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八旬老人密林失聯 無人機紅外“透視”尋蹤跡

原題:密林失聯,無人機紅外“透視”尋蹤跡
蘇州八旬老人走失48小時后終脫險
“我父親不見了!昨天給他做好的飯都沒動過!”近日,蘇州吳江區公安局桃源派出所接到市民韓先生的報警稱,其80歲的父親已失聯超過24小時。民警通過調取公共視頻、走訪居民鎖定線索,判斷老人大概率進入了附近荊棘叢生的密林。面對人力搜尋受阻的困境,民警啟用無人機紅外熱成像技術,搭配循環播放家屬錄音精准定位可疑熱源,最終在密林中找到失聯48小時、已陷入昏迷的老人。
老人獨自入密林失聯,家屬急報警
“我們看到前一天做的飯還在桌上,才發現不對勁。”韓先生告訴記者,老人平時雖偶有出門,但從不會徹夜不歸。家屬報警時,老人已失蹤超24小時。
接警后,桃源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調取公共視頻。畫面顯示,老人走到桃源鎮一處百畝密林附近,隨后便徹底消失在鏡頭之外。“這片林子大多是常年無人涉足的區域,荊棘叢生,連當地人都很少往裡走。”派出所民警唐亮介紹。
“基本能斷定老人進了密林,但這麼大的面積,靠人力搜尋無異於大海撈針。”唐亮表示,當時已至深夜,夜色籠罩下的樹林漆黑一片,首批入林搜尋的警力只能借著手電筒的微光摸索,荊棘劃破了警服,卻連老人的影子都沒見到。
無人機紅外“鎖熱源”,家屬錄音辨生機
“不能再蠻干!得用科學方法!”次日清晨,桃源派出所調整搜救方案,啟用搭載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無人機。“紅外能捕捉物體發出的熱源,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只要存在體溫或熱量輻射,就會顯示出來。”唐亮解釋,首輪低空掃描后,屏幕上出現了多個閃爍的紅點,“那些就是密林中的可疑熱源。”
“但這些熱源可能是野兔、飛鳥,也可能是堆積的干草堆。”唐亮告訴記者,為精准定位老人,民警當即降低無人機飛行高度,同時將韓先生提前錄好的呼喊聲——“爸!你在哪?答應一聲!”通過無人機循環播放。“如果是活人,聽到熟悉的聲音,大概率會有動作,紅外畫面裡就能看到熱源移動。”
幾分鐘后,屏幕上的三個紅點中,有一個突然輕微晃動起來!“就是這!”民警立刻鎖定該位置。隨后,特勤隊員們一路劈開齊腰高的荊棘,深一腳淺一腳地往熱源方向突進。
密林深處尋得老人,失聯48小時后終脫險
“找到了!在這兒!”當隊員們撥開一片灌木叢時,終於在一棵大樹下找到了老人。唐亮告訴記者,此刻距離老人失聯已過去48小時,老人躺在地上,嘴唇干裂得起了皮,雙眼緊閉。“我們當即輕拍他肩部進行喚醒處理,在確認其意識尚存且具備吞咽能力后,才緩慢喂了少量鹽汽水,幫助他恢復體力。”
因救護車無法進入密林,民警將韓大爺抬到毯上,一步一步往外挪。“怕碰傷老人,我們走得特別慢,短短幾百米的路,走了近20分鐘。”唐亮說,直到將老人抬上救護車的擔架,救援人員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
“目前老人已無大礙。”民警也借此提醒:家中有老人、小孩,尤其是患有老年痴呆、記憶力減退的高齡老人,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可讓老人佩戴具備定位功能的手環、手表,或在衣物內側放置寫有家庭住址、家屬聯系方式的卡片。“一旦發生走失情況,這些措施能為救援爭取寶貴時間。” (費小威 孫漢侖)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