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江蘇無錫:學習教育以“實”字破題 用“改”字交卷

2025年07月08日15:0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無錫市委黨校與市紀委監委聯合開展“警示教育雙師教學”。無錫市委組織部供圖

無錫市委黨校與市紀委監委聯合開展“警示教育雙師教學”。無錫市委組織部供圖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蘇省無錫市黨員干部以“五嚴五實”為綱,將學習課堂搬到發展一線、群眾身邊,用“真查實改”破解民生難題,以“開門教育”凝聚黨心民心,讓清風正氣化為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答卷。

“關鍵少數”領跑,層層帶動學深悟透

“領導干部學深一層,整改才能更進一步。”近日,在無錫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市委扛起“第一責任”,制定5方面17項“施工圖”,市委主要領導多次作出專項批示,以“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

錫山區依托“雲端課堂”推送學習資料300余期,為流動黨員“送學上門”259人次﹔新吳區將學習教育覆蓋至1807個基層黨組織、3.52萬名黨員,確保“一個不漏”﹔針對“飛地”黨員,市工信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西三角經濟區功能性黨委同步學習機制﹔市公安局將學習教育融入政治輪訓,通過“領導班子領學+警種戰訓實踐”,推動學用轉化。

此外,無錫市委研究室組建跨部門青年研習小組,通過案例剖析、實地研學等“四位一體”學習模式,讓年輕干部在一線磨礪作風。市委黨校聯合市紀委開發警示教育雙師課程,為干部提供“點單式”培訓,推動學習教育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深化。

“晒”出問題清單,刀刃向內破解頑疾

學習教育成效如何,關鍵要看問題整改的深度和力度。無錫市堅持把“改”字貫穿始終,建立“監督—查擺—整治”全鏈條閉環機制,以整改實效檢驗學習成果。

江陰市採取“立體畫像”法,對90余個領導班子、980多名市管領導干部進行全方位“體檢”,累計梳理班子問題200余個、個人問題2800余條。

梁溪區開展“開門納諫·一線問需”行動,把“問題攤牌會”開到小區裡。參會的黨員干部認真記錄群眾建議,針對大家提出的“社區圖書室開放時間短”問題,當場協調延長開放時段,並新增周末親子閱讀活動,受到居民歡迎。

無錫市紀委監委推出整改“組合拳,列舉12類必查“四風”問題,包括違規吃喝、公款旅游、損害群眾利益、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等,並對近年來信訪舉報開展再梳理再排查,首批完成包案11件。

實干擔當“啃硬骨”,發展答卷檢驗成效

作風建設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群眾笑臉和企業獲得感上。無錫市堅持“民生所指就是整改所向”,把學習教育的課堂搬到問題現場,用“小切口”撬動“大民生”。

停車難這個“城市病”成為檢驗作風的考題之一。無錫市發改委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停車難”“停車收費標准高”等問題,對現行政策進行綜合評估,打出政策優化“組合拳”:開展“馬路辦公”,帶著賬單赴蘇州、杭州取經,最終出台“P+R”停車優惠政策,引導私家車與公共交通接駁以緩解城區擁堵﹔同時積極探索“短停快走”停車模式,通過優化收費時段與區域收費標准,逐步構建規范、靈活且可持續的停車收費管理體系。

產業鏈上的“卡脖子”問題同樣考驗擔當。濱湖區針對項目推進緩慢、鏈上訴求回應不及時等問題,通過“鏈鏈行”切片調研,制定主體權責清單、優化供給服務等提質方案16份,推動23個技術攻堅、載體升級項目落地。

在惠山區,“幸福餐桌”計劃讓社區老人暖胃又暖心,延長供餐時間、增設送餐上門等服務,給獨居老人張奶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作風建設的考場就在群眾身邊,必須用可感可及的變化交出高分答卷!”在無錫市級層面學習教育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看來,從讀書班的深度學習到產業鏈上的切片式調研,從機關單位的“飛行檢查”到社區網格的“夜話懇談”,無錫正以“五嚴五實”破題,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挑大梁、走在前”的實干實績。(錫組軒)

(責編:耿志超、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