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答好南通“发展四问”提供高质量海事保障

沈道明

2020年05月14日18:22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12.5米长江深水航道的全线贯通,南通沿江已成为长江黄金水道的钻石航区;开发建设江苏新出海口的战略实施,南通沿海已成为长三角发展的一片热土。面对新机遇、过万亿、大项目、争先锋,南通海事局从苏州“三大法宝”中汲取前进动力,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实干实绩答好南通“发展四问”。 

聚焦大机遇,以敢于争先不迟疑的作为,为南通站在发展新风口贡献海事智慧。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以“大通州湾”思维推进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推动规划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早在2016年,南通海事局就联合上海海事大学开展江海联运的课题研究,为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建议。近两年,南通海事局又联合高等院校开展了“南通内河与通州湾海港水域直达运输航线与船型可行性”“策应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合作的海事政策”等8个项目研究,将海事“新智慧”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为通州湾建设量身定制航运发展对策。近期,南通海事局推动出台服务通州湾发展举措20项,靠前服务吕四环抱式港池“2+2”码头、中天精品钢铁码头等重点工程。同时,南通海事局全面梳理通州湾港区规划和发展情况,与大连海事大学开展“南通沿海水域通航功能区划暨支持保障系统研究”,为南通市“十四五”沿海发展规划、“大通州湾”港区规划提供海事智慧。

聚焦大项目,以迎难而上不畏惧的斗志,为南通新一轮经济开放贡献海事力量。放眼江海大地,一幅城市大建设、大跨越、大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展开。作为江海一体联动发展的参与者,大项目建设的服务者,南通海事局提供“保姆式”服务,发挥海事职能优势,在服务保障沪通大桥、过江隧道、沿海风电场、LNG码头等重点涉水工程建设方面,全面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现场通航安全维护,确保施工与通航“两安全”。当前,航运经济强市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局已开,乘国家级战略东风,南通迎来了新一轮经济开放发展。南通海事局通过出台优化35项营商环境措施、建设24小时政务受理无人值守站、实施“双诚信”管理,做精做优国际航行船舶到港“最后一海里”通关服务等创新举措,举全局之力服务“大船、大港、大桥、大风电”建设。随着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港航企业复工复产按下了“加速键”。为减轻航运企业经营负担和贸易压力,自今年3月1日以来,南通海事局认真落实相关减免征事项,支持物流业纾解困难,加快恢复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截至4月底,南通港阶段性免征港口建设费4.14千万元。

聚焦大安全,以舍我其谁不退缩的担当,为南通平安江海建设贡献海事作为。为了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海事人始终用双眼紧盯江海安全,始终用双耳倾听船民呼声,科学实施“江海管理一体化、全程监控一体化、巡航搜救一体化、监管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每年保障约100万艘次船舶进出长江南通段。当前,水上交通安全面临多重挑战,特别是复工复产之后,不少企业抢进度、抢市场、抢效益,安全生产投入受到影响,存在麻痹侥幸的安全思想。南通海事局早宣传、早介入、早引导、早提醒、早处置,牢牢守住江海水上交通安全底线。以长江南通段和海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构建了“长江与运河口、通州湾与内河口、南黄海与长江北支口”共治现代化治理格局,强化重大隐患督办和“清零”工作,抓好通州湾港口、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通航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近两年,长江南通段等级事故连续“零记录”、未发生人员伤亡,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创历史新佳。

聚焦大生态,以只争朝夕不懈怠的劲头,为南通绿色城市创建再立海事新功。如今,“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南通正大力建设沿江地区生态示范段,深入实施“砸笼换绿”“腾笼换鸟”措施,全力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南通海事局时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算大帐、看长远,创新推出了“一零两全四免费”、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等举措,以船舶尾气遥测仪、智能北斗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装置等现代科技为引擎,助力南通发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困境,着力打造绿色现代航运钻石航区。积极助力中天钢铁、如东风电、LNG工程等多个百亿级重特大绿色产业项目在南通沿海落地。为此,南通海事局着眼沿海绿色发展,构建“1234”综合治理格局、“1+7”港口环保一体化绿色联盟深度融合模式等机制,为沿海发展增添“绿能量”。

未来,南通海事局将把服务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光荣使命,以更大格局、更优服务、更快节奏,着力打造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全力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南通发展“四问”交出满分答卷。

(作者系南通海事局局长、党委书记)

(责编:张鑫、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