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人民日報關注︱中國石化南化公司:硝煙淬煉出的化工企業

2025年09月24日06: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石化南化公司——

硝煙淬煉出的化工企業

本報記者 王偉健《人民日報》(2025年9月24日第18版)

走進中國石化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化公司”),一套已有90年歷史的老裝置引人注目。

“這是我們公司的第一套裝置,至今仍在生產工業硫酸。”今年90歲,曾任南化公司總經理、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副會長的郭克禮介紹,1934年,愛國實業家范旭東在南京創辦了永利铔廠,即南化公司的前身。

《人民日報》2025年9月24日18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2025年9月24日18版 版面截圖

時針撥回上世紀30年代,正當范旭東准備大干一場時,七七事變爆發,剛創立不久的永利铔廠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寧舉喪,不受奠儀!”面對日軍的威逼利誘,范旭東嚴詞拒絕合作。隨后,永利铔廠遭遇了日軍的空襲轟炸。

為了保存民族化工的火種,時任永利铔廠總工程師兼廠長、著名化學家侯德榜臨危受命,指揮工程師和工人們拆卸設備、轉移圖紙,工人們用扁擔挑著拆卸下來的零部件,與小船等工具相結合,通過長江水道向西撤退,最終將部分關鍵設備運抵四川五通橋,重建工廠。

在南化公司的廠史陳列館裡,記者看到了永利铔廠在抗戰期間克服困難堅持生產的史料:由於四川當地井鹽質量差、價格高,侯德榜放棄了成熟的蘇爾維制鹼法。在試驗近500次、分析了2000個樣品后,1943年,侯德榜研發出了“侯氏制鹼法”。這一開創性的制鹼方法,將制鹼與合成氨流程合二為一,生產設備簡化了,生產流程縮短了,不僅把食鹽中的鈉利用率從35%提高到96%以上,成本也降低近四成。

新中國成立后,永利铔廠實行公私合營,並組建南化公司,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第一台高壓容器、第一套合成氨、硫酸、硝酸等裝置……時代變換,南化公司愈發充滿活力。

就拿有90年歷史的老裝置來說,南化公司正在實行換新行動,將其更新用於生產電子級硫酸產品。

“芯片生產就像在指甲蓋上建城市,電子級硫酸便是清潔這座城市所用的水,其純度和潔淨度對芯片的成品率、電性能及可靠性有著重要影響,必須用苛刻標准要求。”南化公司科技發展部轉型辦負責人季峰崎說。如今,南化公司正在採用蒸發提純法,從工業級發煙硫酸中提取電子級硫酸產品。

“抗戰期間‘命可以丟,實業命脈不能斷’的骨氣,在新時代轉化為公司創新發展的銳氣。”南化公司總經理劉振寧說,近年來,南化公司一直走在創新發展的路上。

9月3日上午,滿載30噸液體二氧化碳的槽罐車駛離南化公司,發往江蘇油田。這些從化工生產過程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將用作驅油劑,助力油田驅油增產。

“在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這個新賽道上,南化公司建成中國石化首個碳捕集重點實驗室,每年可捕集40萬噸二氧化碳用於油田驅油,並構建了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的完整鏈條。”劉振寧說。

耗時9年研發的C307—M型甲醇催化劑,在國內外100多套裝置上應用,市場佔有率達30%﹔持續技術攻關,研制的橡膠防老劑6PPD和TMQ成為全球首例獲得國際認証的碳中和產品﹔研發的廢酸再生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已服務40家企業……如今,這顆長江灘涂上的工業星火,已成為中國化工企業堅持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的成功樣本。

“雖然南化公司和我年齡相近,但我看它越來越年輕!”郭克禮感慨道。

(鄭瑞參與採寫)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