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洪澤湖畔,“蟹塘主播”上線

段廣玉展示新捕撈出水的大閘蟹。人民網 李欣陽攝
清晨,洪澤湖畔薄霧未散,江蘇泗洪縣臨淮鎮勝利社區蟹塘邊,段廣玉和工人拉網起蟹。
49歲的段廣玉是勝利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養蟹20多年,手下166畝蟹塘,他還是當地知名的“蟹塘主播”。上得岸來,他把螃蟹倒進大桶,隨手撈起一隻拿到直播鏡頭前:“看,殼青肚白,螯強色艷!大伙兒注意,公蟹肚臍三角尖,母蟹的是圓弧。”話音剛落,屏幕上彈出一筆20箱的訂單。
老段做直播已有5年,“論口才我比不了專業團隊,但咱家大閘蟹那是杠杠的,直播間裡看得見,蟹塘也看得見,我們拍的養蟹日常大家也愛看。”
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大閘蟹迎來備貨旺季,老段一天能賣出2000多斤。蟹塘邊庫房裡,村民們埋頭捆蟹,紅繩在指尖翻飛,“泗洪大閘蟹”的禮盒越裝越多。“麻利的一天掙七八百,我慢些也有三百多。”村民王雲邊捆邊笑著說。
“泗洪大閘蟹”陸續上市,蟹農們一早忙著打包。受訪者供圖
老段螃蟹生意風生水起,去年銷售額達3400萬元。作為社區干部,他也不忘帶動鄉親,一度挨家挨戶做工作:“現在市場認精品,養1隻優質蟹要比2隻普通蟹賺得多。”於是,陸續有蟹農壓減蟹塘密度,改用小魚、玉米喂養,1隻三兩半的精品蟹能賣到五六十元,勝利社區蟹農每畝淨收益要比過去增加約2000元。
“90后”孟穎是位“蟹二代”,從小在蟹塘邊長大,2017年回到臨淮鎮和父親經營蟹塘。6年前,一段隨手拍的“蟹塘喂料”視頻意外走紅,讓她一天漲粉上萬,孟穎干脆成立合作社,做起電商來。不光自己賣蟹,她還為電商頭部主播供貨,“先把‘泗洪大閘蟹’的品牌立起來,再做穩定供應鏈”。
泗洪躋身“中國螃蟹之鄉”既靠擁有國家地理標志的品質好蟹,也靠實打實的政策支撐。2022年,縣裡推進全民創業,每年開展五六次電商培訓,還舉辦“118@助創”直播活動,給像段廣玉、孟穎這樣的創業者搭建展示平台。如今,光臨淮鎮就有20多家成規模電商水產企業,150多名青年返鄉創業。
電商東風下,泗洪蟹農的日子愈發紅火。“電商不光讓蟹農多掙錢,還帶活了物流、包裝產業。”泗洪縣創業辦相關負責人說,從前蟹農守著蟹塘盼市場,現在借助直播電商賣得更廣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