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特殊办法!
疫情期间,鼓楼区针对众多无物管敞开式老旧小区,采取了多个行之有效的临时性管理举措。升级“智慧化”家园、组建“领头雁”自管会……一项项举措取得切实效果。
近日,鼓楼区形成了坚持党建引领、树立常态思维、落实精准防控、强化科技赋能、完善网格治理、持续关心关爱常态化疫情防控六项举措,更是将老旧小区疫情期间的临时性管理举措进一步“优化”“固化”,并加以推广,为更多百姓提供更加安全、幸福的居住环境。
以“战疫”为契机,鼓楼区正为提升老旧小区常态化管理水平贡献新经验。
居民点赞,老旧小区管理实现“智能化”
中央门街道新门口18号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有居民276户,老旧无物管小区“脏乱差”的现象,在这里都发生过。
今年初,疫情来袭,小区设立值守岗,实施临时性封闭管理。关闭侧门,仅留大门,管委会成员与居民志愿者轮流值守,全力守护家园安全。小区居民、网格支部书记和管委会主任范新华说,“人防”也有不足之处。戴着口罩,是邻居也不认识;脱下口罩,又担心不安全。她笑着说,不少志愿者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
中央门街道提前谋划、先行先试,率先启动无物管小区智能封闭管理工作。多方征求居民对封闭管理适当收费和自治长效管理的意见后,街道、社区大力推动,“技防+人防”的小区封闭管理的新举措亮相了。3月8日,信息公司前来采集小区居民的人脸信息,公司的人有点担心:“居民不配合怎么办,我们在其他商品房小区,个把月都采集不全信息。” 而该小区4个半天采集率达92%,大家排队办理,人与人间隔1.5米,规范有秩序,公司的人称赞不已。
4月17日,小区启动人脸识别智能门禁,没录入住户信息的人,再难进入小区。系统识别距离在50厘米到5米之间,既方便又安全,小区真正实现了封闭管理。
“离大门还有3米远,人脸识别技术就能认出我,提前开门,真是太方便了。”一名居民开心地说,没想到,自己居住的老旧小区,也能拥有商品房小区那样的“高大上”设施。
新门口社区党委书记王卫平介绍,运用科技手段实现门禁来管理,在街道新建的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就可以看到小区开门数据,对一定时间内没有进出记录的小区居民关闭进出权限,督促其回宁时向社区报备;对一定时间没有进出记录的独居老人向其家庭紧急联系人和社区网格员报警;对出租户按租房合约设定进出权限等等,用智能方式实现长效管控。
中央门办事处主任马蓉说, 2月20日,街道就谋划启动了无物管老旧小区智能封闭管理工作,探索建立街道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为疫情管控常态化打基础、为无物管小区长效管理打基础、为加强基层治理打基础。截至目前,街道155个无物管老旧小区、院落、楼幢已实现封闭管理的112个(其中约90%为智能封闭),36个近期可完成,7个正在积极推进中。
党建引领,敞开院落实现“自治化”
宁海路街道山西路社区的老菜市13-21号院落,有4幢楼108户人家,以前是一个完全敞开式的院落,没有大门,车辆随意进入,违停占用消防通道。
山西门社区党委书记姚丽萍介绍,疫情初期,老菜市13-21号与另外三幢楼合在一起封闭值守。疫情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后,街道调研决定,老菜市13-21小区门口新建大铁门,大门上面套小门,方便居民和电瓶车刷智能门禁进出。社区同时建立老菜市13-21号网格群,社工担任网格员,发挥党员楼栋长、居民积极分子的作用,进行自治管理。
5月18日大门及门禁系统正式启用。“大门套小门,大门走车、小门走人。真是好!”老菜市13号楼栋长杨伟权竖起了大拇指。
姚丽萍说:“以后大门钥匙,就交给你们楼栋长和党员志愿者保管啦。”“书记放心吧,包在我们身上。”杨伟权拍胸脯说。
20名楼栋长和党员志愿者,人手一把大门钥匙。平时大门上锁,小门过居民、电动车,汽车不让进院。遇到消防、救护车时,必须有人及时打开大门,畅通生命通道。
杨伟权说,老菜市13-21号院落在去年5月刚刚出新完毕。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楼栋长和党员志愿者开始尝试“自治化”。看管钥匙是第一步,发现问题、协调矛盾、保护身边环境……自管自治的路,还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
小市街道张王庙45-52号华洋小区,在河路道社区党委的指导下,以支部书记王春林为“领头雁”成立自管会,开始了小区自治的进程。
“自己的家园自己守护,不等不靠不求人。”王春林说,自管会成立后,他们聘请小区困难户当门卫,建立门卫管理和车辆管理制度;通过为民办实事资金,为小区安装了监控探头、车辆识别系统,修建了非机动车车棚……自管会成员赵永巧对小区围墙新上的公益广告宣传画非常满意,“这都成为小区一景了,门口的花坛也是我们自己砌的。”她笑着说。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力增强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疫情初期,该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仅保留一个主出入口,由自管会、楼栋长和志愿者组成志愿队轮流坚守;今年,该小区更是成为鼓楼区精细化管理试点小区,大家都尝到了“居民自治”的硕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志愿队成为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常备队”,服务居民群众。
优化完善,为老旧小区管理贡献“鼓楼智慧”
结合实践经验,鼓楼区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及时总结经验,将疫情期间老旧小区的临时性管理举措,通过不断优化完善,推动解决老旧小区管理上的“难点”“痛点”;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推广到全区765个老旧小区的日常管理中去;不断总结提高,力争为其他地区老旧小区常态化管理贡献“鼓楼智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相关专家认为,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基层来讲,就是要根据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解决好。
“疫情防控中,有‘危’也有‘机’,在过程中总结经验,也能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该专家表示,鼓楼区创新“人防+技防”“小区自管会”等举措,运用在老旧小区改造、管理中,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符合社会治理改革的要求。
刘阳 王婷婷 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