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丨90后"小巷總理","拼"出一個暖心社區

居民們在海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排練中阮合奏。人民網 張瀚天攝
上午10點,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新海街道海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中阮合奏聲響起,十多位老人聚在一起排練《茉莉花》,她們在為社區的國慶演出做准備。
“參加社區集體活動,大伙兒積極性特別高!”對自己的退休生活,海連社區老年中阮演奏隊領隊姜蘇有兩個沒想到:一是她還會繼續教人中阮演奏,只是學生變成了社區裡的同齡人﹔二是老舊社區變化多,硬件好了,配套全了,人心也齊了。
近些年,姜蘇見証了一連串的暖心變化,社區裡陸續有了老年大學、便民水站、公益市集、社區食堂、口袋公園、健康驛站、就業服務站等。“它們就像是拼圖,慢慢地把社區拼得越來越好。”她說。
當然,對這些民生事項最熟悉的莫過於社區黨委書記李肖娜,這位90后憑著服務基層的熱忱,把社區工作干得有板有眼,2023年她還當選了全國人大代表。
6年前,李肖娜剛上任時面臨的問題一大串:設施老化、路面坑窪、停車困難,物業費收繳率不高……她和同事們挨家挨戶走訪,整理出12項問題清單。馬不停蹄,她先是推動修復了廢棄20年的地下停車場,又說服物業公司先行墊資,推動基礎設施修繕更新。頭三腳最難踢,她愣是踢了下來。
進入“十四五”,海連社區乘勢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將物業辦公室融進黨群服務中心,實現社區和物業人員“同桌辦公”,居民辦事效率大幅提高。社區、物業和業委會從“各管各”變成“一起干”。“社區和物業真干事、干實事,大伙兒都看在眼裡,現在物業費收繳率都達到90%以上了。”李肖娜說。
居民們在社區食堂百穗餐廳就餐。人民網 張瀚天攝
時近中午,李肖娜站起身:“走,帶你看看我們的社區食堂。”此時,與黨群服務中心挨著的百穗餐廳早已排起了長龍,這裡自選菜品20余種,老年人還能享受八五折。
“食堂開業前經過兩次試運營,我們一直在找價格公道、居民滿意又能讓服務商可持續經營的平衡點。”李肖娜介紹,2023年,餐廳從70平方米擴大到200平方米,每天為近300位居民提供三餐服務。
李肖娜介紹社區裡新設的“新就業群體服務地圖”。人民網 張瀚天攝
今年3月份,參加完全國兩會回來,李肖娜又尋思著把更好服務新就業群體工作落實好。外賣員反映找樓難,社區很快換上大字樓號牌,並在小區入口設立了“新就業群體服務地圖”﹔有快遞員為孩子暑假托管發愁,社區裡辦起了托管班﹔女騎手臨時需要女性用品,“連新e站”物資箱裡就多了紅糖、姜茶等。
眼下,李肖娜忙著籌劃改造一處2000多平方米的閑置幼兒園,計劃打造一個覆蓋全齡段的社區友好綜合體,從孩子的教育與研學,到青年的創業、就業與培訓,再到老年人的全方位服務,都將在這裡實現。
“社區工作忙不完,關鍵是要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既貼心又走心的服務。”採訪結束時,李肖娜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