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納諫,南通海門以才興城

座談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近日,江蘇南通海門區舉辦了一場“人才友好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座談會”,區委書記沈旭東開門見山:“城市建設、營商環境有哪些短板?有哪些急難愁盼?少講好話、多講問題建議,越尖銳越好。”
一句話把當地“直面問題、以才興城”的決心擺到了台面上。19名參會代表覆蓋科技、產業、金融、法律、文體、醫療、農業等領域,該區四套班子“一把手”及各部委辦局、國企、區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全程參會。
當地為何重視這場會?“城市發展關鍵在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隻有好上加好,才能讓人才近悅遠來。如果對人才沒有吸引力,談何高質量發展?”沈旭東說。
與會者提前准備,多講問題和建議
“為了提出有價值的建議,我提前征求了部分青年和同行的想法。”百奧賽圖江蘇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綜合部副總監薛倩在發言中直指生物醫藥產業短板,建議加大對研發類企業的政策傾斜,吸引新藥研發企業落地,同時聯動滬通優質醫療資源,提升本地醫療服務能力,為人才營造安心環境。
南通Hero久競俱樂部總經理朱茜關注政策適配問題,“部分人才獎補政策未覆蓋新興數字文化產業,建議動態修訂‘東洲英才’分類評價標准,讓政策跟上電競、體育、短劇等產業發展節奏。”
娛貓創始人、東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楊斌著眼產業生態,建議構建多元韌性產業體系,“不能隻靠政策引才,更要靠持續的發展機會留才,讓青年留得下、成長好。”
江蘇一影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奚岩建議搭建醫療與文化創新的合作平台,推動醫療科普、健康IP開發,促進本地醫院與企業深度合作,鼓勵醫生參與產品研發與臨床反饋。
招商工業海門基地人力資源部招聘經理魏鵬飛、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數字化控制中心設備副主任韓全喜共同關注了數字化服務平台建設。魏鵬飛提議建設“海門青年政策一站式服務平台”,用大數據實現政策精准匹配、主動推送,同時希望政府協助企業對接高校資源、引進高端人才﹔韓全喜建議打造全區統一智慧數字化服務平台,實現待遇“免申即享”、生活服務“一碼通行”,讓青年人才辦事更便捷。
“蘇超”持續火熱,一路霸榜的南通隊裡35名球員來自海門珂締緣青訓基地,隊長李賢成結合自身經歷建議:“希望為包括運動員在內的青年人才提供技能培訓、職業指導、學歷提升支持,打通職業通道,讓大家既能輝煌當下,又有可期未來。”他還建議規劃更多開放性足球公園、夜間球場,鼓勵商場街區引入潮流運動業態,優化人才公寓、醫療、子女教育等配套,提升青年歸屬感。
“不說‘不好辦’,隻說‘怎麼辦’”
座談會從下午2點持續到晚上8點,與會者意猶未盡。
針對每位青年人才代表的發言,沈旭東認真記錄,當場點評,還將部分“帶火藥味”的建議當場交辦給相關部門、板塊“一把手”,明確“限期回應”。
“我們既是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李賢成9歲起在海門接受足球訓練,見証了當地為運動員提供的發展平台。他關於運動員職業轉型、體育設施優化的建議剛說完,沈旭東接過話茬:“賢成的建議很實在,我們要認真消化,推動足球俱樂部與海門共成長,多為運動員賦能,尤其關注職業轉型,讓大家在海門找到歸屬感。”
一位與會者說:“不局限於學歷或行業,海門對待人才的開放態度很打動人。”對此,沈旭東進一步做了闡釋:“沒有好產業、好機會,人才來了做什麼?留人的關鍵靠環境、待遇,更靠未來的可能性。有吸引力的城市,既要抓科技創新‘硬實力’,也要補住房、教育、醫療‘軟實力’,更不能丟文化內涵‘精氣神’。”
“不說‘不好辦’,隻說‘怎麼辦’!不破不立,還要邊破邊立。”對於大家的建議,沈旭東要求各部門會后逐條梳理、深入分析、充分吸納,明確責任主體,用“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作風解決青年人才的急難愁盼。
“這次開門納諫讓人眼前一亮,有些問題直指痛點堵點。”海門區衛健委副主任王永偉表示,會后將認真消化吸收建議,把人才服務保障工作做實做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