心和主动性,还需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向领导汇报或是多方协调,那这样的回答就太流于表面了。”彭坤明说。

不能“就事论事”,要看到题目中的文化内涵

最让考生们意想不到的第四题,考察了一段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对话——乘客着急去火车站,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出租车,然而司机在前来接乘客的路上,因为堵车而迟到了,乘客逐渐不耐烦,但司机却一直用标准而礼貌的服务做着回应,最终不仅获得了乘客的理解,还收到了一个“五星好评”。“按照往年出题风格,最后一道题我准备的是演讲,谁知道今年竟然考了一段对话,让我们分析这段对话中感悟出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启示,我是真的不会答。”考场外的考生们基本都栽在了这道题上。

事实上,这正是本次考试中容易拉开考生梯度的“得分点”。考题解析专家彭坤明表示,对话中透露的,不仅是简单的服务意识和技巧,实际隐含着公共服务中公共文化建设的问题。“服务行业需要对行业文化建设进行倡导,建立起相互信任、包容的氛围,这样大家才能互相感染。”彭坤明举了个例子,“我们在生活中其实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服务行业带给我们的便利,下雨天里快递小哥依然在雨中派件,收到快件的你,如果能递给快递小哥一张纸,让他擦擦脸上的雨水,大家都会觉得舒心更多。”(杨甜子)

(责编:萧潇、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