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停電“零感知”背后,南京保電“黑科技”顯威

杜沁萌
2025年09月25日06:14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今年夏天,南京市平均溫度比常年偏高0.7度,電網最高用電負荷達到了1643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

盡管如此,南京多數家庭用電並未受到影響。相反,許多市民在空調涼風中“無感”度過了用電高峰。這背后,南京電力“黑科技”和智慧平台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高溫+高負荷”雙重壓力,國網南京供電公司把“不停電”的承諾變成了市民的“無感體驗”。

“不停電”作業智慧管控平台。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供圖

“不停電”作業智慧管控平台。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供圖

智慧調度:讓“停電”從市民感知中消失

“一開始看到發電車進小區,我還擔心要停電,沒想到家裡的空調一直就沒停過。”家住秦淮區豐富路某小區的李先生,提起上個月的電網線路改造頗感意外。

這份停電“無感”體驗,得益於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的“發電+檢修”運檢模式的創新實踐。不停電作業的背后,智慧管控平台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個堪比“電力天眼”的“智慧大腦”,能實時整合電網地理信息、負荷情況、交通路況、作業人員車輛位置等數據,實現作業方案線上制定、設備資源精准調配。

今年8月,豐富路某小區需改造電網線路,工作人員先通過“電網一張圖”勘察作業環境,檢索設備負載,精准制定“中低壓發電車+移動式發電機”組合發電作業方案,規劃出發電車最優停靠點和電纜展放路徑。

施工時,為破解市中心背街小巷狹窄、交通繁忙等難點,工作人員把發電車停在主干道,靠人工一米一米展放電纜近300米,將電源接入小區。

“我們嚴格卡著作業窗口,凌晨2點前開工、早晨8點前收工,一個月施工了四五次,沒有影響周邊交通,沒有耽誤商戶經營,也沒中斷居民用電。”南京遠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智能不停電作業研發應用分公司副總經理沈忱說。

不停電作業智慧管控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南京低壓發電車同期並網率提升至50%以上,帶電作業接入率超85%,大多數的電力檢修成了“看不見的工程”,甚至有居民看到社區通知時,才知曉家門口剛完成了線路升級。

高溫期間,這個智慧平台還能“未雨綢繆”:跟蹤負荷增長趨勢、監測重載設備線路,生成任務需求熱力圖﹔無人機自動起飛巡檢,1—2小時就能傳回實景圖片,無需人員到場。在“石城鷹眼”監測與“石城軍師”智能分析的支撐下,保電形成了“實時感知—精准預警—智能決策—快速處置”閉環。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累計完成不停電作業3344次,同比增長75.91%,節省停電時戶數約1800戶,“停電”正逐漸從市民日常感知中消失。

莫愁湖變電站35千伏開關櫃。人民網 杜沁萌攝

莫愁湖變電站35千伏開關櫃。人民網 杜沁萌攝

深夜攻堅:降低施工“最小干擾”

夏日的一天夜裡11點,南京莫愁湖變電站內燈火通明,十幾名施工人員正在35千伏開關室內忙碌。他們要趕在次日凌晨5點前完成母線拼接。這是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特意選定的“黃金6小時”。

“這個時段居民用水最少,本時段施工能降低水廠保供壓力,對市民影響也最小。”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梁慧宇解釋道。

為了這“黃金6小時”,該團隊提前做足了功課:技術人員反復核對設計圖紙,確保新開關櫃與老設備拼接嚴絲合縫﹔調度人員提前與水廠等周邊重點用戶溝通錯峰用電﹔施工現場裝設了高清球機,通過安全風險管控監督平台遠程實時監控施工過程,保障作業安全。

“主城區寸土寸金,拆遷擴建成本高、影響大,本次擴建所使用的區域均為變電站建設初期預留區域,在不新增用地的基礎上完成原站升級,不佔地、不擾民,還省去征地麻煩。”梁慧宇說,作為南京電網重要節點,莫愁湖變電站的升級意義重大:新增一台24萬千伏安的3號主變后,能有效緩解1、2號主變重載壓力,讓周邊區域網架運行更靈活。

今年夏季負荷高峰期前,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共完成18項主網基建工程,新增線路32.7公裡、變電容量151萬千伏安,主城核心區、鼓樓區、建鄴新城等區域的電網“韌性”顯著提升,讓夏季用電實現“最小干擾、最優體驗”。

部署在南京奧體中心的發電車。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供圖

部署在南京奧體中心的發電車。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供圖

賽事護航:全鏈條守住供電“零差錯”

賽事保電是一場精心籌劃的“主動戰”。7月5日,“蘇超”南京隊對陣蘇州隊比賽的前一周,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供電服務三中心工作人員蔡菁和曲曉琛就已在南京奧體中心內,檢查配電房變壓器的聲音與溫度﹔高晗、袁立新則對涉保線路做“震蕩波試驗”——通過高壓電脈沖回聲排查電纜內部隱患,避免突發停電。

“比起人工巡檢,這種方法就像給電纜做‘CT掃描’,不僅效率大大提升,還能找到肉眼看不見的老化、氣泡。”曲曉琛形象地將“黑科技”高壓電脈沖回聲比喻為“CT”。

賽事保電,考驗的是“絕對可靠性”。比賽當天,現場最高氣溫達38℃,6萬余名觀眾同時涌入南京奧體中心,用電負荷一路飆升至10195千瓦。

40多名保電人員從下午4點半至晚上10點半,一直駐守在場館各個重要點位。場館內部署了4輛發電車,其中2輛低壓發電車提前接入調試,應對突發狀況。電網調度人員緊盯屏幕,實時分析負荷曲線,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啟動預案。

除體育場館外,國網南京供電公司還對全市80個重點商超、廣場等“第二現場”開展專項排查。距離奧體中心最近的銀杏裡街區,賽事當天用電量增長了43%﹔周邊酒店用電量較上周末增長23.7%。

“我們提前開展用電檢查,守住旅游消費鏈條的用電安全。”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供電服務三中心大客戶服務專職仲振說。

截至目前,南京奧體中心舉行的3場“蘇超”賽事均實現“零閃動、零差錯、零投訴、零故障”保電目標,電力成了城市精彩活動的“隱形保鏢”。

從居民家中持續運轉的空調,到賽事場館璀璨的燈光,再到商圈景區涼爽的環境,南京供電用“智慧運維+精細管理”,踐行了“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理念。

在這場高溫“烤”驗中,一張可靠、智能的電網,正成為城市夏天最扎實的“安全感”。

(責編:張鑫、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