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從創業到安家,37萬青年逐夢雨花

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
2025年09月11日07:3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從“單槍匹馬”創業到掌舵年營收5000萬元的企業,郭鑫洋隻用了4年。“從獎補政策到供應鏈匹配,南京對青年人才的友好令人‘意想不到’”。

像郭鑫洋一樣,每年有近1.3萬名青年才俊涌向南京市雨花台區,他們在這裡創業就業,“筑巢”安家。如今37萬青年人齊聚雨花台區,投身軟件業,平均每平方公裡活躍著2800多名軟件工程師。

是什麼吸引著這群年輕人在這裡追逐夢想?背后又有著怎樣的青春故事?近日,記者走進雨花台區進行了探訪。

航拍中國(南京)軟件谷。南京市工信局供圖

航拍中國(南京)軟件谷。南京市工信局供圖

產業磁吸力:從引才到聚才

2021年,郭鑫洋來到南京創業。“創業之路遠比預想的更加艱難。地方資源雖豐富,但轉化卻不容易。”郭鑫洋說,“自身過硬”的前提下,如何“被看見”是他面臨的首個挑戰。

創業艱難期,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慧眼識別出郭鑫洋所研發的“城市網格化無人機防御系統”項目價值。2022年,該項目獲得“贏在南京”雨花台區比賽二等獎,郭鑫洋隨后獲得了“種子輪投資”。不久,他將剛創辦的“雲上筋斗”公司遷到位於雨花台區的中國(南京)軟件谷。

“如果將無人機反制技術的落地視為構建一個完整系統,那軟件就好比‘大腦’,天線等硬件就像是‘軀干’。”起步資金問題獲得解決后,郭鑫洋面臨的另一大挑戰就是如何匹配供應鏈。中國(南京)軟件谷工作人員主動對接,很快協助郭鑫洋與江寧區一家生產天線的公司合作,解決了企業發展難題。

4年來,“雲上筋斗”公司辦公面積擴大了70倍,團隊人員增至70余人。企業快速發展的每一階段,都享受到了地方政策獎補賦能。2024年,郭鑫洋入選江蘇省“雙創人才”,並獲評南京市人才安居C類人才,由此可申領購房補貼達百萬元以上。

“我們做的工作就是給創業者送去徐徐‘暖風’和融融‘熱氣’,一起把‘冷板凳’捂熱。”軟件谷科技創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省、市、區三級政府都很重視“筑巢引鳳”工作。

5月28日,雨花台區發布“高質量人口人才政策12條”。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5月28日,雨花台區發布“高質量人口人才政策12條”。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今年5月,雨花台區發布了“高質量人口人才政策12條”,聚焦“願意生、引得進、留得住、過得好”等目標,發力人口人才“全周期”支持體系建設。按照相關標准,郭鑫洋還可享受數十萬元的購房補貼。

服務企業何以“更懂你”?這要從雨花台區的軟件基因說起。

20多年前,華為、中興通訊落地雨花台區后,這裡逐漸成為IT人才的“夢想之地”。2005年,南京市明確提出“建設中國軟件名城”目標,雨花台區擔任“排頭兵”,經過20年打拼,一座國家級軟件園——中國(南京)軟件谷拔地而起。作為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和南京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的核心區,目前,該園區已集聚4462家涉軟企業,軟件業務產值佔南京市近40%。

產業的強勢集聚,形成了強大的人才磁場。“我們一個很深的體會是,在這裡能夠精准找到與企業需求高度匹配的人才。”作為一家“互聯網+物流”的科技型企業,運滿滿聯合創始人馬桂珍對雨花台區的創新創業環境深有感觸。目前,該公司軟件開發等關鍵部門員工平均年齡29歲。青年人才匯聚,為他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意和活力。

園區開設嬰幼園,讓不少年輕夫妻得以“樓上上班,樓下帶娃”。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園區開設嬰幼園,讓不少年輕夫妻得以“樓上上班,樓下帶娃”。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政策暖人心:從“筑巢”到“固巢”

8月26日上午,陳浩抱著13個月大的兒子走進雨花台區龍角獅嬰幼園。幼師劉盼盼一邊熟練地為孩子測量體溫,一邊與陳浩溝通孩子的夜間睡眠和進食情況。

陳浩和妻子都是中興通訊公司的員工。今年6月,陳浩聽說公司附近新開了一家托育乳兒班,服務不錯,每月還可享受地方政府發放的300元入托券,“經過一番考察后,我把孩子送去托育,剛開始,心裡還挺擔心。”不過,當他看到那份詳細記錄進食、睡眠和情緒變化的《每日記錄表》時,心中顧慮很快消失。

“解決‘帶娃難’,才能讓青年人才‘放手干’。針對青年人才實際需求,我們重點推進了‘一老一小’服務進園區、進社區,目前全區已布設57個普惠托育點。”雨花台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托得住、托得好,今年該區精准施策,面向軟件企業員工定向發放了0-3歲子女入托券,切實降低了青年家庭的育兒成本。

調查數據顯示,不少青年人願意接受的南京房租不高於2000元,但市區30-40平米的長租公寓均價在3000-4000元。

為了降低青年人租房成本,雨花台區為前來實習和實踐的青年人才提供了長達30天的免費過渡住房。該區還創新推出“先租后購”模式,人才租房可享最長3年補貼,非人才房也有2年補貼。在享受南京既有安居政策后,他們還能疊加享受最高百萬元的梯度購房補貼。

千裡迢迢從廣西來南京實習的龐瑞宏,已經在雨花親身感受到這片創新熱土的暖心之舉。7月下旬,他進入軟件谷企業中科創達開始為期3個月的實習,並通過“雨花青年微在線”平台成功申請到菁英公寓,享受到當地為實習生提供的30天免費過渡住宿政策。“希望明年畢業時,這裡能成為我職業生涯的起點。”

面對年輕人的婚戀需求和交友困境,雨花台區通過“花為媒”平台,為青年人才“牽紅線”。前不久,中興通訊軟件開發員楊光和小行醫院中醫師張文瑤便因此結緣,並順利步入婚姻殿堂。

青年人才的每一個“關鍵小事”,在雨花台區都會被視作“心頭大事”,進行系統性回應。據統計,近年來,雨花台區人口年均增長率比全市高6.12%,其中新增就業人員平均年齡最小、平均學歷最高、平均收入最多,在職職工收入居全市12個板塊之首。

“面向未來,雨花台區將始終以人才需求為導向,持續推動人才服務從‘普惠保障’向‘品質體驗’升級。”雨花台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致力於構建一個“雨”人才共成長、相互成就的發展生態,讓每一個“郭鑫洋”都能在關鍵時刻遇見自己的“伯樂”,讓每一次創新突破都能獲得暖心支持。

(責編:張鑫、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