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石湫:千年银杏树下的“小康密码”

2020年04月13日09:05  来源:南京日报
 
原标题:溧水石湫:千年银杏树下的“小康密码”

  在溧水九塘村,由废弃粮仓改造而成的都舍粮仓酒店,是一家具有独特品位的乡村酒店。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 崔晓摄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本报今起开设“聚力创新南京 决胜全面小康”专栏,聚焦全市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成果;聚焦全市坚持把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推动经济实力大幅增强的生动实践;聚焦全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传递基层声音,讲好南京故事。

  在溧水石湫,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走过幸福桥,在拥有18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下祈愿,便能收获幸福。过去,这是当地村民祈求美好生活的全部寄托,如今,在党和政府精准脱贫政策的扶持下,石湫人民不等不靠,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主动创造幸福生活。

  4月10日下午,“聚力创新南京 决胜全面小康”主题采访活动首站走进溧水区石湫街道上方和九塘村,解开当地增收奔小康的“幸福密码”。

  颜值提升,从“三乱”到“三包”

  从市区驱车一路往南,到达位于小茅山脚下的溧水石湫上方村葫芦坝,但见远山含黛、溪水潺潺,沿着花海慢道,翠绿的果园、茶园令人心旷神怡,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小楼参差错落,恍若世外桃源。在村的东南面,有一棵远近闻名、树龄达1800多年的银杏树,相传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母亲为纪念孙权的爷爷孙钟所栽,历经风霜雨雪,默默见证着这座千年古村的历史变迁。

  “那时候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全是泥巴。”回忆起以前村里的情形,83岁的村民曹光溢一连用了“3个乱”来形容,垃圾乱扔、污水乱倒、乱搭乱建,到处破破烂烂。

  转变发生在2017年,石湫街道结合正在规划实施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将上方葫芦坝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列为重点推进的美丽乡村重点建设项目。3年时间,葫芦坝村容村貌发生巨变。如今村里条条道路宽阔平坦,家家户户外墙干净整洁,千年古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感受乡村新面貌。

  走进村民曹宝华家的庭院内,扑面而来的是满院的花香,万年青、喇叭花、君子兰等各类花草恣意生长,为小院平添了几分意趣。曹宝华告诉记者,2018年底,葫芦坝村在全区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和“美丽庭院”创建,他第一时间报名。村里的老人小孩也纷纷参与其中,认真履行“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等门前三包责任,个个抢签责任状,高质量完成了创建任务。

  以环境提升为起点,2018年,石湫开始启动李在凤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上方村党总支书记凃白林介绍,该综合体涵盖九塘、上方2个行政村中的6个自然村,今年将主要围绕谢家、大冲、小曹、李在凤、九塘百果园环境提升等进行打造。

  产业兴旺,从“三无”到“互促”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怎么“拔穷根”?以良好生态发展旅游产业,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特色规模农业——紧抓美丽乡村发展机遇,九塘村迈出乡村振兴坚实步伐。

  因地理位置偏僻、产业单一,九塘村曾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村”,2015年,村集体稳定性收入仅59万元,被列为市级经济薄弱村。

  无资源、无资产、无项目,如何引导村民脱贫致富?在市委宣传部的定点帮扶下,九塘村决定充分盘活闲置资产,让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我们将村民闲置土地统一流转,进行高标准农田整治后流转给大户。目前,村里90%的土地已经流转,共引进同仁章花卉园、九荷塘等农业企业18个。”九塘村党总支书记薛元明表示,土地流转将村民从传统低效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村民在拥有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还可以选择到当地农业企业或者附近的溧水经济开发区打工,收入翻了几番。

  记者了解到,去年九塘村农业企业用工量累计达4万天,按100元/天计算,共为当地村民带来400万元的工资性收入。

  与此同时,九塘村还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推动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互相促进。如今,同仁章花卉园、九荷塘、百果园等四季活动不断,吸引无数周边游客前来赏花、采摘。

  在李在凤自然村,曾经的废弃粮仓被改造为集咖啡馆、书吧、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都舍粮仓酒店,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和极富科技感的物联网配置,让游客既能感受到乡土气息,也能享受到现代科技生活。酒店负责人张居杰介绍,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酒店入住率达五成,离五一假期还有约20天,但1699元/晚的独栋别院已被预订了3间。

  精神富足,日子从单调到充实

  脱贫攻坚,扭转的不仅是物质生活,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全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真没想到老了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在上方村巾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81岁的付宜珍笑得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此前独居的她时常感到孤单,如今,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她结识了不少老伙伴,日子过得很充实。

  上方村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空巢老人较多,60岁以上老人共有1000多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较大。为此村里专门引进专业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吃饭、理发、洗澡等生活照料服务和关爱探访、生活陪伴、临终关怀等精神慰藉服务,让乡村老人不用进城也能享受专业照护。

  为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7年,投资百万的“李在凤大戏台”在九塘村建成,村民们有了固定的看戏场所。九塘村联系了南京市越剧团,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市越剧团在该村成立第一个“传统戏曲文化创作推广基地”。如今,这里每月都会组织放电影、戏剧表演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九塘村还专门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九塘志愿者大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包括定期放映电影,组织文艺演出活动,举办老年人健康教育讲座,开展示范村庄、示范户和“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全面小康的成色。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莹 胡英华 汤姣姣

(责编:张妍、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