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用“菜”換“餐” 泰州興化創新農村助餐新模式

2025年08月01日07:22 |
小字號

原題:用“菜”換“餐” 江蘇一地創新農村助餐新模式

民以食為天,助餐服務是養老服務的重要內容。如何讓老人們吃得安心、開心?在泰州興化市釣魚鎮中朝村互助養老睦鄰點,村裡的老人可以利用自己種植的瓜果蔬菜,到睦鄰點兌換助餐服務。這一創新舉措既讓老人們方便地享受到助餐服務,又為睦鄰點提供了新鮮的食材。

一大早,釣魚鎮中朝村沈金榮老人和鄰居一起,帶著一籃剛採摘的蔬菜和草雞蛋來到了村裡的互助養老睦鄰點,將這些物品交到了睦鄰點負責人張春雨的手中,接著,他們將這些物品一一過秤。

對照物品換購價目表,按市場價折算金額,雞蛋2.3公斤、36元,茄子2.2公斤、8元,豇豆1.8公斤、9元,一共53元,加上前期送來的一些蔬菜,沈金榮又可以在助餐點免費吃上好一段時間了。

村民沈金榮告訴記者:“自己家裡長的蔬菜,有茄子,有豇豆,還有黃瓜,還有青菜,自己家裡吃不掉,就送到助餐點食堂。正好幾次送過來有300元錢了,可以在這裡吃飯吃兩個月。”

中朝村互助養老睦鄰點以每頓飯菜5元的優惠價格,為村裡80歲以上老人和重殘人員提供助餐服務。運營當中工作人員發現,用餐老人當中不少人都喜歡在房前屋后種些蔬菜,而有些蔬菜吃不完就會白白浪費,而助餐點有時卻要為採購新鮮蔬菜花費不少工夫,大伙兒一合計,於是決定實行以蔬菜等食材兌換助餐服務的便民模式。睦鄰點負責人 張春雨介紹:“本村的老人自己種的蔬菜,吃不了,到我們居家養老點來兌換就餐。有的老人多余下來的菜品帶過來,能在我們助餐點免費吃個10天左右,方便了好多老人。”

有了村民自種自產新鮮食材的助力,睦鄰點的食堂辦得有聲有色。上午8點左右,服務人員就忙著准備食材、烹制菜品,這些菜品當中就有老人們剛剛送來的豇豆和雞蛋。睦鄰點服務人員宋小芳說:“菜品每天都不一樣,都是老人喜歡吃的,像今天就是蒸蛋、鴨腿,還有豇豆。”

考慮到一些老人路途較遠、行動不便,睦鄰點還為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上午10點半,老黨員、服務人員榮明喜就開著車,將餐盒逐家逐戶送到老人手中。

“以菜換餐”的模式推行以來,中朝村睦鄰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人。目前,每天正常有50多位老人享受助餐服務,約佔全村老人的三分之一。

釣魚鎮為民服務中心民政負責人沈步炳表示:“目前,除了中朝村的助餐點之外,釣魚鎮將進一步推廣以新鮮菜品兌換助餐的行動,讓更多老人享受便民助餐服務。”

記者|徐仁飛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荔枝新聞中心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