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战“疫” 南京鼓楼这家研发机构大显身手

2020年03月13日22:33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人民网南京3月14日电 (马晓波)病程转归病情预测模型、区域分析管控平台、气管拔管阻隔保护装置……战“疫”期间,位于南京鼓楼高新区的边缘智能研究院研发的科技产品成为前后方“战士”手中的“利刃”,为保一线防控人员的安全,提高防疫工作效率作出了积极贡献。

场景一:对新冠肺炎病情变化进行预警

地点: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2月4日派出37人团队抵达武汉,负责位于武汉东西湖区的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勇博士便是其中一员。新冠肺炎早期病情复杂多变,如何科学、精准地预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最科学、最优良的救治方案?李勇及时与南京医科大学公卫学院院长、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指导专家夏彦恺团队、边缘智能研究院等专家团队取得联系,由他负责在前方一线进行临床数据收集和诊疗施策,后方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相关模型和计算。 经过前后方多日努力,“新冠肺炎病程转归病情预测模型(方舱医院)”于2月27日正式上线。

“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是身体指标却有一定风险,通过该系统,医生在查房时就能重点关注那些高风险的患者,当然最终也是给临床医生做参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冠肺炎病程转归病情预测模型”是基于5种机器学习方法(AI)和临床预测模型的综合分析得出。该预测模型嵌入了前方综合服务的微信公众号,患者及时填报数据,医生在后台就能实时看到生成的预警指数。据了解,相关专家通过模型建立后的验证发现,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为88.5%,重症患者预测准确率为83.2%,轻症患者预测准确率为92.9%。

场景二:搭建平台针对区域疫情进行分析管控

地点:南京市鼓楼区

社区隔离人群的体温等疫情数据,如何进行全方位的实时感知,并快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及时为疫情状态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南京边缘智能研究院联合北京德塔精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南京市鼓楼区政府疫情防控需求,针对疫情分析管控的关键技术突击攻关,在一周内组织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及管控平台(简称“NCP分析管控平台”),解决了各渠道汇集的防疫筛查数据的采集、汇总和监测,实现疫情的有效分析、预测与管控。

“该系统首先在山西晋城的各大超市、检查站、社区、园区等防控重点推广使用。‘宁归来’系统未在南京统一上线前,鼓楼区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及管控平台也是使用这套系统。”边缘智能研究院院长郭永安告诉记者,NCP分析管控平台通过智能耳温箱实现居家隔离居民的体温等状态数据的适时感知,利用物联网及边缘智能技术,通过分析处理,实时了解居民身体健康状况。此前鼓楼区使用这套系统时,从地域、时间、空间等多维度对该区疫情数据进行去中心化交互与处理、实现可视化平台管理,为鼓楼区针对不同隔离人员提供差异化的管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小程序向鼓楼区居家隔离的居民进行新冠疫情防控宣教、信息发布推送和咨询服务,使鼓楼区的疫情防控措施更加人性化和便利化。

场景三:为武汉前方医生提供气管拔管阻隔保护装置

地点:武汉相关医院

“拔管是要病人需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短时间内通过吸痰、松气囊,然后把整个气管插管拔出来,人必定会咳嗽的,这个咳嗽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这对于一线医护而言有这不小的风险。”郭永安说,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气管拔管阻隔保护装置”诞生了。

“这个装置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医护人员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据介绍,需要进行插拔管的基本都是危重症病患,在进行相关操作时,需要一个密闭装置去保护医生,避免气溶胶感染。整个气管拔管阻隔保护装置是钢架架构,可以开合,当医生需要拔管时,把整个装置放在病床上,侧面把手伸进去操作具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

边缘智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助力前后方共同抗击疫情,该院在疫情出现早期时还帮助江苏省人民医院搭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控平台,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实时预测筛查,该系统对提高筛查效率有一定积极意义。截至目前,研究院所研发的智能语音控制电梯项目、职工分诊系统、智慧门诊项目也已基本设计完成,将于近期上线,届时将供应给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四附医院等使用。 

(责编:张鑫、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